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庆前
当前,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留学回国人员(以下简称“海归”或“海归人才”)既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与国情特征,又掌握外语、通晓国际规则、了解外国文化,是中国深入参与全球化发展,乃至未来引领全球化发展的重要人才群体。
本文的关注点是“海归就业创业软环境”,目的是发掘海归在软环境的各个方面的需求和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海归”是具备跨国交流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留学归国人员。“软环境”的概念与“硬环境”相对,指的是除地理条件、资源条件、基础设施等“硬”条件之外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的行政水平、公共政策、法治环境、文化氛围、社会思想观念等至关重要的“软”条件。
本文重点关注“软环境”中与“就业创业”关联性较为密切的部分,但这并不代表课题将舍弃“软环境”的其他方面,如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等,这些方面虽然不像政策环境、法制环境那样对海归工作、创业有直接的影响,但对海归人才是否能够长期停留甚至定居在当地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为增进对朝阳区海归就业创业软环境的了解,课题组对在区内工作的海归人才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网络问卷课题组共回收了有效问卷629份。问卷从“基础信息”“公共服务”“政策和平台”“就业环境”“创业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7个方面展开。对问卷数据的初步分析显示,朝阳区的就业创业软环境总体受到了区域内海归人才的认可,在软环境绝大多数的方面得到了正面的评价,但仍有一些地方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随着区域内海归人才数量的聚集,海归人才已成为了朝阳区一个不可忽视且仍在逐渐壮大的群体。全球化智库《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7)》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市是目前中国对海归吸引力最强的城市,24.7%的海归当前发展地在北京,远超过排在第二的上海市(13.7%)。而近年,“留学潮”逐渐转化成了“归国潮”,如图1所示,留学人员回流率在近年逐渐攀高,大量海归回流中国,其中相当一批选择了北京市。朝阳区是北京乃至中国国际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区内云集了除俄罗斯外的全部驻华使馆,8成的国际组织、商会,7成以上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成以上的外资金融机构。根据《中国2013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对外企有强烈的偏好,34%的海归选择在外企工作,相比之下只有7%的在国内毕业的研究生选择外企。可见,突出的国际资源对于海归人才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结合留学人员“归国潮”,大量的海归将流入朝阳区,给朝阳区打造海归人才就业创业软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图1 中国留学人员回流率(2004—2016年)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年末,全区共有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约29.63万。2016年,朝阳区内共有4.92万留学生毕业归国,约占全市留学归国人员总数的六成。2017年区统战部的调研数据显示,全区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男性、女性占比分别为54.2%和45.8%,26~45岁的中青年占比高达83.1%。从海外教育经历看,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留学主修商科的占比达42.4%;80.5%的海归获得硕士以上学历,11.9%的海归获得博士学位。留学美国的人数占到31.8%,其次是法国和日本,分别为7.3%和6.4%。
根据本课题调研的数据显示,从留学时间看,在朝阳区的海外归国人员中,65.6%的人在外留学或工作的时间在5年以下,这说明区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归国潮”的出现,毕业即归国特征明显。其中在海外留学或工作两年的人占比最高,为22.5%。受访者大多保留中国籍(93%),在朝阳区生活3年以上(80%),在海外生活时间在6年以下(72%),在朝阳区创业(61%)。值得注意的是,样本中创业者比较多,虽然这在一方面会影响到问卷数据对真实情况的反映(大多数海归并非创业者),但这对于课题组在样本量较小的情况下得出在创业方面更加有意义的结果有很大帮助。另一方面,由于创业者本身通常也是企业的管理者,其对朝阳区的政策和就业环境的了解程度实际上是要强于普通的公司职员的。
在公共服务方面,内容涉及公共区域的绿化、卫生维护,公共文化设施的提供,交通便利度,政府办事效率和信息公开透明度。在各个方面受访者均给予了较高评价,各个方面均得到了至少70%受访者的好评(平均好评率76%,差评率约19%,“不了解”约5%)。
这几个方面评价最好的是环境绿化和文化设施的提供,分别有约80%的受访者表示朝阳区绿化好、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尤其是公共文化设施,在这方面有32%的受访者表示自己非常认可;各方面受到特别好评的平均值为22%。但在区域内的交通、政府办事效率两个方面,尽管大多数的受访者表示很满意,仍有超过2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并不满意。
政策和平台这一部分主要考察了以朝阳“凤凰计划” “五位一体”政策体系为核心的政策资助、活动以及配套服务。与公共服务环境相比较,人才政策更加直观,更有针对性,是政府部门提升区域内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多年来也一直受到朝阳区区委和区政府的重视。2018年“凤凰计划”也进一步升级,政策覆盖面积更广,加强了与其他政策的衔接,进一步释放了政策的红利空间。但在海归回流数量持续增多、朝阳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凤凰计划”,加速海归人才的集聚和配置,是需要持续关注的重点问题。
首先是对现行“凤凰计划”的整体评价,总体上来看受访者对“凤凰计划”非常认可,在回答“是否会将‘凤凰计划’推荐给家人朋友”时,除个别受访者表示“不了解”,其余受访者都表示了认同。“凤凰计划”在帮助企业雇佣高端人才和对高层次人才的配套服务两个方面,获得了超过90%的受访者的认可。
对“凤凰计划”各项政策的力度分别评分,受访者根据自身对政策对所对应的人才群体的吸引力从由“弱”到“强”五个选项中选择,“弱”为1分,“强”为5分。取各项得分的平均分,分数越高则说明受访者认为政策力度越强。如图2所示,受访者对“凤凰计划”的力度整体评价比较高,各类资助全部都超过了“一般”(3分)的水平。对“战略科学家”和“工作类高层次人才”的引才力度被认为是最高的,分别得到了4.03分和4.20分;得分较低的两项是对企业聘用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猎头费用补助和对初创企业的资助,得分分别是3.63分和3.55分。
图2 受访者对“凤凰计划”资助力度的评价
受访者认为“凤凰计划”对创业类方面人才的资助力度不如工作类方面的。例如,创业类和工作类高层次人才分别可获20万元的个人资助,创业类的高层次人才创办公司还可获得额外的50万元资助,从资助的直观力度上来看实际上是创业类高层次人才获得资助的力度更大,但是,反而是工作类高层次人才对资助力度的认可度更高。又如,对初创企业的资助,与青年人才同样是10万元,但得分却差了0.25,满意度得分最低。创业类得分偏低的原因是其创业的成本和风险远高于工作类,因此所需要支持的力度也是超过工作类的,人才的满意度的期望值自然相对较高。
与“凤凰计划”相辅相成的海外学人创业大会(OTEC)、海外学人俱乐部、凤凰学院、CBD国际人才港网站都受到了很高的认可。分别有超过90%的受访者表示“OTEC为我提供了展示商业创意、与创业者交流的机会”“海外学人俱乐部提供了很好的海归交流交友平台”“凤凰学院提供了有用的创业指导和专业知识”“CBD国际人才港网站提供了及时获取政策、活动信息的渠道”。
在就业环境方面,朝阳区获得的好评数量同样远远超过差评,但是一个明显的不同是,除了“国际化工作氛围”这一方面外,各个方面都有大量的受访者表示对情况“不了解”。最为突出的三个方面是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平台,分别有42%、33%、3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对情况不了解。
从问卷结果看,朝阳区的国际化环境受到受访者的认可,高达93%的受访者表示朝阳区“国际化工作氛围强”;另有77%的受访者表示朝阳区“海归工作机会相对北京其他地区多”,考虑到东西城、海淀都有很多适合海归就业的机会,仍有接近八成的受访者认为朝阳区在这个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说明朝阳区在这方面的优势确实十分突出,并从一个侧面支持了前文认为朝阳区未来海归人才将进一步集聚的观点。
受访者最想获得的就业服务依次是职位信息获取(57%)、职业培训(41%)、就业指导与规划(32%)、就业保障(22%)、心理辅导(16%),有17%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不需要就业服务。调研结果表明大多数的受访者还是希望获得某种就业服务(83%),而同时大量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缺乏对朝阳区内就业服务的了解,在相关信息的需求和供给间存在裂缝。在就业服务需求中排在第二的职业培训,却是受访者最缺乏了解的方面(44%表示不了解),通过进一步的交叉分析,需要职业培训的受访者中有约四成表示自己对朝阳区的培训服务不了解。
创业环境方面,虽然大体上还是获得了较高的满意度,但很多方面受访者缺少了解,而且受访者在一些方面还表达出了明显的不满。满意度最高的两项是朝阳区的创业氛围和海归创业政策,分别有84%和87%的受访者表示了解朝阳区这两个方面的规定。结合上一个部分受访者对朝阳区国际化工作氛围的高满意度,可见朝阳区在吸引海归的“氛围”的营造上得到了高度的认可。
整体来看,平均有3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不了解,即使在排除对创业环境毫无了解的受访者之后(即那些在全部或绝大多数方面选“不了解”的受访者),比例也超过25%。受访者最不了解的方面有技术转移、法律援助、企业在朝阳“出海”优势,分别有55%、51%、4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不了解”。究其原因,可能是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还没有遇到相关的问题或者自身平时并不接触相关的事务,因此对相关问题的了解不充分。例如,技术转移、企业法律维权、企业“出海”等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要面对的问题,受访者了解程度较低是合理的。
最值得关注的是创业环境中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发票问题以及融资门槛的问题,高达58%和64%的受访者对“对中小型企业开具发票的限制造成了很多不便”和“创业企业融资门槛过高”表达了不同程度的认同。除此之外,还有若干方面也有很多受访者表示不满,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法律援助、行政审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知识产权保护,不满意/满意的比率分别达到了48%、38%、30%、27%,超过了各方面的平均值22%。
受访者最想获得的创业服务依次是融资便利(70%)、政策支持(64%)、创业指导(33%)、场地租赁优惠(32%)、孵化服务(25%)、商务交流(23%)、行政手续便利化(20%)。受访者需求最集中的就是融资便利和政策支持,可见受访者认为融资方面的困难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还希望政府能在政策上持续地对初创企业进行支持。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对朝阳区生活环境整体满意度很高,19%的受访者对生活环境非常满意,61%认为比较满意,20%感觉一般,没有受访者对生活环境表示不满。另外,受访者普遍认为朝阳区的生活成本处于比较合理的范围内,但是依然偏贵。受访者感觉压力最大的是住房方面,仅有1%的受访者认为朝阳区的住房开销令人满意,79%的受访者认为住房开销偏贵,20%认为朝阳区住房开销过高。
从受访者对教育和医疗方面的反馈来看,优质资源的紧缺是最大的问题。就医方面的“挂号难”,上学方面的“教育资源紧缺”“教育开销大”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内教育医疗资源的紧张。
问卷对朝阳区的社会环境也进行了调查。96%的受访者对朝阳区一般民众对外国人的友善态度给予了高度的认可。80%的受访者认为朝阳区的服务意识在全国都属于较为领先的水平。但是在“朝阳区一般民众的公共素质与海外差距已不大”一项上,多数受访者还是表达不认同,从这一数据来看,虽然目前北京市的人均GDP已超过2万美元,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但在人口公共素质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因此,未来朝阳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民众的公民意识和公共素质,仍是是优化区域社会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
朝阳区的海归就业创业软环境得到了海归人才的广泛认可,但是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朝阳区在打造海归就业创业软环境进程中还存在政府信息传播渠道不畅、效率较低,对中小企业扶植力度不大、海归生活后勤保障不足等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解决对策和措施。
整合区内创新资源,推进资源、信息和共性技术支撑平台建设,融合朝阳相关网站功能(例如,CBD国际人才港、朝阳区青年就业创业网),建立集人才、项目、创新、技术服务、成果展示和产权交易平台于一体的综合性创业就业信息平台。通过一体化平台集中资源,降低人才和企业的交易成本,使得各类资源能自由、便捷地在朝阳区流通,帮助中小型企业获取资源,提高朝阳区整体双创活力。
在就业方面,应关注和满足海归人才对于招聘信息、职业培训和职业规划等就业服务的需求。一是在朝阳举办海归专场招聘活动,通过招聘会的聚集效应,让更多学成归来的海归人才能够快速地找到相适合的职位。二是职位信息要通过有效的手段及时传达给海归人才,保证职位信息在多平台的曝光度,扩大海归人才接触的可能性。可以通过OTEC、海归联谊组织、海外学生会、海外华人社会组织、各机构海外联络处等,在海归人才刚归国时,甚至在海归人才归国以前就将职位信息有效传达。三是鼓励中介机构为海归人才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就业辅导与培训,加速海归人才融入国内的创新创业环境。
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是吸引海归人才来朝阳的重要因素,朝阳区聚集了大量的人力、资金、市场资源,但是从问卷看,朝阳区对以创业企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的扶持并不十分令人满意。针对这种情况,建议进一步发挥“首都科技创新券”(是北京市为鼓励本市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团队开展研发活动和科技创新,由政府发放的政策补偿资金,自2014年开始实施,5年来,朝阳工作站共向300余家小微企业发放该券总额近2000万元)的作用。朝阳区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求,结合区域内的资源优势,拓宽其扶持海归创新创业的职能,如管理咨询、法律服务等,形成更加全面的创新券资助体系,这样做既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又极大地提高了政府行政资金投入的精准度,避免公共资源的浪费。落实政府对海归创新产品采购政策,通过采用首购、订购、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创新产品予以支持,逐步推行科技应用示范项目与政府首购相结合的模式,促进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推行创新产品与服务远期约定政府购买制度,激发海归人才的创新创业热情。
近年来,海外学人创业大会(OTEC)的成功举办,使得OTEC的品牌在国内外逐渐树立,朝阳区国际人才工作海外布局初步完成。2019年OTEC海外赛区从原来的13个扩展到了20个,涵盖了美、加、法、德、意等国家,数千名海外人才参赛。应继续大力支持OTEC在海外的拓展,吸引更多海外人才参与,持续扩大OTEC海外影响力;在吸引海归方面,通过OTEC在世界各地的分会场,与当地的华人建立直接联系,并向其传播朝阳的海归政策和服务,以及相关职位信息。
凤凰学院是朝阳区海外学人中心组织开展针对海归的创新创业培训基地,其培训主要针对天使、Pre A和A轮阶段的中早期创业公司和团队,采用市场化方式进行课程设计和学员管理,让导师和学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分享。根据目前朝阳区海归对创业、就业和生活知识的需求,整合拓展凤凰学院现有资源,建立了海归人才创新创业的培训基地。通过凤凰学院为海归创业者提供创新创业咨询、联系“创业导师”、帮助初创企业优化组织架构、降低运营成本。针对刚归国的海归,开办就业、生活知识的讲座,帮助海归掌握基本的创业知识,帮助创业者少走弯路,帮助企业更加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依托朝阳区近两年开展的国际化社区的建设工作,加强国际化生活环境和氛围的建设。针对重点问题要快速处理,除了加强、加快国际人才公寓建设以缓解区内住房压力,还要注意改善朝阳交通情况。一方面是持续支持公共交通的建设;另一方面是整治道路交通,对电动车进行有效管理,同时合理规划管理人行道,避免非机动车拥塞人行道,让行人“有路走”。同时,学习国内外成熟国际化社区建设经验,建立多元治理的社区管理架构,设立中外居民联络中心作为交流平台,设立海外学人俱乐部分支组织,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设立“社区影院”等有声信息传播分享渠道,以各种方式满足各国居民以及海归对国际化生活环境和氛围的需求。
为促进海归人才融入,要塑造与国际接轨的社会公共环境,引导区域内民众提高公共意识,同时提高社会环境的开放程度,使得海归人才更容易重新融入国内社会,形成吸引海归人才的良性循环。同时,加强对海归群体的生活保障环境的关注。在走访留学人员创办企业和雇佣海归的企业时,各企业负责人多次向课题组反映,企业员工在住房等方面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朝阳的高房价是阻碍包括海归在内的各类人才来到朝阳、留在朝阳的重要问题,而住房问题在人才选择发展城市中是无法避免的问题。尤其是在近期,房租价格大幅上涨,员工不得不搬到更远的地方;另外还有很多30岁左右的员工选择回老家发展,因为在北京买房基本无望。对海归群体在生活、工作上遇到的困难应尽力解决,促使海归人才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朝阳区经济社会建设中。
朝阳区是北京CBD所在地,可以说是首都最为国际化的地区,而海归作为一支“国际化”队伍,在朝阳就业创业中所遇到的软环境问题及决策者所采取的对应措施,对全国部分城市在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