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中医医院,山东 临沂 276000)
膀胱肿瘤泌尿系统最常见,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约占其70%,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是该病的重要诊治方法,但术后复发或进展率高[1],术后辅助膀胱灌注化疗可有效降低其复发。但有较多不良反应,增加了患者对膀胱灌注治疗的恐惧。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具有表面麻醉和润滑作用,可减少对尿道粘膜的刺激及患者的疼痛[2],同时增加患者对周期性灌注化疗的依从性。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入院的60例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TURBT术,术后病理为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包括TIS,Ta,T1),年龄(61±6.8)岁。两组患者既往均无泌尿系统外伤及导尿病史。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1.2方法 灌注方案:根据患者术后病理类型,依据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制定膀胱灌注化疗方案,灌注周期包括术后即刻、早期和维持灌注,选取吉西他滨1.0 g+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充分稀释后行膀胱灌注。术后即刻灌注由手术医师排除禁忌症后在术后24h内完成;早期灌注为术后每周1次,共8次;维持灌注为每月1次,共8次。早期灌注和维持灌注由管床医师及专科护士共同完成。膀胱灌注化疗:灌注前排除膀胱灌注禁忌症,如尿路感染、血尿、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等,若出现上述情况汇报主治医师后根据相关检查决定是否进行膀胱灌注。术前指导患者常规清淡饮食,4 h禁水,灌注前排空膀胱,消除患者的恐惧,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常规会阴部及尿道外口消毒,铺无菌单。观察组:将2%利多卡因凝胶4 ml自尿道外口缓慢注入尿道,然后将2%利多卡因凝胶6 ml润滑注药导管(型号一般选取F8),确认注药导管头端进入膀胱内后,无菌注射器缓慢注入化疗药物(无菌配药柜中配好),再注入适量空气将导管内药液推入膀胱,灌注完毕后缓慢将注药导管拔出,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后用无菌纱布擦拭尿道外口,嘱患者卧位休息,依次仰卧、左侧卧、俯卧、右侧卧体位(15 min重复1次),嘱患者坚持1~2 h,至患者产生尿意无法控尿排出尿液。对照组:用石蜡油润滑一次性导尿管,其余操作观察组。
2.1两组灌注情况比较 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药物保留时间、灌注化疗周期完成率均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灌注情况比较
2.2两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观察组:发生膀胱刺激症状12例,恶心呕吐1例,血尿2例,发热3例,尿道狭窄1例;对照组:依次为21例、2例、6例、2例、6例。观察组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31,P=0.038),两组其他比较无明显差异。
膀胱肿瘤具有呈多中心、多灶性及浸润生长等特点,手术治疗存在术后复发或进展的风险,术后辅助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是其重要治疗措施[3]。科学有效的膀胱灌注化疗及围术期护理对提高膀胱癌的诊治效果及预后有重要意义[4]。但男性患者尿道解剖及生理特点及注药导尿管本身的异物性,反射性刺激引起尿道括约肌收缩,增加置管的难度,反复置管导致尿道痉挛,增加患者痛苦及恐惧感。此外,还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膀胱刺激症状、恶心呕吐、血尿、尿道狭窄等。
利多卡因为酰胺类麻醉药物,其性质稳定,穿透力强,对尿道黏膜的表面麻醉效果较佳,利多卡因凝胶可减轻患者插管时疼痛不适感,缓解尿道平滑肌痉挛,提高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延长药液保留时间,增加患者对灌注治疗的信心,提高了患者对灌注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顺利完成灌注周期,降低了膀胱癌的复发率[5]。围术期做好置管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与患者进行语言安慰,可减少患者的心理恐惧[6];灌注完毕后嘱患者采取依次不同体位并坚持一定时间,能保证药物与膀胱粘膜各部位的充分接触,可有效杀伤肿瘤细胞。术后指导患者适度多饮水,增加尿量冲刷尿道减少药物毒性的吸收,减少患者膀胱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7]。膀胱灌注后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多数患者症状会缓解,无需特殊处理。症状较重者嘱其适度多饮水。存在泌尿系感染的患者,如患者严重血尿及尿道炎等,可暂停灌注或延长灌注间隔时间,根据尿液细菌培养结果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对症处理。反复置管会损伤尿道粘膜,增加尿道口狭窄的发生,选择组织适应性好、细而软的注药导管,严格规范无菌操作,可减少尿道狭窄的发生,对于置管困难者可行尿道扩张术。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药物保留时间均高于对照组,膀胱刺激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利多卡因凝胶作为注药导管的润滑剂,能增加患者在灌注操作过程中的舒适度,减轻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