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丽
摘要:音乐艺术的情感性决定了音乐这个以声音和情感作为表达形式的艺术形态最大的作用應当是让人们在生活的快乐中感受幸福,在磨难中体验成长,在风和日丽里享受阳光的温暖,在狂风暴雨中领略自然的波澜壮阔。通过音乐艺术的学习,能让我们具备一种能力,即把世界上所有美的一切转化为个体独特的理解和体验,大而化之为组成自然大美的一个人文方面——在自然这一伟大奇迹之前,人人都显得风度翩翩、彬彬有礼。
关键词:音乐教学;生活;美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3-0007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一、设计挖掘课堂中的生活之美
音乐来自生活并高于生活而成为音乐艺术。因此,在所有的音乐内容中必定包含着大量的生活元素——音乐即生活。因此,在日常的音乐课堂中,我们肯定不是单纯地承担着音乐专业知识的传递和训练。作为一门人文艺术学科,音乐的人文关怀和生命品质内涵对人的生命成长远远大于其专业素养本身对人的影响。于是,在平常的课堂中设计、挖掘音乐内容中的生活之美,体验音乐的生活是极其重要的。
1. 寻找音乐基本节奏中的生活元素
下面是日常教学中的一个教学片段:屏幕里显示的是《鸭子兵团》图,写着课题《小鸭的世界》,背景音乐是一首节奏鲜明、富有幽默情趣的进行曲。
“小伙伴们,你们看前面是什么呀?”“小鸭的世界!”“噢,小鸭的世界,不知道好不好玩,让我们都变成可爱的小鸭子,到小鸭的世界里去看看吧!”抬头挺胸的队伍在教师的引导下全都蹲了下来,并开始了小鸭子蹒跚的律动。“小鸭子怎么说话呀?”教师大声地问着。“你能用小鸭子的话向听课的老师打个招呼吗?”“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的声音快活地交流着,分不清这是一群孩子还是一群可爱的小鸭。情境的创设应当适应孩子们的需要,对于生命的感知也只能是切身地去体验才能回味无穷。在不同方式的队列行进中,教师带着孩子们几次穿越课堂中由十张小桌子搭建而成的小桥,在教师的引导下,小鸭们到家了,纷纷坐在了排好的座位上——座位的后方是“河流与小桥”。
于是,教学语言变成这样:“嘎嘎嘎,嘎嘎 嘎嘎 嘎嘎嘎。”教师用手做着小鸭的动作说,孩子们愣了一会儿。“你们知道老鸭子我在说什么吗?”“猜猜看”“我说的是——孩子们,我们终于到家了。你能够用小鸭子的语言来说些什么吗?”精彩纷呈的鸭子语言伴随着鲜明的音乐节奏,真是分不清是到了鸭子的世界还是音乐课的节奏练习。“儿童文化”是一种诗意文化,孩子们往往在学习中忘记了现实与想象的区别而呈现出一种奇特的课堂文化,或许这正是我们成人世界中难得实现的“本位艺术”。
2. 用艺术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
教学关怀可以是这样子的:“让我们做好准备出发喽!”正当学生起身想“游向”小河的时候,教师突然阻止了学生。“等一下,我的孩子们,你们下水前做好热身准备了吗?”“我们先试试这河水有多凉吧!”五月的江南,乍暖还寒,这样的提醒不是简单的热身准备,而是对生命的尊重,对“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诗意现实而又儿童化的理解。熟悉而又充满韵律的音乐再次响起,那个熟悉的鸭子兵团图又一次出现在大屏幕上。等到所有的孩子都来到“小河里、小桥边”时,音乐与画面都换了:音乐是本课的歌曲伴奏;画面中一群小鸭在快乐地找食物。于是,教学活动就这样展开:“快在桥边找一找,你找到什么样的食物了。”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孩子们兴奋地把几张小桌翻得“呯呯”作响。“我找到一条鱼!”“我也是。”“我找到一个大螺蛳。”“我也找到螺蛳了。”孩子们高举着他们的成功兴奋地向教师传达着。“你一个人能把它吃下去吗?”“是不是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你仔细观察了你的食物了吗?是不是可以放心地吃了?”这时细心的学生发现了食物背后的乐句。教师把找到鱼和螺蛳的学生分成两组,虽然不是每个学生都找到了食物,但孩子们都找到了要一起分享美味的好朋友。教师随手拿起早已放在边上的萨克斯,吹着食物上的乐句,在“嘎嘎”的鸭子语言中学着歌曲。本课中对于歌曲的学唱是一个大胆的设计尝试——想通过打破传统教学传唱的被动与呆板,在生动活泼的动物世界这个情境里,趁着学生兴奋地享受着成功的时候进行渗透。这不只传授技艺那么单纯,这是教师想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生活实例对孩子们进行生活的教育:让他们在生活中懂得分享喜悦,懂得与他人分享成功,并养成审慎的生活态度。
3. 让音乐回归生活并指导生活
课堂外延如此拓展:“这就是老师小时候有趣的童年生活,我们那时候没有你们现在那么好的条件,但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乐趣,就像我们今天学的这首歌里说到的当一回‘小放鸭。你想来试试吗?”教师边说边戴起用竹子编成的头饰,手里拿起小竹鞭,仿佛又回到了儿时那充满生机的年代,也让学生一下找到了刚才学习中似乎缺少的认同感。在音乐声中,在学生充满亲昵的表演与演唱中,孩子们期待着走出了教室。孩子们的眼神让笔者思考良久,他们在期待什么呢?成功,关爱,还是信任?笔者不得而知。
二、寻找生活中的音乐艺术之美
生活中实在不是缺少美和快乐,或许少的只是我们去善于捕捉和感知的情怀。无论是学校生活还是家庭、社会生活中,让每一个孩子具备一颗敏锐、智慧、感恩、豁达的心,应该成为每个教育者和家长的共识。因此,笔者认为音乐等艺术课堂及其相关的艺术环境对于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审美情趣、大爱生命情怀是别的科目无法比拟和实现的。
1. 指导学生寻找日常生活中的音乐内容
校园歌谣创作大赛,今年的主题更是结合了音乐、美术和文学等综合表现方式,活动起名叫做“精美的石头会唱歌”。从历届获奖作品的内容上分析,作品大致可分为“内心独白”“美丽的校园”“温暖的家”“快乐的双休”“敬爱的师长”等一大批与学生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充分地展现了在校学生的课堂学习、学校生活现状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利用文字这个工具对家庭、社会生活进行概括、表白、交流及对话的能力。从作品质量分析,作品的优劣直接取决于这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概括能力以及对日常生活中人和事的密切关注和感悟程度。其知识面远远超过了其所在年级的限定、传统概念里学科的界限。一则则生动的歌谣不仅写出了学生的学校生活、班级趣事、学习之乐,更有很多内容反映了家庭生活的温暖、双休日的欢乐和对社会现象的简单思考。令众多语文教师不解的是一向被认作“老、大、难”的写作教学怎么一下子有了生气,还显得那么欣欣向荣;而且还奇怪地发现低段学生的歌谣比高段学生的更具“诗意”。
2. 用学生熟悉的方法表現生活中的音乐内容
作为一名语文学科的旁观者——笔者站在音乐教师的视角带着同样的疑问审视这些问题:究竟是由于什么力量使我们的学生一下子“诗意”了许多呢?慌乱间,笔者突然想到了“文化”一词。或许在“儿童”这个特殊的文化群体中间,根本不理解也理解不了“文化”这个词的真正含义。所以这个群体才能另辟蹊径地形成了另一个独具风景的文化体系——“儿童文化”。华中师大教授杨再隋先生在论及儿童文化时说:“儿童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儿童常常在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之间自由地转换,甚至模糊了幻想和现实之间的界线……在教育中,我们决不要武断地指责孩子们的‘无知,正是这些想入非非的幻想、标新立异的见解,造就了崭新的儿童文化,显露了儿童的天性——是智慧的花蕾,是创新的萌芽。”笔者甚至不能肯定,我们是否已经找到了一种把儿童文化与大众文化融合的方式——让学生把自己独特的文化用歌谣(诗化了的文体语言)的形式呈现出来。换句话说,通过校园歌谣的创作,我们初步地找到了一条不仅能容纳儿童的生活经验而且能较好地改造、提炼儿童的生活经验的途径;同时,经过校园歌谣的创作,又把粗糙、零碎的儿童生活经验改造为与语文学习、音乐学习互为通融的经验,解决了人文课程的抽象性、典型性与儿童生活的具体性、丰富性的矛盾,并把儿童经验作为“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让儿童在人文学科的学习中感到亲切而熟悉。所以,我们发现教学不能说是这种那种方法、方式,它应是一种生活智慧——一种使各种文化与教学双方已经具备的本体文化相互融合,并因此提升生命质量的生活过程中的综合化生活智慧。
三、把音乐艺术转化为具体生活实践的艺术生活智慧
“人心之起,故形于声,人声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从来都是有感而发,而对音乐的创作又是欢乐的创作,绝不是暴君式的输入、刻意的搬弄。从艺术角度来看,创作其实是一种感染,一种流露。 “让他们的赤子之心、纯粹的敏感,同音乐里头内在的东西自然而然地接触,反应就会很快。”(傅聪)当然,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不能有非常深刻的理性理解,但正是由于生活经历有限,其身心尚被未大众世界所同化,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天真、烂漫、疯狂、陶醉才显得那么真切、那么理所当然。
感恩音乐!感恩艺术!感恩生命!感恩生活!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崧厦镇中学 3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