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春茂
北京市育才学校严格按照《管理标准》进行对标研判,在管理标准化建设中,学校重点抓以下三方面工作。
传承红色文化,坚定抓好思想道德建设
学校党委将育才的红色文化总结凝练为四个方面:爱党爱国、忧国忧民的教育情怀;传承延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坚定党的教育路线,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以学校党委为主导的学校师生思想道德建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党委提出了以“抓理想信念,传统继承;抓改革创新,能力提升;抓目标激励,科学评价;抓办学愿景,健康引领”为思路的干部队伍建設新理念,指导干部队伍发展。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创建激励机制,用以营造良好师德师风、树立爱岗敬业的榜样、激发各类教职工群体的工作热情。在学生德育方面,育才学校始终通过开展各种革命传统教育,将一系列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将教育活动课程化,形成了有育才学校特色的红色课程体系,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教师队伍的机制建设,夯实教育基础
第一,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内容。学校坚持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工作来抓。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的导向就是倡导师德高尚、爱生敬业的师风。
第二,严格过程管理,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多年来建立教师“一评三考”的评价与培养机制,从多方评价、教学过程考核、教学业绩考核、教学能力考核四个方面,严格过程管理,帮助教师提高施教能力。
第三,校本培训是教师队伍建设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学校建立了多层次的校本培训机制。从学校层面,我们通过专家讲座、教师学习交流汇报会、教研组研讨等方式,开展教师的业务学习与培训。在教研组层面,我们坚持抓好校本教研,每个教研组围绕一个主题开展自己的组本教研。在教师个体层面,学校坚持抓教师每月的读书笔记,督促教师阅读专业书籍,进行深度学习。
认真落实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多年来,学校形成了多类型的特色课程。
“十二年”整体德育课程。学校着力构建十二年整体德育课程体系。根据中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教育规律,按照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提出分层次的德育目标。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紧紧围绕学校自身的红色性,利用地处先农坛内的校园环境,整合各类德育资源,探索德育课程新体系。
“贯通培养”课程。现阶段,小初衔接课程、特色课程整体化设计是学校贯通培养课程建设的两个重点内容。小初衔接课程研究以主要学科的小初衔接课程建设为主,解决如何引导学生顺利过渡的问题。特色课程的一贯性则涉及学校的红色课程、整体化德育课程、科技、体育、艺术等特色校本课程的连贯性开设。
“4+1”课程。“4+1”课程坚持“激励为主·挖掘潜能”的教育原则,探索了三种人才培养模式,即个体加速培养、同伴互助培养和群体共促培养。
“遨游计划”课程。学校小学部、初中部开设了遨游计划“发展性课程”,并编制了校本教材《数学思维训练》《遨游计划实践体验》等,共计12册。
“先农坛文化”课程。学校以“‘先农坛文化校本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为主题,采用多学科参与、跨学科知识整合的方法,编制了《先农坛文化校本课程读本》。在此基础上,结合语文、科学等多学科特点,又开发了《敬先农 爱本草》类校本课程。
运动与健康课程。学校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一方面,在各个学段开设特色体育选修课程,尝试形成贯通的课程设置;另一方面,学校有多项传统体育活动,如每学年举办学校运动会和环坛赛,各年级、班级组织篮球、足球、棒球等联赛。
艺术与审美类课程。在整体推进小、初、高各学段美育发展的基础上,学校形成了以“艺术课程三课堂”为主体的学校美育课程体系:“第一课堂”提升学生审美情操、培养健全人格,“第二课堂”发展学生个性优长,“第三课堂”搭建学生艺术专长发展的平台。
编辑 _ 王雪莉 李刚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