王丹枫
夏日的乡下,绿荫如盖,招惹雨声蝉声的一棵棵古树苍劲挺拔,阳光透过叶隙洒下碎碎的金光,蝉鸣销魂得厉害。大人们喜欢搬张竹椅,躺在樹下乘凉打盹,一根烟的工夫,鼾声四起。有时候,一阵明显的风,吹来旖旎的花香,花坛里夏花的馝馞浓味最会泛滥到房前屋后。在香气里入梦,那梦也是温软香甜的,大人们尤为贪恋此般光景,久久不肯醒来。
这也是我们小孩子开溜的好时辰。只要听到屋后有哨声响,我们随时准备出动。家长最见不得孩子玩水,可我们一看到水,就把那些唠叨统统抛到脑后。
在水里泡大的孩子,游泳无师自通,姿势当然多是狗刨,只图一个乐字。出来耍的小孩子喜欢打赤膊,一窝蜂冲到池塘边,短裤往下一扒,赤条条地做阿弥陀佛状跳进水里,“扑通”一声溅起一串水花,吓住了浮在水草丛中的水鸭,“嘎嘎”的叫声惊醒一池水塘的幽梦。水塘里炸开了花,有的小子爱扎猛子,猛吸一口气潜入水里,只见水面隆起一条由水泡串起来的“游龙”,许是撞到觅食的鱼,一只鲤鱼腾地跃出水面,划出一条完美的弧线,惹得栖息在水边的翠鸟战战兢兢。扎猛子的小子还未出来,其他的孩子慌了神,开始唤他的小名,突地,对岸钻出一个脑袋,那小子神气十足地朝伙伴们吐舌头。十几个小子一起在池塘里放肆嬉闹,有比赛跳水的,有比赛憋气的,还有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动作逗伙伴乐的,整个池塘被搅得天翻地覆。
乡下的少年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可乐的节目一个接着一个来,河沟捉鱼虾,藕塘采莲蓬,山坡打群仗,稻场滚铁环,有时候玩渴了就去地里偷西瓜。
悠长盛夏,每日里夕阳打着追光在身后赶我们回家。闪着绿光的流萤漫天飞舞,乡村的夏夜影影绰绰。大人们饭后散步到稻场聊天,有人找来稻草往地上一摊,就地铺上竹席躺下,也不怕睡着了被长虫或者蜈蚣咬。只见好亮好白的月色,繁星浩淼荡漾,一条银河横贯夜空,煞是壮观。渐渐起了露水,聊天的人们一个个散去,夜色静谧安然,只听到远处传来几声狗吠响。稻场上睡觉的某个壮小伙子睡意阑珊,掏出口琴吹起了小曲,只听得月色下的灰墙屋瓦都忍不住舞动起来。
这是我少时乡下夏天里的一组剪影。我喜欢二十多年的人生道路上那一段无忧无虑的恬淡时光。那时候,家家户户吃的穿的住的用的都特别朴素,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清心寡欲,没有太多的欲念和抱怨,静候着一段相安无事的丰盈岁月。人们温柔地欣赏生活,展露着朴素本身的美感。
(选自《安徽日报》,有删节)
赏析:
文章作者回忆了少时在农村夏日的生活,表达了对农村朴素生活的怀恋。文章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描写了夏日里午后游泳、夜晚稻场聊天的场景。作者巧妙地运用动词和修辞,描写形象生动。比如,“一窝蜂冲到池塘边,短裤往下一扒,赤条条地做阿弥陀佛状跳进水里”一句中“冲”“扒”“跳”三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孩子急迫的心情。再如“水面隆起一条由水泡串起来的‘游龙”,形象地描绘出孩子们扎猛子的波纹。“月色下的灰墙屋瓦都忍不住舞动起来”,运用拟人修辞,形象地表现了琴曲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