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2019-06-25 02:36陈肖红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新课改初中数学

陈肖红

摘要:素质教育和新课改都要求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数学课堂上“填鸭式”的被动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化发展,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但是对于新课改的要求以及教学方法,有很多教师对它理解得不够深入,导致在现实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出现一些误区。本文以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新课改教学下课堂实践的经验,借此抛砖引玉,希望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3-0042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特别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主动探索的教学模式。随着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学生一味说教以及“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远远不适合于现代教学的要求。为了适应新课改,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学习、动手动脑、合作交流,进而探讨并发现问题。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所见所闻和对新课改的理解,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授学生以“渔”

教师应提高整体把握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能力。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对新课标深刻认识、整体把握,以新课标为指导,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数学课程体系,积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教师只有尽快把握新课程标准,并将新课程标准贯穿于实际教学中,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应提高创新能力,可以灵活运用新课程教材。由于初中数学课程的内容发生了较大的调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对新课改的领会能力。在领会新教材意图的基础上,全面了解新旧教材变换之处,根据教材改革的要求及时更新数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好新教材。只有如此,才能够使学生学会分析新教材,用好新教材,才能让学生养成知识发现、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教师应提高对教学行为的反思能力。教师应该定期反思: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教学内容以及对教学内容的反馈、是否有遗留问题等。通过研究自己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以及梳理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来不断积累教学体会和经验。通过观摩课向其他教师学习,取长补短;通过看资料,看案例等,不断充实自己。

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的催化剂

新课标改革实验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上产生根本性变化,要打破传统师生关系的陈旧模式,放下架子,重塑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旦课堂上师生角色得以转换和新型师生关系得以建立,我们就能清楚地感受到课堂教学正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和完成。在课堂中,我们要营造宽松、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师生互动、平等参与。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关心学生。不主观、不武断、不包办,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眼光投向每个学生,增加对学生感情的投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心和诚心。以平等的态度点拨、启动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自由地思考、发问、选择,甚至行动,努力当学生的顾问,当他们交换意见时的积极参与者,少一些否定,多一些鼓励。教师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尊重学生的个性,多关注一些学生的能力,诱导学生自主地学习,不断地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在认知和情感两个领域的结合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培养“亲其师、信其道”的真挚感情,化感情为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以及智力水平是有差异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过多地重视优秀学生的课堂参与,忽视中等层次以及学困生的课堂参与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因材施教,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分配给学生合适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更加广泛地参与到数学教学中,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巧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与高度的抽象性,数学教育工作者仅仅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照本宣科”,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打天下很难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往往会感到教学语言的苍白无力,最终教学效果难以实现。数学情境是一种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是从事数学活动的环境,产生数学行为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情境的创设,架设起数学与生活这座桥,让学生往返于数学与生活之间,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然地学习“现实的数学”,从而使学生有兴趣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生活化,让课堂接“地气”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初中学生的思想发展还不成熟,认知能力较低,难以理解一些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常识结合起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既能帮助学生树立生活和学习紧密相关的思想,接受新的知识,又能增长学生的见识,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讲“感受概率”时,笔者导入一个应用题:在奥运兵乓球单打赛中,中国选手A和B进入最后的决赛,双方对打,那么对于该项比赛(1)冠军属于中国吗?(2)冠军属于外国选手吗?(3)冠军属于中国的B选手吗?让学生讨论后给出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确定事件。通过真实的例子,让学生直观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六、及时评价,促进评价方式多样化

教学评价对数学教学起着重要的方向和质量监测的作用。新课改指出教学评价有选拔的功能,也有发展的功能。但传统的评价方式过多地承担了选拔的功能,而由于种种原因,评价的选拔功能短期内也很难改变。虽然我们不能彻底改变评价的功能,但我们可以从数学学科教学角度做出适当的调整。1. 改进评价的形式: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师生评价与生生评价、自我评价相结合;2. 改进评价的内容:学习成绩与学习态度并重,学习成绩与发展趋势并重,学习成绩与认知能力并重;3.改進评价的载体:不要总是采取卷纸考试的形式,可采用笔试、面试、自我报告、小论文、社会实践等多种载体。从而创建科学合理的学生数学素养评价体系,采取多样化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诊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发展。

七、巧用多媒体,让课堂“活”起来

多媒体在许多教师的课堂上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通过多媒体查找网上关于学习数学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师结合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通过教师自己合理的整合应用,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教师也可以将网络上有趣的学习视频的链接分享给学生,积极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看到最有效的学习方案。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体现在当教师遇到一些难题或者抽象的题目时,正确合理地运用计算机辅助,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数学学习关于圆形的知识点就是一个相对比较抽象的难点,课堂上如果数学教师只是用自己的话去将圆之间的关系陈述出来,学生听起来必定是索然无味,既缺乏趣味性又难以理解。许多数学教师也会通过手绘圆形的方式将内容展示给大家,但是作图时间过长也会让课堂效率降低。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借助计算机去绘制图的形成过程,精确地展现出圆的特性。

总之,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在改革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才能真正走进新课程。虽然初中数学的教学很具挑战性,只要我们教师能真正培养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学能力,就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学好数学,使学生不仅获得数学知识,而且能够培养自学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市浦北县第六中学 535300)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新课改初中数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