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岩 王佳英
摘 要: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思想和情感表述。目前,我国教育部门多次的课程改革持续致力于要把语言学活,多项技能全面发展的目标上,强调口语教学边缘化的现象必须得到调整与修正。本文受对话理论启示,就目前英语口语的教与学现状出发,倡导还原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对话精神”,并提出可能性的教学策略来指导实践工作。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对话精神;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4 — 0171 — 03
在交往与合作日益紧密的今天,“对话”一词开始被频繁,多角度地释义,一种“对话”形态的生活正在逐渐铺开。以人为本的教育领域也开始强烈呼唤教学中“对话”精神的还原,我们反复体会着它赋予教学工作的新涵义,开始重新审视教学工作的每一环节并做出调整与修正。英语口语教学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分支,有着和其它科目一样的普遍性,也有着作为一门语言的特殊性,“对话”精神体现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就是要保证教学真切地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软环境,在这个软环境中,学习者和教师用目标语言进行有意义交流沟通;培养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并获得最大程度的文化体验。
一、理论起源
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被普遍认为是从哲学角度释义对话思想的第一人。首先,他认为“我-你”关系与“我-它”关系代表着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第一种“我-你”关系承认了“你我”的相互依存。“我”的存在和发展正是因为与“你”的相遇,并承认两者之间的对等关系。第二种是以“我”为主体,“它”被看做是附属的客体,两者之间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而事实上在这种关系中,“我”并无法发现自身的意义,任何一方也都因此无法触碰到真实的人生。另外一个哲学范畴内的对话理念来源于英国物理学家,思想家戴维.伯母。他围绕人类思维方式去探索对话在集体共存,解决争端中的作用。对话的开展,能为人类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使有意义生活得以延续。首先,伯母提出“知识库”观点来说明人类思维本质。所谓“知识库”,它其中包括了内隐知识和外显知识,两种知识共同作用来支配着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内隐知识”可以从本质上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不去人为地分割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没有明确地划分界限,承认万物之间潜在的整体性。而“外显知识”则是我们通过个体经验,为了达到某些目的而对事物进行一一划分,试图单独,纯粹地分析解决问题。如此,事物之间,人之间,事物与人之间的联系被切断,这种看似努力去“明朗”矛盾与问题的思维方式正是导致人类冲突的根源。所以,戴维.伯母说“如果我们能在内隐知识的层次上进行交流,那么或许就能让思维随之改变。”对话的目的就在于对思维的全部过程进行探索,进而改变人类在集体中的思维进程和方式。伯母的对话涵义为:“对话不是去分析解剖事物,也不是去赢得争论或者去交换意见。它旨在将个人主观观念搁置一旁,从而能对各种观念进行认真审视。”也就是说,对话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并共享群体所有人全部意义,达成一种超越自我的创造行动,如此发展会延续,未来也自然会得到安顿。
进一步拉近“对话”与教学之间距离的是巴西著名的教育家,改革家保罗.弗莱雷。经过多年的总结和研究,他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对话理论的涵义,主要是在指导教育实践工作方面贡献了非同寻常的力量。由于特殊的成长背景,弗莱雷经历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灌输式”教育,如“教师教,学生被教;教师无所不知,学生一无所知;教师思考,学生被思考”等诸多非人性化的教育观念,形式和内容。于是,弗莱雷奋力呼吁还原人与人之间,教与学之间本该有的对等和横向关系。弗莱雷倡导的这种对等的横向关系事实上隐含的就是一种互动双方或多方之间的“对话性”。对话是交流,又不仅仅是交流,它是多方主体心与心的碰撞,弗莱雷说:“对话,就像是不同的人在命名世界时相遇的那样,是获取真正的人性化的基本先决条件。”对话最终促使主体双方,多方开始反思,然后去行动,获取新知,同自身原有经验重组,获得一轮提升。也就是说没有了对话,有意义的交流就不复存在,真正的教育便无从谈起。
二、對话理论下的英语口语教学论述
1.口语教学目标的设定
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引导和调节教学活动的走向。国家教育部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示了各个阶段英语口语教学应达到的水平,并且通过师生共同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形成积极学习态度,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如此的明文规范意在唤回英语口语教学新的生命力,使语言的学习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也就是说在具体展开口语教学前,一个合理,人性化的目标要被明确,这个目标在本质上要保证师生,生生,生本和自我之间的交流沟通具有真正的对话精神,同时由于课堂的开放性,目标的设定要为教学留有一定的空间。具体来说,对话理念指引下的口语教学目标具有如下特点:
(1)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结合
英语口语教学不是泛泛而谈,在准确度,流利度和复杂度方面都有其不同阶段和特定情况下的标准,如在一节巩固,复习为主的课上,学生被期待能够准确使用某些句法或者词汇;相反,在预习和扩展的自由发挥过程中,我们对于准确度的要求下调,同时鼓励学习者尽可能的使内容丰富,多样性,同时伴有流利自然地表述。其次,在口语表达时的主题锁定也是比较重要的,为了保证效率,通常讨论和表达会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学习者自然被给予最大限度的交流自由,但一旦主题已经完全偏离,就很容易进入混沌状态,由此,预设性目标是在最初的一个把关,规定课堂走向的一个大方向。然而,对话理念给我们的启示是,课堂永远都是开放性的,一种封闭的,既定的目标难免在实施过程中力不从心,扼杀课堂的生命力和很多可能性的发生。所以,依据情境的变化不断地自然生成新的目标,并对预设性目标加以修正是对话教学所倡导的目标。
(2)对话性
当前,英语口语的教与学屡屡遇到多种困难,其中紧张的师生关系,僵硬的课堂组织形式无形中造成了学习者情感上的焦虑,兴趣上的漠然和动力上的不足,最后自信心丧失,逐渐沦陷于十分被动的境地。教学本就是双方或者多方共同合作而展开的,当一方因为被压制,被强迫而无法以真正的自我参与在其中时,教学的真正意义便不复存在。教学目标对话性的引入,指引教学朝着民主,平等,张扬个性的形态发展。师生之间自由交往沟通,没有主体与客体,没有利用与被利用,双方或参与学习的多方在彼此依存,在不断地批判反思中正向成长。学习者不再因为怕犯一个错误而闭口不言,或因反复修正而不能顺畅清楚地表达自己;也不再陷于口语学习零兴趣,零动力的局面。对话性目标监控教学过程中的被动和漠然的状态,调节课堂向参与、分享、批判形态发展,一步步培养学习者对口语学习更深,更真切的认识。由此,口语教学的整个过程被重新修正,对话理念中的“你-我”关系被还原。
2.口语中的英语思维方式培养
英语思维方式是指可以灵活的使用流利的、纯正的英语表达所思所想,形成本能的,条件反射式的思维方式,可以说这是口语学习不断追求的一个高层次目标,英语思维方式下产出的语言才是最自然和地道的。综合行为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认为,语言的学习是从体检和理解开始的,然后是反思和创造。我们能讲一口漂亮的母语正是因为沉浸式地感受这种语言,在反复地体验,反思和创造中母语思维方式便得以形成。而对于一门外语的学习,师生,生生之间共同营造的集体环境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是体验、理解、反思和最后产出语言的主要阵地,思维方式也通过这里发生的点滴而形成,学习者是在压制、紧张、机械的环境中应付着,还是在平等、独立、有挑战中探索着对于思维方式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我们引入对话理念来重新释义思维培养的全过程。
(1)体验与理解
口语学习中的体验与理解主要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动态的交流沟通中实现,传统的口语教学中,教师在学生面前首先是占有绝对的领导地位,俯视学生。然后由于客观因素和个人能力的局限性,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口语学习实用性差,可以被暂时搁置,因为还有其它更重要的读写需要完成,最后的久而久之也就变成了不了了之,导致实践中口语被严重地边缘化和形式化。对话性体现在口语教学的师生对话中是教师在正视口语地位的基础上,切實以对话的方式与学生携手创造一个让口语生根发芽的理想环境,因为就一门外语学习来说,这个理想环境对于学习者是异常宝贵的,学生的兴趣、动力、成就感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这里,无数次的体验和理解也都是与这个环境中的教师和同辈协作而来。作为一位引导者,教师的态度,一个简单的评价和一次活动组织方式都可能使口语教学走向不同,多一些“讨论”,少一些“专制”;多一些“启发”,少一些“灌输”;多一些“自由”,少一些“压制”,如此,学习者才能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最大程度的投入自己,获得目标语言输入。
其次,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在体验与理解过程中一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学习者之间围绕某一话题展开对话时,成员之间得到大量最直接的目标语言输入,扩大了的对话参与程度。而且因为年龄,认知等处于同一水平,学习者之间沟通也显得更加的放松自如,不会因为焦虑和紧张而放弃尝试和表现。此外,学习者之间交换思想,互通有无的对话更容易激发灵感的产生,找到口语学习的新动力。口语是沟通表达最直接的方式,它的意义也在人与人交往中不断被丰富,生生对话的展开自然而然地为口语体验和理解开辟了更大的平台和可能性。
(2)反思与创造
反思与创造是学习者开展自我对话的最好的体现方式。学习者作为独立主体有思考、分析、判断的能力,并可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通过这个过程不断趋于成熟和完善。英语口语思维方式培养过程中的反思与创造是学习者在体验和理解英语时保持一种活跃的思考状态,感受着两种语言之间的共性与区别。表达中的词汇选择、语序调整和语用中的文化冲突等问题促使学生去感悟和探究新的语言思维、惯性等在多大程度上异同于自身的现有的母语系统。当能保证英语口语教学中开展着真实的师生、生生和生本对话时,学习者便是主动的,是富有热情的,所以他们的积极主动便会自然而然地激发内部反思,开始进行有意识地自我训练。外语表达中能自然而然地引用或规避母语思维的影响是一个漫长的阶段,而当有了空间进行自我探究,如一个词汇的选择、一个语序、分析一个故事的表达方式和背后的寓意,最后到对新的文化现象的认识,所有的这些就是在挑战学习者自身固有经验,他们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联系、划分、判断等来解决其间的冲突,而就在这个过程中,新的思维方式被一点点地刻画和养成。
三、对话理论下的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这里提出的策略是对话理论在实际口语教学中的一些可行性的方案集合。包括从话题开始,由它串联整个口语教学过程,再到教学评价,一套可依循又不死板的模式可以使口语教学进行地更加顺畅,针对口语学习中“学生看似正襟危坐,却实际与课堂距之千里”的情况有着积极的改善意义。
1.Topic(话题)选择
口语教学中的topic是引发和保证教学活动持续的中介,有了恰当、有意义和共情的话题 “对话”才会继续。一般来说,口语教学topic来源于文本、学生、社会.比如:义务教育初中一年级英语教材中某一单元topic“天气”,师生通过各自对教材内容的理解,首先与文本对话,由此产生的疑问和问题:“天气的特征和学生对于季节和天气变化的认识”便值得被提出,参与讨论。由此,文本topic引导对话从自我对话过渡到师生,生生对话,或者是新一轮的深层次自我对话.文本topic紧跟随教学目标的大方向,并且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彼此之间循序渐进,衔接恰当,是topic选择的主要来源之一。而来源于学生生活的topic可以说是对话理念关注“生存”的一个最好体现。口语学习中,学习者被期待的是勇敢,自信地张口表达,多多益善,然而事实却是学生表现出来的是各种沉默,事实上,造成学生闭口不言的原因可能仅仅是因为他们真的“无话可说”。当一个topic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对话的欲望,或者远离他们的生活,甚至是不在其认知范围内时,这个topic明显是无效的,对话就无法进行,教学必然也会戛然而止。所以,来源于学生生活的topic才能有利于提高对话的参与度。例如,仍旧以“天气”这个文本话题为中心,可以扩展出季节对他们生活的影响和其个人观点等话题。最后,关于社会讨论的topic也是口语教学应该纳入的范围。口语教学要面向的是开放的环境,最终的效果也要在社会中得到检验,比如社会中受到人们关注并具有讨论价值的焦点问题,一方面会具有教育意义,另一方面师生的确对其有积极参与的倾向。如某英语文本教材中的“交通工具”话题,当上升到社会话题后,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交通工具的选择对生活和环境带来的不同改变”。总之,三种主要的话题来源在口语课堂上彼此交叉相关,交替出现来引导着“对话”的持续。
2.过程和评价
(1)过程主要包括环境的铺垫为学生的口语学习做好准备和各种形式“对话”的开展。具体地说,硬件环境方面包括教室的装饰,教师准备的必要道具,还有非常重要的桌椅摆放。这些都能在物理空间上将学生带入情境,为成员之间的“对话”创造前提条件。还有就是软环境方面,这是所有成员共同营造的一种氛围和精神,它贯穿始终,参与者可以时时体会和觉察到它的变化,由此也开始自然而然地调整自身行为和表现。正如戴维.伯母通过对话实践发现,友谊氛围下的对话可以化弊为利,接纳别人也是给自己新的可能性的机会。所以,口语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将自己与学生放在一起,从示范开始,到倾听和引导,让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得以展现。口语教学的现实问题就是,学生动力和能力欠缺,无法主动进入状态,教师的恰当示范,耐心倾听和巧妙引导,整个过程就会从一句简单地模仿到一个想法的产生这样顺其自然地继续着。
(2)評价是教学中导向和激励的一环,对教学走向有着重要影响。体现在口语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评价如何应对学生表达时的错误对口语学习兴趣,自信心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强调表达时的流利度部分,就不应该因为一个词汇和小的语法错误去打断学生,重要的让其将自己想法表达清楚;而在准确度和复杂度练习时,教师就要给予足够耐心去倾听和引导,辅助完成,而不是武断地给出负面评价。另一方面,生生之间的评价是“生生对话”的重要内容,双方各自多一个视角来看待,解决问题。而且同辈之间的评价更像是一种交换和交流,不会给对方很大的威慑性,所以更容易被接受。最后就是师生的自我评价,这是一个内部的自我反思过程。教师的反思要求其真正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回顾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而且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体验,教师自身也会受到很多启发和发现新的可能性,由此重新梳理和调整思路进行新一轮的教学尝试。同样,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在一系列的师生、生生和生本之间的对话后开始深度思考的过程,如为什么英语表达时的选词,语序不是仅仅按照生词表中给的那样?为什么自己口语表达时总忘记he 和 she 等后面动词的s? 有问题才会激发探究的欲望,促使新一轮的对话产生。同时,客观的自我评价能让学习者看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对下一步学习有针对性地做出调整。
“对话”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同样是教学的归宿,“对话”自成目的性才是这种精神的内涵所在。所以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在融入学习者的未来,除了语言、思维、文化能为成长提供的非凡意义外,师生、生生、生本和学生自我一路上开展的所有形式“对话”都在为学习者的未来贡献着特有的力量,可以说,特定的“过程”创造特定“结果”,那些为了所谓的“未来”而牺牲“过程”的行为最终将会得不偿失。正如眼下英语教学仅仅为了跟随应试的脚步而抛弃口语的做法,看似为捷径和高效率,实则就是对学习者的一种剥夺和欺骗。文章本着“对话”精神,提出英语口语教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新的可能性,然而成熟的应用模式还需要更多努力的倾注,来解决“一面羡慕对话课堂的生命力,一面不知所措”的局面,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员作风的讲话,教育一直需要为拿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而砥砺前行。
〔参 考 文 献〕
〔1〕郑金洲.对话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张坤.解放即教育-弗莱雷教育思想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3〕戴维.伯母《论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4〕孟丽美.“戴维·伯母的对话观及其教育学意义”〔J〕西南大学:教育学院,2006.
〔5〕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被压迫者教育学-30周年纪念版〔N〕.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6〕刘道义,郑旺全.David Nunan 《Go for it》〔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