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群英
随着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微课”走进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并以其潜在的优势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减少时间上的成本,给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原来很多教师、学生纠结的一些重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教学可以变得更直观、更明白、更轻松!
2016年秋季开始,笔者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始尝试运用微课进行辅助教学.通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和不断反思,所教班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普遍增强,数学学习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自己的培优扶差工作感觉也比以往轻松了许多.回顾这两年来的教学实践,对于小学数学微课的设计和运用有如下思考.
一、小学数学微课的设计与运用,既要遵循微课本身的特点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规律
首先要明白,数学教材中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做微课,我们都知道,数学知识是呈螺旋式上升的学科,有很多内容可以通过迁移,类比、猜想、验证,交流、辨析等数学思想来完成,完成的过程正是学生思维得到发展和训练的过程,这些内容就不需要做成微课.所以,做成微课的教学内容要认真筛选.
根据自己的实践来看,像讲述性比较强的知识点,概念、定律等.比如数与代数中的“认识时间”“角的认识”“分数的认识”“分数乘法”“小数的乘法”等,这些讲述性较强的知识,我们借助PPT、图片、视频等做成微课,对学生来说不仅能看到图文,还能听到声音,让多个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其学习效果比学生自己看书预习、老师讲学生听的效果就好许多.
再像教学中有关方法、过程的演示,也比较适合做成微课.比如,几何与图形中的“平移与旋转”“图形的展开与折叠”“三角形内角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梯形的面积公式”“圆的面积”“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积单位”“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这些直观操作较麻烦或课堂上难以用语言讲述清楚的内容,如果课前设计成微课.在教学实践通过探讨后学生还无法准确理解到位时,我们通过动画演示,将其方法过程进行讲解并配以文字形式适时呈现给学生听和看,会让学生更加明白其实践操作的步骤、方法和有关知识,学生更加理解其缘由.
另外,特别是在进行章节复习、独立作业以及检测试卷的讲评时,可以把学生普遍感觉的难点、易错点做成微课.可以大大减少学生的倦怠情绪,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因为这些课堂的现状是:题多量大,老师不想教,学生不想听.其原因有两点:一方面复习课上知识点多而且以前都讲过;另一方面也受学生个体差异影响.作为老师,心情就和做父母的一样,总是担心学生,尤其担心那些知识点掌握得不牢固的学生,希望他们借助复习课可以巩固提升,而事实上,这部分学生当中有些再听一遍还是没有弄懂.对比这些学生而言,掌握得比较好的那部分学生一直停留在巩固层面而没得到提升.我们这样上复习课,产生的效果如何呢?老师比较累,学生比较烦.这时我们做成“微课”,变换知识呈现方式,勾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可以让这类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学生认识时间时,对于下面类型的时间,如2:25、7:55,很多学生容易将小时部分读错,我们可以针对这一难点设计一个微课,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怎样读取这样类型的时间;还如,在环形跑道上设计的追击问题也可以做成微课,重点让学生通过实景再现理解数量之间关系;再如,在学完圆柱的侧面积与圆柱的体积后,由于圆柱的侧面积与体积计算公式很相似,有些同学喜欢弄混淆,这里我们可以专门制作一节微课来着重区别这两个公式;再比如,引导学生理解把一个长方体铁块熔化制造成一个正方体时,体积没有变化这一特点也可以做成微課;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真正明白加深理解.
二、小学数学微课的设计与运用既要着眼于全局又要关注于细微.全局是整节课,细微是微课的各环节
确定需要做成微课的教学内容后,在制作微课前,教师还需要对课堂教学结构先进行整体构思.
既有课堂大环节的设计和呈现,又有微课中各个小环节的设计和呈现.这就需要教师准确地把握课时教学计划中课堂教学内容,包含几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需要通过几个知识点去推进,哪些层次可以在微课中体现,哪些层次要在课堂教学中推进.各层次推进时如何做到无缝衔接和自然过渡都必须反复斟酌和推敲.不能流于形式,华而不实!
三、小学数学微课的设计和运用,作为数学课堂辅助的重要手段,其设计应与导学案、课堂操练、课堂教学活动、课后拓展应用及提升相互补充,层层深入
即微课虽只选取教学内容中的一个知识点,主题突出,目标性非常强.但要求相对完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所以在做微课时要以教学视频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课后反思、学生反馈等各方环节,教学视频应该有导入、重点、难点、作业等,几乎与传统课堂一样.这样,在我们农村中小学校,师生只要有手机、电脑,就可灵活方便地将微课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进而满足学生“哪里不懂点哪里,这一处没明白,按暂停;知识点忘记了,重新看一遍”的自主学习需求.
总之,小学数学微课这一教学形式既能帮助解决小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又能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还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并为建构以人为本的数学教学活动提供越来越多的新思路.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真正充分发挥其作用,还需要教师们结合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和学生的学情状况继续进行更深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