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程 韦昌盛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林业不断发展,顶坛花椒成为贵州省贞丰县林业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并且已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纯林的长期发展,花椒人工纯林在生产种植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导致贞丰县花椒产业发展缓慢。基于此,针对当前花椒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结合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进行技术改造,为花椒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顶坛花椒;支柱产业;贵州省贞丰县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06.019
1 贞丰县顶坛花椒种植现状
顶坛花椒(Zanthoxyhum planispiunum var.dingtanensis),属于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贵州省贞丰县顶坛片区特有的经济植物[1]。2007年12月,贞丰县曾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花椒之乡”称号,同时“顶坛花椒”是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一,是贞丰县顶坛片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顶坛模式”在贵州省是较为成功的典型石漠化治理模式之一[2]。但由于多种原因,顶坛花椒种植面积缩减,现种植区域在北盘江镇、者相镇及平街乡,面积仅有1 533.33 hm2,且花椒产品品质较鼎盛时期有所退化,生长状况并不理想,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多形成低产林,甚至形成“小老头”林,不利于长期经营与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3方面。
1.1 土壤极化
顶坛花椒从1992年发展至今历时20余年。在花椒人工纯林的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植株生物生态学特性单一,对物质吸收的选择性和对环境效应的特殊性,导致土壤性质呈现偏离原平衡状态、有朝某个非平衡或极端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如土壤酸化、盐碱化、重金属污染、板结、砂质化、土壤中毒、生物活性变化等。它是相对于土壤平衡状态而言的一种偏向发展,会使长期连续生长或者多代连栽花椒人工纯林生长质量不断下降,影响林木根系的正常发育,严重制约着花椒的可持续发展。
1.2 保水固土能力低
顶坛片区立地条件差,冬春干旱严重。部分花椒生长在石山缝隙中,而长时间缺水会使花椒干死。椒农的过度经营破坏了地表植被,土壤的保水固土能力随之下降。降雨会直接导致土壤养分流失和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顶坛花椒的生长,大大降低了开花结实率。
1.3 抗病虫害能力较差
在干热河谷立地条件下,石漠化严重的土壤无法持续供给顶坛花椒正常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导致树势生长衰弱,抗性较差。在雨季湿热交替的环境下,容易感染各种细菌性病害。经长期病虫害监测结果看,顶坛花椒主要的病害有煤粉病、干腐病(流胶病)、锈病等,虫害有天牛、桑白蚧、蜗牛、荔枝木蠢蛾、蚜虫、蜘蛛、凤蝶等。当花椒受各种病虫为害时,会直接降低花椒产量和品质,有的病虫害还会导致全株受害死亡,全年无产,加快了花椒衰退进程。
2 花椒低产园改造技术要点
2.1 灌溉管理
管理要点是集水、保湿。花椒开花及结果初期,正值冬春干旱时节。在灌溉条件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增加土壤水分及供水能力,是技术的关键点和难点。
2.1.1 集水技术
尽可能采用鱼鳞状抚育与整地,以树为中心实施小型坡改梯(田),布置好引水线,将降水汇集到树盘。
2.1.2 保湿技术
秋季在树盘覆盖大量的草(一定要覆盖到滴水线外)用以保湿,且通过干草的吸附作用从空气中吸收水分,以达到增加土壤水分的目的。覆盖物腐烂后则是最好的肥料,可增加土壤肥力。在土壤保持湿润的情况下,顶坛花椒可在秋季持续的高温环境中延长秋梢生长时间,有利于结果枝条的培育。
2.2 施肥管理
2.2.1 施肥的作用
施肥能改善林木营养状况,提高土壤肥力,从而促进林木生长。花椒的萌芽、抽梢、开花、结果等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因此土壤贫瘠的林地需要补充必要的养分,将亏损的养分及时归还给土壤。顶坛片区的花椒林地长期处于连续生产经营的状态,土壤中部分养分逐年递减,需在不同的时期,合理施肥,促进开花结实。对新造林地,结合整地穴施或撒施有机肥作为基肥,掺入过磷酸钙等磷肥,也可在植株四周表层土中,合理施用磷肥或钾肥;进入生殖生长期后,在花椒行间种植绿肥作物,适时耕翻入土作肥料,或增施有机肥和微量元素如硼、锌、铜等。
2.2.2 施肥技术要点
把握好施肥方法和施肥时间是实现花椒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措施。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及立地条件,在花椒施肥时应注重“因地制宜、看树施肥”的原则,降低生产成本,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3]。
每年施肥两次,分别在早春和秋季,以氮、磷、钾肥为主,目的是增加树体营养,延缓衰老,提高叶片光合效能,促进花芽分化,达到稳花穩果,促进果实发育、籽粒饱满,增加产量,改善品质,增加花椒的含油量,增强花椒抗旱、抗寒、耐高温和抗病的能力。按不同的林分植株进行合理施肥。
1)新植株:对当年栽植成活的幼树,追肥不宜太早,在6月中旬降雨后追施少量氮肥或进行叶面喷肥;在9月上旬开始叶面喷施0.5%磷酸二氢钾,促进枝条组织成熟老化。
2)幼年树:在萌芽前,土壤达到一定湿度时进行,每次追施尿素100 g,6—7月叶面喷施0.5%尿素2~3次,9—10月每隔15 d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一次,连喷3次。
3)结果树:结果树虽已适应顶坛片区生态环境,能在石漠化严重的地区生长,但也存在生长缓慢、品质差、产量低等现象,可根据花椒树的长势,树体大小和肥料的种类决定施肥量,以不含氯的复合肥配合有机肥为好,在降雨后沿树冠投影处的四个方向因地制宜地挖4个坑,施入尿素0.7 kg或磷肥1 kg左右,不断提高土壤肥力,从而优化花椒品质,提高产量。
2.3 修枝整形
在修剪时,应采取整形与结果并重的原则。顶坛花椒主要是秋梢挂果,当年采摘后,培养秋梢是秋冬生产管理的关键。把有限的土壤养分和水分进行集中调整来供应秋梢生长,除培育树型所需的必要枝条外,把其他不能挂果且消耗养分的枝条(如挤枝、细弱枝、病虫枝等)均剪除。
1)幼龄树:栽后第二年初秋,先剪除病虫枝,再剪除密集枝和细弱枝,合理均匀保留5~7个主枝,并进行短截。
2)结果树:果实采收后,短截多余大枝,定好整体树冠形状,对冠内枝条进行逐一修剪,先除掉病虫枝,再除交叉枝、重叠枝和徒长枝,做到内外留枝均匀,增加树冠内通风透光度,对于有空间生长的旺枝进行轻短截,培养成结果枝组。
2.4 禁用除草剂
使用除草剂会对花椒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冬春干旱时,地面由于缺少草本覆盖,使土壤水分在高温作用下通过蒸发大量散失,造成土壤严重干燥,无法在开花和结果期向树体供应所需的水分,致使花椒无法正常开花结果。虽然除草剂对花椒树体没有太多的直接作用,但是它严重为害了土壤里脆弱的微生物。微生物能够将土壤养分分解出来供给花椒吸收,如果土壤中没有足够的微生物,就无法向花椒提供其生长所需的养分,花椒会由于营养不足出现易感病、退化、死亡等现象[4]。
2.5 病害防治
2.5.1 煤烟病
煤烟病除为害叶片外,还为害嫩梢及果实。发病初期,叶片表面上会覆盖一层薄暗色霉斑,严重时,霉层会覆盖整个叶片,阻碍光合作用,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造成大量减产甚至无产,甚至引起植株枯萎[5]。煤烟病多伴随蚜虫、介壳虫的发生而发生。在多风、空气潮湿、树冠枝叶茂密、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易发生此病害。防治方法: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及时防治介壳虫、蚜虫等虫害,及时修剪被害枝条,并集中烧毁。发病期可用1∶1 000的洗衣粉喷施树冠,防治效果明显。
2.5.2 花椒流胶病
流胶病由真菌引起,发病初期在3—4月,随气温升高而加速蔓延到7月下旬。染病后形成瘤状突起,病斑扩大,病体开裂溢出树脂。起初为无色半透明软胶,后期变为褐色结晶状。随着病菌的侵害,引起树干基部韧皮部坏死、腐烂,严重影响营养运输,导致叶黄枝干枯死。防治方法:1)冬季清理椒园应彻底,将病虫枝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对无法修剪的病斑要及时刮除;2)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加强管理,增强树体抗病能力,在发病初期应及时喷施杀菌剂,杀灭越冬病菌。
2.5.3 花椒锈病
花椒锈病在顶坛片区发生较为普遍,主要为害叶片。叶片染病时叶背面出现黄色,有裸露的夏孢子堆,借风雨传播。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褪色斑点,随后逐步扩大,呈黄褐色疱状,严重时可引起花椒树叶片提早大量脱落。被害花椒树一年中会萌发二次新叶,消耗大量养分,降低叶片的光合作用,减少有机物质的积累,直接影响花椒的产量和品质。在降雨量多、管理粗放、土壤板结、杂草繁多、树势较弱的花椒树上,很容易发生此类病害。防治方法:1)加强园内管理,清除杂草,合理修剪,改善植株通风透光条件,减少越冬菌源,降低养分无效消耗,促使树体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2)在发病前,可喷施1∶1∶100的波尔多液进行保护,发病初期,每隔15~20 d喷0.3~0.4 Bé的石硫合剂(连喷3次)、200倍石灰过量式波尔多液或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控制夏孢子堆产生,可根据病情,选择喷施次数。
3 结语
顶坛花椒产业的发展是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业产业发展的一个典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对其他树种及产业的发展有较好的借鉴作用。但在林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土地退化问题,加强土地培肥和抚育管理,使用良种良法,促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德富,向安发.金阳青花椒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J].四川林业科技,2010,31(2):92-94.
[2] 程晓彬.甘孜州花椒优质高产示范园建设研究[J].现代园艺,2014(21):29-31.
[3] 杨伍香.花椒良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探索[J].绿色科技,2016(23):54-55,57.
[4] 张松涛.豫西地区花椒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17(24):85.
[5] 胡佳莫.花椒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分析[J].绿色科技,2018(19):94-95.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