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捐赠与企业创新
——基于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

2019-06-20 01:43吴媛媛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9年7期
关键词:调节作用相关者慈善

王 飞,吴媛媛

(河海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企业实施慈善捐赠行为不仅能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升道德资本,还能为企业带来创新所需要的战略性资源和能力[1]。创新活动被认为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后创造的一种商业价值[2]。因此,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切入点探讨慈善捐赠行为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由于创新活动普遍具有周期长、风险高、投入大的特征,外部资源的持续获取相对困难,内部冗余就可能成为企业实施创新项目的资源供给渠道[3,4]。本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引入冗余资源,考察不同冗余资源对慈善捐赠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

本文具有两点理论贡献:一是以往学者对企业慈善行为的价值研究主要焦点在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缺乏对创新影响的探讨。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发现慈善捐赠与创新活动的内在联系,打破企业创新驱动因素的研究局限,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与慈善捐赠的理论研究,对企业建立和完善创新管理体系具有参考意义。二是资源约束问题是创新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研究直接从冗余资源角度出发探讨创新领域的资源约束问题,少有研究将冗余资源、慈善捐赠和企业创新整合在同一模型中。本文深入剖析冗余资源概念,将其划分为可即用冗余、可恢复冗余和潜在冗余,探讨不同冗余对慈善捐赠与创新投入关系的调节作用,为缓解资源约束问题提供证据支持。

1 理论与假设

1.1 慈善捐赠与企业创新

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被看作是为了提升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企业自愿将现金或其他资产无偿赠与非直接利益相关方的行为。企业的最终目标不再是单一地满足股东的需求,而是追求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最大化。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重视与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契约关系,强调与社会、公众、环境的协调。一方面,慈善捐赠能够帮助企业与内部利益相关者建立紧密互动的关系网络。Nidumolu等[5]认为利益相关者导向型企业更能吸收高素质人才,将其知识体系纳入企业的知识网络中,拓宽创新思维边界;Estrada等[6]提出企业通过慈善捐赠建立价值观体系和文化结构,提升员工认可度和同理心,营造容错率高、包容性强的创新环境,推动企业落实,推进创新进程。另一方面,慈善捐赠能够帮助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建立密切联系,传递利好信号,使其主动成为企业创新的持续供给渠道。程锐、倪恒旺[7]发现随着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提高,他们会自发地将其拥有的资源、能力和关系网络服务于企业创新项目;Jansen等[8]提出建议,企业可以通过积极实施和践行慈善行为,建立企业、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联结桥梁,获取更广泛和深入的关系网络。这样的联结桥梁和关系网络可回馈企业更多的创新能力和资源,推动创新活动的开展。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假设:H1——慈善捐赠与企业创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1.2 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

资源依赖理论阐明资源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和建立长期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冗余资源作为企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组织理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对企业创新的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9]。冗余资源以多种资源形态在企业集聚,不同类型的冗余资源由于自身特性不同,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存在着明显差异[10]。本文借鉴Bourgeois、Singh[11]的研究,将冗余资源划分为可即用冗余(Available Slack)、可恢复冗余(Recoverable Slack)和潜在冗余(Potential Slack),考察不同冗余资源对慈善捐赠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

可即用冗余的调节作用:可即用冗余是未被企业完全吸收,能轻易获取并利用的资源。首先,可即用冗余具有高弹性和高自主性的特征,企业几乎不需要花费成本就可调用这部分资源,为慈善活动开展和创新项目运作提供稳定的资源条件。其次,可即用冗余的充足性和易得性可帮助企业解决创新过程中的资源整合问题,加快创新进程[12]。第三,可即用冗余的存在可稳定“军心”,降低企业战略部署可能发生失误或实施不畅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管理层对创新活动的投资信心,促使企业在战略选择时趋向创新项目。因此,企业在引进新产品、开发新工艺等战略试验活动时常倾向于首选其当作额外辅助的“主力军”。基于上述分析,给出以下假设:H2a——可即用冗余对慈善捐赠与企业创新的正相关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可恢复冗余的调节作用:可恢复冗余是已经投入企业日常运营,但通过重组操作能够恢复使用的资源。首先,可恢复冗余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恢复和使用方式相对容易,调用过程不需要额外花费较高的成本和精力,是企业开展各项活动的资源保障。其次,拥有更多可恢复冗余资源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选择创新战略时具备更大的自主性,能够缓解企业内部的资源冲突问题[13]。第三,可恢复冗余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后备军”,它的存在可创造稳定和谐的创新环境,使管理者和员工有信心和能力实施创新活动。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假设:H2b——可恢复冗余对慈善捐赠与企业创新的正相关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潜在冗余的调节作用:潜在冗余是企业通过增加债权或增资扩股等非常规手段获得的外部资源。潜在冗余的存在意味着企业的管理成本和经营成本只高不低,企业调用资源的自主性降低,对投资创新活动保持谨慎态度,管理者为了规避风险更倾向于维持稳定发展,从而降低企业创新意愿。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假设:H2c——潜在冗余对慈善捐赠与企业创新的正相关关系起到反向调节作用。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数据信息选自国泰安数据库和锐思数据库,以我国深沪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2013—2017年的观测值作为样本对象探究慈善捐赠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冗余资源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部分缺失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及其附注中的信息。本文运用Stata14.0进行实证分析。需要说明的是,获取的数据样本应剔除异常观测值:①剔除金融类行业和ST和PT公司;②剔除IPO公司;③剔除其他变量缺失的观测值;④剔除企业慈善捐赠额异常和创新投入资本异常的观测值;⑤剔除各变量1%和99%分位以外的样本数据,减少异常观测值对结果的影响。经过上述筛选,本文最终得到了1791家上市公司五年间4839个观测值。

2.2 变量选择与度量

主要是:①被解释变量——企业创新。企业创新是一个完整的经济链条,目前的文献多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或创新效率等方面对其进行衡量。本文参考陈家淳[14]的研究方法,在实证分析中选取创新研发投入来衡量企业创新。创新研发投入作为创新活动的开始,在企业创新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考虑到慈善活动和创新活动都以企业内部资源作为支撑,当企业开展慈善捐赠行为耗费一定的资源时,势必会影响企业内部对创新活动的投入,因此创新研发投入是企业创新行为的主要客观指标,在实证分析时进行对数化处理。②解释变量——慈善捐赠。本文与大部分研究保持一致,以国泰安数据库社会责任板块中的慈善捐赠额作为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衡量标准,缺失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提供的财务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及其附注中营业外支出中捐赠支出额。为了确保数据样本的代表性并消除异方差性的影响,本文在实证分析时对其进行对数化处理。同时,考虑到慈善捐赠额与创新投入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采用滞后一期的慈善捐赠额作为解释变量的衡量指标。③调节变量——冗余资源。本文借鉴Bourgeois、Singh[11]的结论,用(净利润-已分配股利)/营业收入来衡量可即用冗余,用应收账款/营业收入来衡量可即用冗余资源,用长期负债/营业收入衡量潜在冗余。④控制变量。除了企业慈善捐赠之外,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还有很多。本文参考相关文献,从企业特性出发选取四类因素作为控制变量:一是企业特性(包括年龄、规模);二是企业发展情况(成长性);三是企业资本情况(包括资本结构、资本密集程度);四是企业运营情况(包括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和偿债能力),变量解释见表1。

表1 主要变量及定义解释

2.3 实证模型

为了验证慈善捐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本文建立以下多元回归模型:

Innovationi,t=α0+β1Donationi,t-1+λControlsi,t+εi,t

(1)

式中,Innovation为被解释变量;Donation为解释变量;Controls为控制变量。如果假设1成立,则β1应当为正,说明慈善捐赠与企业创新呈正相关关系。

为了验证不同类型的冗余资源对慈善捐赠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在研究中统一用Si代表冗余资源,本文建立以下多元回归模型:

Innovationi,t=α0+β1Donationi,t-1+β2Si+β3Donationi,t-1×Si+λControlsi,t+εit

(2)

式中,Si分别为可即用冗余、可恢复冗余和潜在冗余。如果假设2成立,则β3应当分别为正、正、负,说明可即用冗余和可恢复冗余对慈善捐赠与企业创新的正相关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而潜在冗余对慈善捐赠与企业创新的正相关关系则起到反向调节作用。

3 实证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从企业创新指标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的创新投入的均值为17.848,标准差为1.453,说明不同上市公司之间的创新研发投入不均衡。从企业慈善捐赠指标来看,慈善捐赠额的均值为12.350,标准差为2.402,说明并非所有的上市都在很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不同企业之间的慈善捐赠活动有显著差异,企业对慈善捐赠投入的多少对于企业是否进一步进行创新活动有很大影响。从冗余资源的衡量指标来看,不同类型的冗余资源在企业内部集聚效应不同。除上述变量外,表2中还包含了企业年龄、规模、发展状况、经营状况等控制变量的统计结果。控制变量观测值波动不大,说明其具有较好的样本代表性。

3.2 相关性分析

主要变量Pearson相关性的分析结果见表3、表4。从表3、表4可见,自变量慈善捐赠额与因变量企业创新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246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慈善捐赠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即慈善捐赠额越多,创新投入也会随之增加,表明双变量相关性分析验证了假设1。不同类型的冗余资源对于慈善捐赠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需要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控制影响企业创新的相关因素后进一步研究得出。同时,从表3中还可以看出各主要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基本呈弱相关关系,因此可忽略共线性问题可能导致的模型回归不稳健问题。

表3 主要变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

注:***、**、* 分别表示相关性在0.01、0.05、0.1水平上显著,表4同。

表4 主要变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

3.3 回归分析

慈善捐赠与企业创新:慈善捐赠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回归结果见表5。从模型的可决系数可看出模型拟合度较好,模型总体显著。模型(2)报告了慈善捐赠与企业创新的关系。慈善捐赠额与企业创新投入的相关系数为0.024,且通过了1%水平检验,说明企业慈善捐赠与企业创新呈显著正向关系。即慈善捐赠越多,企业能够从利益相关者处获得的资源越多,越能支持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假设1得到验证。

表5 慈善捐赠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回归结果

注:***,p<0.01;**,p<0.05;*,p<0.1。括号内的数值代表t值,表6同。

模型(1)报告了控制变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程度。主要是:①企业年龄与创新指标的系数为负且通过了1%水平检验,说明上市时间越长,企业逐渐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对创新活动的需求没那么迫切。②企业规模与创新指标的系数为正且通过了1%水平检验,表明规模越大,企业会有更多的意愿和能力投入到创新活动。③企业成长性与创新指标系数为正且通过了1%水平检验,说明成长性越高、市值越大,企业更倾向于投入资源和能力于创新活动。④企业资本结构、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与企业创新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企业资本密集程度、偿债能力与创新指标在1%水平下显著负相关。

不同冗余资源对慈善捐赠与企业创新关系的影响:模型(3)下不同冗余资源对慈善捐赠与企业创新关系影响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6。第(2)列报告了可即用冗余资源对慈善捐赠与企业创新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其回归系数为0.16,且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对捐赠力度相同的企业,可即用冗余资源越多,其创新投入越多,符合本文假设2。可即用冗余资源数额大且使用效率高,当市场竞争环境发生变化时,可即用冗余是解决问题的“主力军”,降低企业调用资源的时间和成本,为创新活动提供稳定的资源供给,保证企业创新竞争优势进而顺利开展创新活动。

表6 不同冗余资源对慈善捐赠与企业创新关系影响的回归结果

第(3)列报告了可恢复冗余资源对慈善捐赠与企业创新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其回归系数为0.115且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对于捐赠力度相同的企业,内部拥有的可恢复冗余资源越多,企业越有信心和资本开展创新活动,有助于企业提高创新研发投入,验证了本文的假设3。可恢复冗余的恢复和使用方式相对容易,调用过程不需要企业额外花费较高的成本和精力。这类资源的存在相当于企业的“储备军”,是企业创新活动的资源保障。

第(4)列报告了潜在冗余资源对慈善捐赠与企业创新关系的反向调节作用,其回归系数为-0.058,且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潜在资源的存在会抑制企业慈善捐赠行为对于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验证了本文假设4。潜在冗余持有较多的企业需要耗费大量的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去管理和调用该部分资源,而创新活动具有周期长、成本高、投资回报缓慢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潜在冗余的使用,使企业难以快速实施创新活动以应对环境变化和需求变化;同时,企业调用资源的自主性降低,导致管理层对于投资创新活动保持谨慎态度。

3.4 稳健性检验

为保证本文研究结果的稳健性,本文从不同纬度重新衡量被解释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证明本文研究的稳健性。第一步,将企业创新的衡量指标替换为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之比,对样本重新进行回归分析。企业由于在规模、发展各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创新研发投入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单以研发投入衡量企业创新有些片面,而以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规避了企业异质性的问题,反映了企业创新的效率。第二步,使用创新研发人员数量占比重新度量企业创新。员工人数相对稳定,可以降低企业会计核算和盈余管理等因素对创新的影响。稳健性检验结果与上述回归分析结果一致,限于篇幅,不在赘述。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文基于沪深交易所1791家A股上市公司2013—2017年的观测值,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慈善捐赠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并验证了不同类型的冗余资源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对企业建立和完善创新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慈善捐赠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活动,对企业建立和完善创新管理体系具有借鉴意义;不同冗余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为缓解资源约束问题提供证据支持。其中,可即用冗余和可恢复冗余能够强化慈善捐赠与企业创新的正相关关系,而潜在冗余则会抑制慈善捐赠与企业创新的正相关关系。

4.2 建议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提出两点政策建议:第一,具有强烈风险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企业管理者应响应政府号召,踊跃开展慈善活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慈善手段来完善企业创新战略部署,形成“慈善促新”的示范效果。第二,企业应关注内部冗余资源,保持适度的冗余水平,合理配置不同的冗余,在战略选择和创新发展的进程中提高可即用冗余和可恢复冗余的持有和存储,减少不必要且低效率的潜在冗余,将冗余资源的内在价值充分转化为企业价值,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
调节作用相关者慈善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电针对IBS内脏痛大鼠脊髓GFAP、P2X3受体的调节作用
参与绿色品牌价值共创对消费者满意度的影响——角色认同的中介作用和未来取向的调节作用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慈善之路
不同SOA下视觉返回抑制对视听觉整合的调节作用*
慈善义卖
浅谈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会计报告与管理会计报告融合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