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陈璐
“海工装备市场在‘熬’,但要‘熬’更要靠‘调’,必须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根据《中国船舶报》近日报道,招商局集团旗下招商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深圳市和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在组建“中国海工集团”,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海洋工程整体解决方案行业龙头。在中国海工集团的组建中,招商局工业和中集集团计划将双方海洋工程相关的资产和业务注入,山东省、深圳市和国投创新作为战略投资者,以现金注入,组建成立一家混合所用制下市场化运营的海洋工程集团公司。对于此消息,招商局工业方面并没有正面回应。据接近招商局集团内部人士介绍,尽管海工装备市场仍然不景气,但如无特殊情况发生,招商局集团最终将接盘中集集团海工业务。
当前,国际油价进入深度调整的阶段,过剩的产能无法得到完全消化,不少造船企业为了尽快出手海工装备不得不采取降价等方式变卖资产。在这一时期,招商局集团为什么还要“逆市而入”?其发展海工装备制造业务的思路是什么?“从去年至今,尽管海工装备市场随着油价波动呈现出了上升和回调的差异,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我认为海工已完全走出了最困难时期,在底部波动后将逐步回升。”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在此前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强调,“海工装备市场在‘熬’,但要‘熬’更要靠‘调’,必须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李建红
2018年12月20日,我国首座半潜式波浪能养殖网箱“澎湖号”在招商局工业集团孖洲岛修造船基地开工建造
李建红认为,从船海行业看,随着国际贸易争端加剧,航运市场的复苏势头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打压,油价受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减产协议执行率、伊朗产量和出口量减少、美国页岩油增产等多重因素的博弈影响,预计未来保持在40—60美元区间波动,全球海工装备市场依旧呈现筑底态势,钻井需求寥寥、价格低迷,尽管相关海工平台使用率略有回升,但日租金仍处在低位波动,因此,市场形势日趋困难、供需关系难以反转。然而,欣喜的看到,当前油气生产装备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活跃,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海上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存装置(FLNG)、浮式存储及再气化装置(FSRU)等高端海工装备需求呈现上升之势。另外,风电安装船、新型环保型船舶以及南海资源开发、海洋绿色能源开发装备等存在一定的机会。“所以,海工行业整体是‘变中有忧,忧中有危,危中有机’,还要以‘熬调并举’方式渡过难关。”李建红总结说。
在海工行业“熬”的阶段,招商局集团主要以“去库存”和“转型升级”为抓手,助力海工装备板块尽早脱困。一方面通过减值拨备、注资增持等方式为其减负降压,并发挥招商局集团金融领域优势,以拓展租售渠道、产融结合参与投标、经营性融资租赁、成立长城海洋科技战略发展产业基金等方式多措并举“去库存”。2年内,招商局工业共处置了11个海工库存项目,今年来又确认4个“去库存”项目,“去库存”数量遥遥领先国内同行,“去库存”模式被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列为行业典范。另一方面,该集团积极加大高端海工油气装备的研制力度,开拓FPSO、液化天然气(LNG)船、特种工程船舶等高端海工装备市场,目前已在FPSO和LNG船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企业向高端海工装备制造商转型奠定基础。
今年2月24日,招商局集团长城海洋基金与阿联酋钻井承包商Shelf Drilling签订了2+2座自升式钻井平台租售合同。按照协议,Shelf Drilling公司将以1.74亿美元价格收购2座GustoMSC CJ46型自升式钻井平台,预计2019年第二季度完成交付,同期以光租形式获得另外2座自升式钻井平台3+3年使用权,并拥有优先购买权。在李建红看来,海工装备市场“去库存”是中长期的任务,要将当前过多的“库存”释放出来,一是要有需求、有市场,二是要推动制造业和金融业良性循环互动,实现产融结合,通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方式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提升效益、扩大市场。目前,招商局集团正是按照这种思路“双管齐下”解决装备“去库存”问题。
在海工产业“调”的方面,招商局集团主要将思路定位在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努力将业务拓展到与海洋经济相关的装备制造业务。据李建红介绍,下一步,招商局集团将坚定不移地推进产品结构调整,牢固树立起差异化竞争的理念,聚焦在高端、绿色、科技型海洋装备和邮轮等产品。一是做好邮轮制造业务。“邮轮制造的成功是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升级的标志,‘建造好邮轮、建设好船厂、筹建好园区’将是近年来招商局集团邮轮制造的三大重点任务。”他补充道。二是持续加强科技创新。该集团实施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四轮驱动”战略实施的牵引力,以管理创新来促提质增效,以科技力量来促进企业转型发展,构建“产业研究-产品研发-科技产业化”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发展思路。三是进一步推进内外部资源融合。在业务快速发展、规模高速扩张中,该集团重点在理顺各船厂产品定位,加强内部资源整合协同、外部资源合作等方面,持续优化资本和业务结构。正如李建红描述的那样,招商局集团目前正积极布局邮轮产业,包括母港运营和邮轮建造。今年3月12日,招商局工业极地探险邮轮1号船正式下水。该船是国内首艘自主建造的邮轮,也是中国造船史上第一艘极地探险邮轮。其建造为招商局集团进入中大型豪华邮轮建造领域积累了经验。
与此同时,以4G、5G等通信网络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重要特征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日益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世界主要造船国家纷纷加快智能制造步伐。船海工业是典型的离散型生产,具有按单生产、品种多、小批量、体积重量大、在建造过程中调整多等行业特殊性,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提出了特殊要求。李建红认为,21世纪以来,我国船海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骨干造船企业逐步建立起以中间产品组织生产为特征的现代总装造船模式,并不同程度开展了智能化转型探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总体上我国船舶制造业仍处于数字化制造起步阶段。
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招商局集团将统筹整合船海工业企业资源,根据工信部、国防科工局2018年12月印发的《推进船舶总装建造智能化转型行动计划(2019~2021年)》要求,以招商局集团邮轮制造公司为试点,通过全面推进三维数字化设计,单个流程/制造单元/车间进行自动化生产试点,打造一体化船舶生产信息平台,将数字化、自动化、信息化同步推进,结合提升船型研发、工艺工法的改进能力,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单元、智能生产线和智能化车间,基本实现数字化造船的智能船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