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超声及经会阴或腔内超声联合诊断肛周感染性疾病的应用价值

2019-06-20 02:56杨柳青
关键词:浅表肛管肛瘘

刘 芳,张 琼,杨柳青

(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超声科,重庆 400080)

肛周感染性疾病是一种发病群体多为年轻男性的肛肠科常见疾病,近几年发病率逐年升高,对患者身体健康、生活质量不利。其发病部位多位于患者肛门周围皮下部,急性期表现为肛周脓肿,慢性期可表现为肛瘘[1-2]。因多伴明显疼痛,患者不易接受直肠镜检与肛门指诊等常规检查,而瘘管造影准确率较低,已被逐渐摒弃[3],超声已成为诊断肛周脓肿的有效手段[4-6]。本文着重探讨了浅表超声联合经会阴或腔内超方法在肛周感染性疾病患者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7月到本院接受检查的临床疑似肛周感染性疾病患者70例,55例进行了手术,其中,男49例,女6例,年龄26~60岁,平均(39.3±5.0)岁。

1.2 方法

设备:使用ALOKA prosoundα7(腔内探头3.64~8.0 MHz,高频线阵探头6.67~13.33 MHz,腹部凸阵探头3.08~5.71 MHz),Aplio 300(浅表线阵探头5~11 MHz,凸阵探头1.9~6 MHz)及GE logic7(腔内探头8~11 MHz,浅表探头9~13 MHz,凸阵探头4~5.5 MHz)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1.2.1 单纯浅表超声组(Ⅰ组)

方法:患者取左侧卧位或膝胸卧位,高频探头用充填有耦合剂的一次性薄膜手套隔离,外面再涂布耦合剂,沿肛周病变进行多切面扫查,尽量显示其与肛门、直肠的关系。

1.2.2 加做经会阴超声或腔内超声组(Ⅱ组)

在浅表超声基础上予以患者经会阴超声或经直肠超声,如患者病情许可及患者接受情况下,男性患者可加做经直肠超声,女性患者可加做经阴道超声[7],如患者疼痛剧烈不宜或拒绝腔内超声检查,则采用经会阴超声。

方法:经会阴超声扫查探头用充填有耦合剂的避孕套或一次性薄膜手套隔离。检查时被检者取膀胱截石位,使用凸阵或高频多普勒探头首先将探头置于会阴体部横断扫查,并将探头向上、向下侧动以显示肛管全段及直肠下段,然后将探头旋转90°显示肛管直肠纵断面[8]。

经直肠超声,检测前需嘱咐患者排空大便,患者取左侧膝胸卧位,腔内探头套上安全套并涂上耦合剂,缓送入患者肛门后沿肛周扫查,横向或纵向转动探头; 经阴道超声,采用截石位,腔内探头套上安全套并涂上耦合剂,缓慢送入阴道后,多切面观察肛周及直肠。

1.3 观察指标

观察病灶大小、形态、回声与解剖位置、血流分布情况,有无脓肿形成及肛瘘,并对瘘口(外口、内口)情况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比较分析单纯浅表超声检查组(Ⅰ组)和加做经会阴或经腔内超声检查组(Ⅱ组)肛周感染性疾病患者的诊断敏感性,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手术发现有肛周脓肿或肛瘘者定义为阳性结果,两者皆无定义为阴性结果。55例手术患者中48例有肛周脓肿或肛瘘(26例),有7例不是肛周脓肿或肛瘘(为肛周化脓性汗腺炎2例,肛周皮脂腺囊肿3例,血栓性外痔1例,直肠肿瘤1例)。比较两组肛周感染性疾病患者诊断敏感性,Ⅱ组(91.67%)较I组(81.25%)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表3。

表1 Ⅰ组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表

表2 Ⅱ组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表

表3 两组诊断敏感性的比较

3 讨 论

肛周脓肿是发生于肛门、肛管和直肠周围的急性化脓感染性疾病,属于肠道内细菌感染,肛窦是感染的入口,也是脓肿和成瘘后的内口。肠道菌进入肛窦致其发炎,堵塞肛腺开口,致肛腺液流出受阻,最常见的是引起括约肌间小的肛管腺体急性感染[9],通过肌间隙、淋巴管蔓延至肛周间隙,最后形成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肛瘘是感染后的慢性表现,可根据Parks 分型[10]。此外,某些使机体抵抗力减弱的全身性疾病(如克隆病、溃结炎)及医源性因素等也可引起肛周脓肿或肛瘘。临床主要表现为肛周边沿持续性疼痛,剧烈且日渐加重,可高热,大小便不畅、纳差、失眠,对患者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由于患者大多无法忍受瘘管造影、直肠镜检与肛门指诊检查时带来的剧烈疼痛感,延误自身病情诊断与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持续更新改进,浅表超声应用于肛周脓肿的诊断,可以明确患处是否有肛周脓肿,处于脓肿发展的哪一时期,并可有效对脓液稀稠、脓腔壁厚薄、脓肿形态与大小及肛瘘的外口进行探查,对浅表脓肿的诊断率甚至优于磁共振[11],对低位、浅表的肛瘘显示全貌清晰度亦优于腔内超声,但同时穿透力不足,复杂病灶与较深瘘道及内口诊断效果较差,漏诊率较高。经会阴凸阵探头穿透力较浅表高频探头强,但分辨力会有所下降,腔内超声有利于显示高位的脓肿或瘘口,而360°环阵腔内超声及三维腔内超声诊断效果优于普通腔内超声[1-2]。如上文结果所示,Ⅱ组诊断敏感性(91.67%)明显高于Ⅰ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浅表超声与会阴超声或腔内超声方法联合应用,不仅可以对患者肛周脓肿成熟度进行有效判断,还可以准确判断复杂性肛瘘的瘘口、走向、数量与位置。虽然文献显示对疑有肛瘘的患者,核磁共振是最优的检测手段[12],但超声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更加简便,快速而且经济。

综上所述,在肛周感染性疾病患者检测过程中浅表联合经会阴或腔内超声可以有效提升患者诊断敏感性,减少患者漏诊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好的依据,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浅表肛管肛瘘
妊娠合并肛管癌1例并文献复习
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研究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手术可以根治肛瘘
三七总皂苷调节PDGF-BB/PDGFR-β的表达促进大鼠浅表Ⅱ°烧伤创面愈合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肛瘘微创手术治疗进展分析
女性出口梗阻型及混合型功能性便秘患者肛肠动力学特点
让学生的主动参与由浅表向深层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