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浪潮中艺术教育发展之我见

2019-06-24 09:17侯宋中夏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讲师
中国民族美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技术手段流程艺术

文/图:侯宋中夏 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讲师

数字模型

当下是数字技术爆炸的跨界时代,不仅艺术需要跨界,教育需要跨界,作为推动新生产力和新意识形态生发的载体的技术本身都需要跨界。各种传统文化IP与技术结合迸发出新活力的成功案例亦非鲜见。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日臻成熟,提供了更适于艺术普及的土壤和更广阔、灵活的创作空间。新技术带来的新观念、新语境,极大影响了传统艺术形式的发展,包括生态环境的解放和艺术语言的多样化呈现。艺术教育工作者们应认同新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拥抱它所带来的艺术教育革命。

当前的教育环境正在逐步迈向成熟化和系统化,教师们积极寻求更加完善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任务迫在眉睫,且是一个持续而漫长的过程。不能过分强调技术,需正视技术对艺术认知和观念的影响,作为教师也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扩展自己,例如2018年3R(VR,AR,MR)的应用,当时很多人不了解3R技术具体实现方法、应用领域和场景,而只是以一个流行的、新颖的与视觉表现相关的概念来牵强附会地加以引用。然而,只有通过自身脚踏实地扩充知识储备、积极主动与行业接轨,才能真正胜任现今信息爆炸的知识体系下的教学任务。

事实上,很多的艺术创作通过传统的技术手段并非无法实现,但其制作过程、成本与通过和新技术结合后的创作过程、成本大相径庭,最终的结果也未必比应用了新技术手段的作品最终达到的效果出色。而很多人将工匠精神作为传统艺术技术手段不得更新的挡箭牌,强调在生产流程中应该与新技术绝缘的观点有失妥当。诚然,与推崇写意的绘画界嗤之以鼻的匠气不同,工匠精神是艺术教育本质性的基本素养。引领民族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中国在世界上力求文化输出、观念输出,产品和制造业是先锋,而工匠精神则是民族形象的一扇窗口,大力提倡艺术教学中的工匠精神,已经被主流所接受和推崇,但技术并非本质上与工匠精神相悖。相反,很多新技术与传统艺术的结合可以使生产效率和艺术品质量大幅提升,有时甚至能另辟一个新的艺术门类。如写实肖像画在功能上已经完全被照相术所取代,这类由于技术革命带来的传统艺术的式微也是不争的事实。

笔者参与设计制作的深圳人才公园的城市雕塑采用了有别于传统雕塑制作的新技术的流程。首先在设计初期阶段,需要得到一个半圆型的迸溅水柱式的造型,如使用传统造型手段方法,是较难实现的,所以笔者采用了Realflow流体模拟软件进行水柱的真实模拟。在模拟的过程中,软件的参数特性可以较好地控制软件模拟的水柱基本造型。另一方面,软件的随机性也为水柱的造型提供了丰富的变化,且利于修改。选出合适的水柱造型针对其细节部分则使用Zbrush软件进行雕刻,完善与调整模型,丰富流体软件模拟的基本造型,同时使其像素块状体素细节光滑,使之符合翻制的需要。最后将模型使用三维打印机打印出来,再使用根据打印模型放大的模具进行白钢材料的翻制,最终制成成品。在该项目中,对比传统的方法与新技术手段,就会发现与传统雕塑相比,新技术实现手段更加直观,制作全程可控,制作与修改都十分方便。同时工期短,没有空间需求,节约了大量时间、人力、物力和场地成本。

在这个项目中所采用的新的流体模拟软件辅助制作雕塑手段和技术很可能在传统制作的流程中从未出现或者被应用过,因而像以前那种空洞抽象的讲解概念照本宣科的教授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教学和生产发展,信息自媒体时代教学成本低廉,普适性教育普及水平和学生素质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高校美术教育需要的不再只是喊口号式的提高综合素养的泛泛之谈与廉价网课式的科普教学,这种教学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教学体系,草草讲述一些基本软件操作和基本美学思想,没有把整体的流程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与行业和社会脱轨。教师角色应该放弃高高在上的教授者姿态,转变成为学生的共同学习者,设计组织,思维发散,激励互动,引导协调,实践综合。系统有条理地使用代入参与式的项目操作教学法讲述整个作品案例的流程链条,为学生的创造力提供平台、解决方式与技术理论支持。填鸭式和照本宣科式的方法已不适用于当今的艺术教学。

当前我国的艺术市场正从过去的单一、分散的模式向产业化、专业化转变,因而对高校的艺术教学产生了新的教学要求,以与新技术较为贴近的动画教学为例,要求教师的教学体系更加完整,符合流程的整个链条。

一、结合市场案例,理解艺术创作特点

分析一件成功作品的艺术形式要素与前期构思的设计思维模式、中期技术实现手段以及后期市场定位。研判一件成功作品的艺术和市场的结合点,同时了解不同展示平台、文化、技术手段对作品风格特点的影响,了解行业国内外的市场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其应用的设计语言。在理念上明确完成该作品所使用各种技术手段的发展历程、分类方式与概念,掌握传统技术实现手段与新技术手段的异同。通过对艺术特征、呈现方式和实现手段的明晰,加强学生对将要进行的艺术创作在不同媒介上传播的制作方式和流程的理解。

通过课堂介绍使学生掌握所要创作的作品的艺术造型语言特征。给学生更多与真实优秀作品和项目接触机会,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和兴趣,使学生加深了解成功艺术作品的市场定位、可拓展性与美学特征,并据此引导学生设计出有鲜明艺术个性的作品项目规划。

二、辅导风格定位,实现技术层面推进

首先在前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视觉表现的处理与总体流程规划。在学生具体项目实施之前深入分析理解制作流程与项目架构,使学生熟知作品项目各个环节的流程安排。

这个阶段要注意的是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与互通性,应避免抛开艺术去谈技术,反之亦然。从整体来讲,艺术和技术是共同协作的,因此教授学生时,不能具体拘泥于一个简单的基本环节,而是在了解整个行业流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统观生产流程全局,然后具体到人,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制定、教授和辅助学生获取知识。在此过程中强调学生对艺术本质了解的重要意义。

现在的艺术创作,除一部分独立艺术家外,所有创作都或多或少的有团队介入,因此把团队和协作精神引入到日常教学中来非常具有现实意义。这样能使学生在毕业以后更加迅速精准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实现与社会的对接,这在当前的社会与市场环境中尤为重要。学生自身在团队中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也可以产生各种角色和分工,从而诱导学生自主自发学习。

当代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深度和广度,即使作为教师也无法知其全貌。因此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从过去被动的评判式教学变为分析参与式,持续不断地改进磨合,提出意见。引入团队概念,明确团队分工的个人具体职责与团队整体方案之间的有机关系。就各个流程环节逐一指导,最终统一思路,确定最终方案,使学生从入手阶段明晰自己的创作工作内容所涉及的技术手段和艺术指导思想,从而迈出项目制作的第一步,进而通过磨合和参与项目制作了解整个项目所需的技术平台与制作工艺知识。这也将成为之后设计进程的依据和基础。通过演示和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艺术创作中涉及的新技术知识的能力,为艺术创作做好相关的准备,最终使学生达到独立思考并完成作品创作。

三、回顾并分析设计流程,了解应用方法和设计思维导向

通过实例中的技术剖析,总结讲解制作技术中的具体操作。解决具体作品中遗留的不足设计及技术流程问题,完成最终设计。通过完整回顾制作和分析流程,要求学生找到前一阶段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结合相关技术手段,创新视觉表现,对学生制作内容提出更高的文化符号内涵或者艺术视觉表现要求。以文化为依托,整体客观研究作品的形象语言、应用空间、媒介形式、现实功能、审美情感特性与文化价值,分析相关的艺术产业的创意产业链和创意产业生态,关注与之相关学科和姊妹艺术形式的发展联动性。引导学生理解如何通过一种形式的演练,最终深入到设计的本质与应用结合的良性设计理念循环上来。通过审视自身作品在众多作品中的表现,从而深入理解自我学习与提高的方法。

实景景观

综上所述,随着数字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市场和社会对于技术和艺术的跨界人才需求量将会呈现史无前例的增长态势。如何在技术浪潮冲刷下找到艺术与技术的平衡点,并把相应的知识架构有机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正确的审美观、世界观以及保持自学的态度,掌握工作流程的技巧和思路,为将来步入社会与生产工作打下基础。转变教师传统教学观念,从讲授式教学到参与式教学,从给所有学生宣读一样的技术要点到坐到学生中间,按照团队培养方案分别提供给每个学生所需的知识结构,完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从而在学生的艺术发展之路中真正做好一个指路人的职责。本文仅对此做了浅显的探究,希望同行不吝赐教。

猜你喜欢
技术手段流程艺术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图书编辑出版中技术手段升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纸的艺术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创造性技术启示中的技术动因论
析OGSA-DAI工作流程
论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服务中的应用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