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助学课堂”改变你我的“课堂”

2019-06-21 03:55沈永玲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核心素质小学数学

沈永玲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的大幅度提高让社会和家长都更加关注学校的教育.数学,作为小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重点的关注对象.数学这一学科,是极具有抽象性的一个学科,学好数学无论是对学生成绩的提升,还是对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作为教师到底要怎么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呢?在实践中,我们构建了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范式——“助学课堂”,实现从“老师教”到“学生学”的转变,把课堂交给学生.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细节等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质.

【关键词】核心素质;助学课堂;小学数学

小学生刚刚步入学校,他们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方法都还没有成型,作为教师应该在这个阶段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不能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该让他们主动地学习知识.

一、“助学课堂”的理念及实施含义

“助学课堂”顾名思义即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课堂,而不是教学生怎样学习的课堂.其主要理念是“先研后教,以学定教”,倡导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与其他教学方式不同的是,“助学课堂”把“先研”放到其他教学活动的前面,研制出与之匹配的“一探二学三生疑”的自主学习策略.所谓“探”,就是先给学生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求知欲的驱使下,学生就会主动地进行学习思考,这样比布置一些简单的书本上的问题,更高效地达到预习的效果.所谓“学”,是在进行探索思考之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所谓“生疑”,是学习过后的质疑、反思、升华.这种自主学习策略大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助学课堂”的主要流程为“自助—互助—師助”.自助,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互助,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疑惑进行小组的展示、交流和讨论;师助,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在互相交流环节仍未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答疑解惑.通过这个富有层次感的学习过程,就让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习惯.

二、小学“助学课堂”实施策略

1.教学回归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一堂课40分钟,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教师对知识的讲解,学生扮演者旁听者的角色这样的教学模式只是做到了知识的机械性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看似教师讲了很多,其实学生真正学到的知识很少.“助学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帮助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突出了教师辅助引导,回归学生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由学生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与探究.教学“由授之以渔”改变为“授人以鱼与渔”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2.合理引导学课前“自助”学习.“助学课堂”提倡教学的“先学后教”,在这一理念的推行过程中我们加入了课前导学案的应用.“先学”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课前预习,而是要实现学生先思考,在导学案的开头首先设置关于本次课程所学知识的相关知识点和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思而不得的情况下,在进行接下来的在书中寻求答案;在学生思有所得的情况下,让学生进一步在教材中进行确定与印证,让学生在思考后的学习并不是索然无味,漫无目的的.在进行完教材的初步自学后,学生难免会产生问题,在导学案上留出学生质疑的板块,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下次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后续的学习动力.例如,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教学时,在导学案第一板块“做一做,我能行”设置习题:4.1+3.6,7.5+6.5,4.23+5.46.在第二个板块设置“看教材,相信我能学会我能懂”,在第三个板块设置“大胆提出我的问题”.学生利用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模式,锻炼了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在下次课堂的学习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学习交流,引导学生“互助”学习.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不仅仅是自我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思想交流,对话互助的过程.小学生有积极的展现欲望,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之后,会产生学习成果展示的冲动.教师应该注意到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利用这样的思想情绪进行学生小组“互助”学习.在进行学生小组探讨的过程中,学生之间轮流展示学习成果,做到互相学习,互相补充;提出自己的问题,小组成员共进行讨论.在有展示、有质疑、有辩论、有认同的小组讨论,实现学生间的高效率,高参与的合作学习氛围.在学生小组讨论时,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其中,做到发现学生问题,了解学生自学预习情况,对学生有整体把握,为教学做好准备.

4.“师助”学习,知识系统化.学生的自学与互助学习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在学生之前的学习中还会有不少没有解决的问题,更有对知识理解的误区,学生自学到的知识零零散散.在“师助”学习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生遗留的问题,学习的误区解决,再对课程知识点进行整体的梳理并建立之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网络指示系统,让学生更全面,更容易的掌握所学知识.

三、结 语

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而“助学课堂”正是学生的课堂,它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掌控课堂,而教师则服务于学生.这种高度倡导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会自学、会思考、会探究、会交流,从而培养了他们数学的学习思维和学习方法,也从根本上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仲广群.让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小学数学“助学课堂”操作策略举要[J].小学数学教师,2017(3):49-53.

[2]张建东.浅谈发展性理念下“助学课堂”的实践建构[J].小学教学研究,2016(12):37-38.

猜你喜欢
核心素质小学数学
基于核心素质培养的艺术学校通识教育能力的自我评价研究
基于核心素质培养的艺术学校通识教育能力的自我评价研究
民航运输航空飞行人才核心素质剖析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