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敏 周 红 金 月 李大元 朱晓明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江苏 宿迁 223600)
毛细支气管炎属于小儿易感染性疾病,尤其好发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其中6个月以下的婴儿占很大比例。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病毒感染所致,引起小呼吸道急性炎性反应,临床上主要以喘憋、三凹征、肺部哮鸣音为表现,缓解期可闻及中、细湿啰音[1]。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存在明显的毛细支气管梗阻,需要积极治疗,否则容易导致患儿出现肺不张、肺气肿、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等。毛细支气管炎迄今尚无特效疗法,临床上主要采取吸氧、平喘、抗病毒等综合疗法,疗效不一。本研究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对改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症状的作用,报道如下。
表1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d,)
表1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d,)
2.57±0.14 3.53±1.51 3.67±1.05 6.39±1.49 4.53±0.91 6.25±1.13 6.47±1.04 8.82±1.16images/BZ_65_175_324_2300_366.png观察组 30对照组 30 t-3.295 4.118 4.669 3.153 P-0.017 0.009 0.009 0.021
表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沭阳县人民医院儿科共6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相关的诊断标准;②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③近4周内未接受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年龄4~29个月,平均(7.11±3.29)个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所有患儿均进行止咳、平喘、吸氧、抗病毒等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仅限于此,观察组同时予以雾化治疗,雾化液由布地奈德混悬液0.5 mg与特布他林2.5 mg组成,每日3次,每次15 min。
1.3 观察指标:分析两组的喘憋、咳嗽、肺部啰音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疗效判断标准[2]:治疗3 d内喘憋、咳嗽、肺部啰音等症状体征完全缓解为临床缓解;治疗7 d内喘憋、咳嗽、肺部啰音等症状体征缓解为有效;治疗7 d后临床症状体征仍无明显好转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χ2或t检验,取P<0.05为差异显著。
2.1 两组症状缓解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喘憋、咳嗽、肺部啰音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3.0%(22/3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研究表明,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最为常见的病原体,其他还包括人类偏肺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婴幼儿2岁内感染过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比例达到90%,其中40%左右会成为下呼吸道感染[3]。由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机体不会产生长期免疫力,所以毛细支气管炎容易反复发作。有些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疾病治愈后存在反复喘息,增大了哮喘的发病危险。大量研究表明,免疫细胞介导的气道炎性反应参与了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在毛细支气管炎患者血中及气道分泌物中发现了大量白三烯、白细胞介素、组胺等炎性物质,可促进气管平滑肌收缩,气道腺体分泌增加[4],所以抑制气道炎症成为了治疗抑制气道炎症的一个方向。
临床上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主要是采取吸氧、平喘、抗病毒等综合疗法,提高气道顺应性,消除气道炎性反应。布地奈德混悬液是一种可吸入的糖皮质激素,具有局部抑炎作用,布地奈德的气道抗炎作用是地塞米松的20~30倍[5-6]。布地奈德能够抑制气道炎性反应,改善呼吸道高反应性,减少黏液分泌量,解除呼吸道阻塞,是目前临床用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常用药。研究表明,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进入肺组织,药物溶解度迅速升高到最大值,在肺内沉积率高,可快速达到治疗血药浓度,药效持久,同时肝脏首关效应较强,如果经吞咽吸收也可被迅速灭活,是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承认的唯一一个疗效与安全性均值得保证的治疗支气管炎症的糖皮质激素[7-8]。特布他林属于强效的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可选择性兴奋肥大细胞表面与气道平滑肌的β2受体,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同时还能够减少嗜酸粒细胞与肥大细胞脱颗粒,抑制炎性递质的释放,提高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功能,有效清除黏液分泌物[9]。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支气管炎症,可协同起到解痉、控制气道炎症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喘憋、咳嗽、肺部啰音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P<0.05)。证明,常规综合疗法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有限,加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