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康
男性气质建构:男青年健身行为的一个解释——基于对10名健身男青年的访谈
刘远康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200237。
男性气质的养成是一个建构性的过程,男性身体是男性气质建构的一个主要载体。基于身体社会学、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框架,通过10名健身男青年的叙述以及对健身房的参与观察,刻画出男青年如何通过健身这种行为方式来建构男性气质。结论有如下三点:(1)健身作为建构男性气质的手段之一,建构了健康、审美、品格三个维度的男性气质;(2)男性气质危机和男性气质的刻板印象对男性健身的推动作用非常大;(3)男性的身体逐渐被规训,即消费社会中逐渐趋向符号化的身体。
健身;男性气质;刻板印象;身体规训;健身行为;身体社会学
2018年8月底,央视推出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出现多名描着眼线、画着眉毛、涂着口红的年轻男艺人。随后,一场关于“男性气质”的论战激起一波热潮。新华社评论称,当越来越多的“娘炮”及其言行刷屏、霸屏,成为一些人热捧、哄抬的对象,人们对这种“辣眼睛”的反常现象不断表达担忧和反思。《人民日报》则刊文表示,关注男性气质的构建,更应该发扬内在的勇气、坚强和担当等诸多品质。早在10年前,孙云晓等人就在《拯救男孩》一书中发出了“男子汉到哪里去了”的感叹[1]。但也有学者表示不赞同,认为其观点充满了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并依据男性气质理论,对“拯救男孩”这一概念进行了反驳[2]。时至今日,人们对“什么是男性气质”“怎样才是男性应有的形象”的讨论依旧没能得到满意的答案。
在很大程度上,男性身体是男性气质的直接体现。比如,很多人认为,身材健壮、魁梧的男性就是“男子汉”,瘦弱、举止阴柔的男性就是“娘炮”。这一看法或许稍显武断,但确实是一个简单便捷的判断标准。可问题在于,如何塑造一个“男子汉”的身体?梅斯纳尔认为,运动是社会建构和生产男性气质的重要方式[3]。近年来,健身作为一项身体运动在全国各地引发热潮,健身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男青年加入到健身行列中来。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推动着他们走上健身这条道路?为何现在的男青年对健身如此趋之若鹜?这是一种主动选择还是被动选择?是为了健康还是为了美丽?又或者还有什么别的原因?社会学一向关注性别与身体的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和理解有助于丰富身体社会学的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男性气质研究(masculinities study)兴起于20世纪后半叶。该研究关注男性与女性、男性与男性、男性与自我之间关系的本质,认为男性气质是一种社会的、文化的而非生物学意义上的建构[4]。通过对男性气质理论和发展脉络的梳理发现,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都曾对其展开研究,大致形成了三种研究取向:生物主义取向、性别心理取向和社会建构取向。
生物主义取向发轫于生理学的研究。这类研究认为两性的生理差别和生理特质是影响两性行为的根本原因[5]。男性和女性在生殖结构、肌肉构造、骨质密度、大脑功能结构、激素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男性气质具有竞争、好斗、进取、暴力等特点。性别心理取向起源于心理学的精神分析研究。弗洛伊德考察了不同性别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同双亲的关系,发现男人性格中永远存在女性气质[6]。荣格在弗洛伊德的基础上,用阿尼玛(anima)来描述男人心理中女性的一面,正是这一异性特征保证了男女之间的协调和理解[7]。不过,生物主义和性别心理取向的男性气质研究都忽略了社会文化的影响,而社会建构取向则呈现出男性气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灵活建构的一面。社会建构取向的代表人物康奈尔反对将男性气质视为孤立的稳定客体,进而指出男性气质是社会大结构的一部分,男性气质是多元的。在此基础上,她将社会实践中构建起来的男性气质划分为四类:支配性、从属性、共谋性、边缘性[8]。支配性男性气质是指在政治、经济、军事等社会关系中处于权力主导地位的男性,属于主流的西方性别叙事。支配性男性气质只是一种“理想类型”,也允许从属性、共谋性、边缘性的男性气质存在,比如穷人、同性恋、有色人种等。总之,康奈尔等人的研究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推动了多元男性气质研究的发展。
在建构主义者看来,运动是男性气质建构的一个重要方式。康奈尔指出,西方语境下,理想的男性气质大多是系统地通过竞争性的运动建构形成的[9]。例如,女性运动表现为美丽和优雅,男性运动则关注于强大和力量。然而,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许多优秀的女性在原来男性占据传统优势的领域脱颖而出,一种男性气质的危机弥漫开来。因此,为了抗衡对传统性别界限的威胁,男人们将运动作为保证其男性气质和重建其对女性支配性的重要领域[10]。综合来看,男性气质的维度可划分为健康、审美和品格维度。男青年通过健身活动获得了健康的体魄、匀称的形体和坚毅的品格,塑造其男性气质。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法、半结构化访谈法和观察法。笔者和同伴在2018年7月份,访谈了10名健身的男青年。笔者选取这10位受访者的原因在于:(1)他们都具有半年及以上的健身经验,能够较为全面和专业的提供健身的心得体会;(2)他们健身的频率和时间比较规律,可以满足本研究对样本质量的需求。其中,前两名访谈对象是笔者经朋友介绍认识的,分别约在了实验室和咖啡馆进行访谈,第9名访谈对象是笔者的朋友,其余访谈对象是笔者在一所健身房内随机抽取的,并在他们健身的休息时间直接进行访谈。经访谈对象同意后,笔者用录音笔进行录音,待访谈结束后将录音整理成文本格式。访谈过程中,笔者根据预先拟定的访谈提纲并结合受访者的自我阐述进行发问,每个时长约为20-30min。在深入访谈的基础上,笔者还辅以观察法,对健身房的环境,被访者的穿着、动作、外形、神态等进行观察,搜集到第一手资料。此外,笔者所选取的访谈对象有一定程度的异质性,其中包括受访者的年龄、工作、职业、BMI指数、健身频次等。受访者具体信息如下:
表1 受访者基本信息
健康,是一个医学概念,指身体的生理性和心理性处于正常状态。人生最宝贵的是健康,强健的体魄是从事复杂劳动分工的前提。然而,健康的身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希波克拉底指出,人的健康受气候、地理地形、空气、水以及食物质量等总体性因素的影响[11]。但他却忽略了人的积极行为也会改变健康状况,比如体育锻炼。在访谈中,健身男青年往往会这样形容“健康”感受:“健身后感觉身体轻松了很多,白天精神一直很饱满。”(C)“我已经很久没有感冒发烧了,就算生病也用不了几天就好了,以前不打点滴是不会好的。”(B)“以前稍微运动一下就腰酸背疼的,现在好多了,感觉比以前有劲了。”(E)“离职后,我的心情一直不好,后来花钱报了一个健身房,每天坚持跑跑步、练练器材,心情也舒畅多了。”(I)……科学证明,适度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够强壮骨骼,提高肌肉性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还有大量研究证明,有规律的身体活动有助于心理健康,能够减少焦虑、抑郁等消极反应,使个体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健身作为一项体育锻炼活动,对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各方面机能的维护都有显著作用。在传统文化中,相比于女性,男性被赋予了更多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也正因此承担了更高强度、更高风险和挑战性的工作。当男性拥有了一个健康、强健的体魄时,才有了应对繁杂工作的可能。由此看来,健身活动塑造了男性气质中的健康维度,也成为巩固男性优势社会地位的需要。
学者赵歌从莫里斯·梅洛-庞蒂和理查德·舒斯特曼的身体思想出发,揭示了审美视角下健身的基本内涵:(1)健身是以身体作为审美对象;(2)健身是以身体作为审美主体;(3)健身是“身体化”的审美活动[12]。
健身作为一项创造美的生命活动,塑造了男青年的形体美、力量美和技巧美。(1)首先,形体美的创造。“以前瘦的时候,穿衣服撑不起来,现在身体练壮了,我回家父母都说我穿衣服也好看了。”(A)“健身会收获一波小迷妹。她觉得你练得很好,长得很帅,就会追求你。”(B)。通过健身活动,男青年会锻炼出健硕的手臂、宽阔的后背、发达的胸肌,优美的肌肉线条带给人美的享受。受时尚潮流的影响,还有部分男青年追求“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理想状态;(2)力量美的创造。“练习推举的时候,能够举起较大重量的杠铃通常会得到一片掌声。”(I)古希腊人民经常用肌肉线条的力量感来表达“美”。比如,雕塑《掷铁饼者》刻画了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表现力的瞬间,成为后世艺术创作的典范。健身过程中,力的凝聚与爆发、协调与配合都带来了美感;(3)技巧美的创造。“前几天,我参加了大学生健美健身比赛,还拿了冠军。赛场上,我们充分展示身体线条。我为了获得好名次认真备赛了一个多月呢!”(H)技巧美构成了健身运动的一个显著标志,参赛选手通过前展腹部和腿部、侧展肱二头肌、后展背阔肌等技巧的展示赢得评委和观众的青睐。
健身与男性气质的建构、形塑和展现紧密相关,坚毅、自信则是行动者透过健身达成的重要气质特征[13]。“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健身带给我的改变,现在我做事更懂得坚持,健身锻炼了我的意志力,让我有毅力坚持做好事情。”(J)健身难在坚持,男性青年的健身过程也是一场与意志力较量的过程。“我每次要跑步40min,然后再做30min的力量练习。每次练完感觉整个人都要费了。”(F)健身会消耗人体大量的能量和水分,很多健身者在运动完后疲惫不堪,甚至低血糖晕过去。因此,能长期坚持下来的健身男青年大多都比较有意志力。“备赛真的很辛苦,需要很强的毅力。自从我健身以来一直在吃鸡胸肉,尽量少油少盐。不过当你坚持下来,收获也很多。”(H)外形变化越大,就意味着在健身过程中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要忍受更多的疼痛和无奈。拿周围很多健身的人来说,由于贪恋美食,坚持了数天的减肥计划便在一个汉堡、一碗泡面面前崩盘。“我原来比较瘦弱,健身带来了自信,从体格来说,觉得自己很强壮,别人不敢惹你。”(A)“我之前的交际圈很窄,自从拥有了一个良好的体形后,和我搭讪的人变得越来越多了。甚至有很多人请教我锻炼的方法。”(H)自信是健身带来的副产品。当男青年拥有了强壮的身体,硬朗的外形,他便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了较多的关注,由此带来了自信和底气。坚毅和自信是男性气质品格魅力的体现,健身通过特有的方式影响着人的精神和心理。
刻板印象(stereotype)常常用来形容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人或某类事物的一种笼统的看法和观点,而男性气质的刻板印象则是指社会对男性形象的集体想象和固有看法。性别刻板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刻板印象,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并深刻地影响了两性的生活。通过对10名健身男青年的深入访谈可以发现,男性气质的刻板印象对男性健身的推动作用非常大。
许多研究表明,人们普遍认为男性是健壮、刚强、敢于冒险、富有竞争力和有挑战精神的,女性是娇弱、善良、有依赖性和温柔体贴的。钱铭怡、罗珊红等人在380名大学生中作了性别刻板印象调查,发现中国大学生的性别刻板印象与传统的性别观念比较一致,认为男性更坚强能干,女性更被动顺从,且这一印象不因性别和性别角色而改变[14]。穆青在调研当今女中学生的性别压力和性别理想时发现,她们认为对自己而言最可忽视的品格为抱负宏大、兴趣广泛和有竞争力等,都是传统文化中归属于男性的人格特征[15]。魏国英、陈雪飞在研究青少年性别刻板印象的访谈资料显示,男人应是高大、聪明、稳重、幽默、有责任感的,女人应是温和、体贴、善解人意的[16]。男性气质并非只是对单个个体特征的反映,它是在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而这种社会认识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并会对男性的行为产生影响。健身作为男性气质建构的重要方式,男青年通过肌肉、线条和力量试图重申其在关系中的支配性地位,从而彰显男性阳刚坚毅的魅力和社会地位。
男性在享受健身带来的“身体资本”的同时,也在沦为男性气质刻板印象的牺牲品。“我平时就是简单锻炼而已。你像健身房里那些块头大的,他们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你像我们学校的那些健身强度大的硕士、博士,头发都越来越少了。”(B)在健身房中,健身者会互相审视周围人的肌肉大小,不少男青年希望锻炼出尺寸较大的肌肉,他们不得不付出更大的努力。甚至有些人为了追求身材的美感,承受着过度运动的痛苦。正如受访者所说,“练习力量时,重量一旦上去之后,对手腕方面是有一定损伤的。人体医学研究上表示,一些关节运动的次数是有上限的。想拥有好身材,受伤在所难免的。”(G)一直以来,女性对男性赋予她们的身体期待表现出不满和抗争,而男性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是,男性因身体形象认知产生的苦恼常常不会与人诉说,在男性气质刻板印象框架下,他们明白一个男人吃这点苦不算什么。值得警醒的是,人们在观察两性行为时,常常忽略了两性所处的社会情境,而总是将行为表现出来的差异归因于性别特征,从而导致了性别刻板印象的产生。长此以往,男性的气质危机与刻板印象将会给男青年带来更多身体和心理的伤害。
法国社会思想家福柯曾说过:“世间的各种权力技术、各种历史悲喜剧,都围绕着身体展开角逐,都将身体作为一个焦点,都对身体进行精心的规划、设计和表现。”[17]福柯以军队士兵训练为例,提出“身体规训”这一概念,说明了权力机制会使人体变得顺从和可支配。男青年通过健身行为对理想形体的塑造其实也是身体规训的一种。消费主义时代,审美欲望和男性气质崇拜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身体逐渐被纳入到消费计划之中,并成为现代化进程中被规训的目标之一。正如“健身可以让自己看起来更爷们”“男人就应该有魁梧的身材和有力的臂膀”等对男性身体的解读,深刻影响着男性健身。
赵方杜认为,在当今社会,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身体规训形式,其规训策略是建构理想的身体形象,大众传媒的宣传与鼓动,身体改造技术的标准化与普遍化运用[18]。首先,身体及其附属物的属性已经逐步转化为一种包括饮食、穿衣打扮、行为举止在内的符号,促使人们通过各种途径完成自身形象的改造,以呈现出得到社会大众认可和欣赏的“理想身体”。正如受访者所说:“健身前那时候特别瘦,因为穿的是那种无袖的,就感觉是一副骨架。然后练得特别好的那些人,他用方言说一声,意思大概就是说你不要(被健身器材)砸到头,就那种嘲笑你的感觉。现在我练得好多了,大家都投来羡慕的目光。”(A)其次,在现代消费社会中,电影、电视、广告、杂志等媒介一直致力于男性气质形象的制造与宣传,男性身体逐渐暴露在公众的目光之下,成为被审视和消费的对象。宣传媒介的传播和推广传播,使身体变成一连串带有意义的符号,男青年的健身消费逐渐成为体现其不同职业、身份和社会地位的符号。“锻炼出像电视上男模特那种身材对我的业务成功率很有帮助。跑业务的时候经常会碰到一些女性白领,当她们看到我身材很好的时候,都愿意买我的产品。”(I)最后,当理想的身体形象被确立后,运用各种技术来塑造完美体形的“工具”便出现了,而且越来越专业化。“健身要通过蛋白粉来增肌,我老家在台湾,我都是让家里人给我寄到学校里面来。一桶蛋白粉好的要上千块。另外,还要买一些健身器材,进健身房也花费不少。”(H)通过各种先进的科技,身体的“不完美”被标准化的机器鉴定出来,男青年为了追求“完美”身体,又积极通过各种手段剔除“不完美”,以适应消费主义时代审美的需求。这种标准化的身体改造技术,运用所谓的规范给身体贴上完美和不完美的标签,使其变成了一个象征符号。
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男性身体被加速符号化。男性身体被进一步祛魅,主体性逐渐被剥夺,变成了可消费的对象。曾几何时,这一幕也发生在女性身体之上,比如,缠足、束腰等。在这一过程中,男性在不断审视自身的男性气质,在自我怀疑和焦虑中建构起男性身份认同的危机。正如性别气质建构论的观点,男性气质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应该是多元的。长期以来,支配性男性气质在赋予男性权力关系中的支配地位的同时,也让男性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男性气质无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现代社会中,不光有“男子汉”“纯爷们儿”,很多“暖男”“小鲜肉”“经济适用男”同样受到大家欢迎。
[1] 孙云晓,李文道,赵 霞.拯救男孩[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
[2] 方 刚. 男性气质多元化与“拯救男孩”[J].中国青年研究,2010(11):17~20.
[3] Messner,M. A. . When Bodies Are Weapons: Masculinity and Violence in Sport[J].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1990,25(03).
[4] 黄邦福. 男性气质理论与经典重释[J].求索,2011(09):215~217.
[5] 刘 岩.男性气质[J].外国文学,2014(04):106~115.
[6] [澳]康奈尔著,柳莉、张美川译,男性气质[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7] 霍 尔,诺德贝.荣格心理学入门[M].上海:三联书店,1987.
[8] Connell, R.W.; Messerschmitt, James W., Hegemonic Masculinity: Rethinking the Concept, in Gender and Society, 2005(06):829~859 .
[9] WOLCOTTHF, Ethnography: A way of seeing [M] .Walnut Greek, C A: AltaMira, 1999.
[10] 张宪丽.西方体育社会学中的男性气质研究[J].体育科学,2011(06):67~73.
[11] 丁树哲. 内隐性张力与身体健康——从生物人类学透视生存法则[J].体育与科学,2011(04):4~6.
[12] 赵 歌.作为“身体化”审美活动的体育健身的文化哲学研究——基于莫里斯·梅洛-庞蒂和理查德·舒斯特曼身体思想[J]. 体育科学,2019(01):85~97.
[13] 李荣誉,刘子曦. 健身与男性气质构建——从X市健身房的实践出发[J]. 妇女研究论丛,2018(03):108~118.
[14] 钱铭怡,罗珊红,张光健,陈 萍,姚 萍. 关于性别刻板印象的初步调查[J]. 应用心理学,1999(01):14~19.
[15] 穆 青.当今女中学生的性别压力与性别理想[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02):33~38 .
[16] 魏国英,陈雪飞.家庭文化对青少年性别刻板印象形成的影响[J].妇女研究论丛,2005(01):29~36.
[17] [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2007.
[18] 赵方杜. 消费主义:一种新的身体规训[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7.
The Cultivation of Masculinity: An Explanation of Fitness Behavior of Male Youth——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10 Young Fitness Men
LIU Yuankang
School of Social and Public Management,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China.
The cultivation of masculinity is a constructive process, and the male’s body is a major carrier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asculinity. Based on the research framework of body-sociology and sports-sociology, through the narration of 10 young fitness men and the observation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gym, this paper describes how young men construct masculinity through fitness. There are three conclusions as follows: firstly, fitness as one of the means to construct masculinity, constructs masculinity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health, aesthetics and character; Secondly, masculine crisis and masculine stereotype play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male fitness. Thirdly, the male body is gradually disciplined, that is, the body tends to be symbolized in the consumer society.
Fitness; Masculinity; Stereotypes; The body discipline; Fitness behavior; Body-sociology
2019-03-10
2019-04-19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特大城市社会风险系统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6ZDA083)。
G80-05
A
1007―6891(2019)03―0013―05
10.13932/j.cnki.sctykx.201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