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强“根”的青岛港实践

2019-06-20 09:06徐遥
党建 2019年5期
关键词:青岛港码头

徐遥

有人说世界上有多大的船舶,青岛港就有多大的码头。青岛港真牛!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的季节,记者来到青岛港,看到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鳞次栉比的装卸设备、堆积如山的各色集装箱、川流不息的重型卡车……紧张忙碌、快捷有序。一了解才知道,青岛港不光有全世界最大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还有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自动化程度最高、装卸效率最快的集装箱码头,创造单机43.23自然箱/小时、船时效率218.1自然箱/小时的世界纪录,节省人员70%,荣获全球“自动化码头最佳效率奖”“全球港口创新奖”,以“低成本、短周期、高效率、全智能、更安全、零排放”的卓越性能,为世界自动化码头建设贡献“中国智慧”,“青岛港模式”成为新时代“中国方案”。2018年青岛港海铁联运再度实现爆发式增长,全年完成操作箱量同比增长48.7%,成为全国沿海港口首家海铁联运操作箱量突破百万标准箱大关的港口,连续4年蝉联全国港口冠军。海向,青岛港已集聚集装箱航线160多条,居中国北方港口之首。其中,直达东南亚、中东、地中海、欧洲、黑海、俄罗斯、非洲、澳洲的航线70多条,构筑起了连通“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庞大海上贸易航线网络。陆向,青岛港依托海铁联运优势,共开通班列40条,其中管内班列28条,管外班列7条,国际班列5条,辐射黄河流域,直达中亚。近几年,世界经济持续走低,国内经济也面临下行压力,青岛港为什么能够逆势上扬,创造骄人业绩?青岛港人自己道出了真谛,党建引领全方位,铸“魂”强“根”不松劲,上下齐心创佳绩,都有一股精气神。

抓机制,党建引领落地生根、贯穿各领域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历任集团党委领导始终牢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始终坚持党对港口一切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思想、发展、安全、队伍、建设、文化等全领域,体现到战略决策、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实现对包括合资企业在内的基层单位全覆盖。在领导体制上,青岛港坚持双向进入、通过法定程序实现交叉任职。党委班子成员与董事会成员交叉任职,党委班子成员进入公司经营决策层,为企业发展把准政治方向;在机构设置上,党委部门与行政管理部门合署办公,纪委与监审部、党委组织部与人力资源部、党委办公室与董事会办公室都合署办公,实现了党的领导和市场化经营管理的有机融合。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全方位纳入集团和公司章程,明确集团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人事任免、大额度资金使用事项,先由党委会研究讨论,再提交党委扩大会、总裁办公会审定,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党委研究讨论作为董事会、管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各分公司牢牢贯彻“融人经营做工作,促进发展显价值”的党建工作理念,做到组织同步设置、人员同步配备、工作同步部署、工作同步考核,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融为一体。

在前灣集装箱码头,记者来到党员学习活动室,映入眼帘的是“党旗在合资企业高高飘扬”11个大字,墙中央是鲜红的党旗。青岛港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先后与丹麦马士基、阿联酋迪拜环球、新加坡万邦、美国总统轮船等世界航运巨头成立了50多家合资企业。不管是控股还是参股,集团党委始终强调必须理直气壮坚持党的领导。例如,与丹麦马士基合资后,立即成立集团党委直属的合资公司党委,并在基层科队建立党支部。刚开始外方不理解,甚至有些抵触,但通过党组织的引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调动了中外双方职工的积极性,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与合资企业的经营管理优势有机融合,实现了箱量大上、效益大增,成为马士基集团海外几十个项目中效率最快、效益最好、回报率最高的投资公司,得到了中外股东的认可,外方代表由不理解变得积极支持。

抓载体,党员教育一以贯之,企业价值观深入人心

几天的走访接触,无论是机关干部还是一线职工,身上都有一股精气神,有一份自豪感。“如果遇上刮风下雨,员工们指定不会往家跑,而是往港口跑。”不止一个人这样谈到,“视港如家”“爱港如家”,甚至“爱港胜家”的青岛港人比比皆是。“这些都和我们常抓不懈的党员教育和企业价值观教育分不开。”集团机关党委书记褚效忠介绍说。青岛港建立“集团有中心、公司有基地、支部有阵地、小组有园地”的党员学习教育四级平台,“学习强国”“灯塔在线”“党团先锋阵”等新兴业态的党建工作平台人人关注、必看必学。集团把党员学习教育列入集团年度工作计划,建立起全体党员常态化轮训的长效机制,做到经常性在岗教育与集中脱产培训相结合。年年开展主题思想教育,支部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开展“坚定信念带头奉献”、“学讲话提境界见行动重实干”等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贡献,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牺牲”等一系列青岛港精神深入人心、深入骨髓。

进入21世纪,全球有30多个自动化码头,中国没有一个。2013年,青岛港决定要改变这一历史。共产党员、集团总工程师张连钢大病初愈,不顾“要多休息、不能劳累”的医嘱,勇挑重担。在无经验、无借鉴、无外援的情况下,张连钢憋着一口气,一定要给外国人“co-lour see see”(颜色看看)。从2013年10月正式立项,到2017年5月投入商业运营,张连钢带领团队仅用3年多时间完成了国外同类码头8~10年的研发建设任务,建设成本仅为国外同类码头的75%,并创造出了一连串耀眼的“全球首创”:全球首次研制成功了机器人自动拆装集装箱扭锁;全球首次研制成功了轨道吊防风“一键锚定”装置;全球首创了自动导引车循环充电技术;全球首创非等长后伸距双小车桥吊……破解了十几项世界级难题。像张连钢这样政治过硬、技术过硬,热爱港口、忘我奉献的共产党员,在青岛港还有很多很多,这是青岛港的核心竞争力,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陈福香介绍说。

抓品牌,营造浓厚创新氛围,成就高素质员工队伍

有人说,青岛港是出明星的地方,“改革先锋”、“金牌工人”许振超;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农民工党员皮进军;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最美青工郭凯,先后登上中央电视台《中国梦·中国人》《挑战不可能》《吉尼斯中国之夜》等节目;实华维修队副队长、焊工高级技师庄玉坤,创出了“玉坤拆装”、“游刃有余”等9项绝活,7次登上央视舞台;自动化码头的技术工人登上了2019年网络春晚的大舞台,时代风采闪耀五洲。

“抓品牌活动成就技术明星”,“如果自己没有绝活,没有自己的品牌,在青岛港是很没面子的”,这是记者采访中的强烈感受。集团党委始终围绕“卓越报国、回报社会、成就员工”这“三大使命”,层层抓品牌建设,“一个支部一种特色,一条战线一个亮点,一个岗位一个标杆”,广泛开展立足岗位搞创新、各行各业大比武,通过抓品牌、树品牌、推品牌,实现员工一专多能、多专多能,企业提质增效、提高竞争力。郭凯动情地对记者说,自己16岁外出打工,跑过天津、河北、青海,四处漂泊,没学到什么。入职青岛港,师傅毫无保留手把手教技术,大家相互切磋学技术,如今自己会开5种机械,成了多面手,有了自己的工作室,“85后”的他觉得生活有奔头,学习更有劲头。在青岛港,只要有小发明、小改进、小节约,集团就会以个人的名字命名,并进行物质奖励,甚至食堂师傅大饼做得好也不例外,集团还为“技术大咖”成立“创新工作室”,给予经费支持,破解难题、培养人才,让每个努力奋斗的青岛港人都有一份获得感和归属感,崇尚创新、争当先进、比学赶超、竞相奉献蔚然成风。2018年全集团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占港口总人数的76%以上,培养造就了以6000多名知识分子、8000多名技术工人为主体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品牌员工成就品牌企业”,强大的人才红利有力推动了港口的发展。

猜你喜欢
青岛港码头
开满桃花的码头
大块头和小不点
应收账款全过程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崇敬码头
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单机平均作业效率再创新高
基于蓝色经济理念的青岛港产业集群研究
借鉴国外港口发展经验促进青岛港转型升级
前往码头
青岛港集装箱船队投入运营
青岛港有望取代香港港成为全球吞吐量第六大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