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知识水平不断提升,由此音乐教育开始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创造力与表现
力。自古以来,音乐都是我国文化传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载体,并且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可以实施视唱练耳教学。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该教学方式在音乐能力培养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视唱练耳教学;学生音乐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2-0018-01
视唱练耳是音乐教学过程中的基础,它既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和综合性,还有极大的技术性,主要利用唱和跳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如学生对于节奏感的把握,对旋律感的把握等,由此最终提升学生的听辨记忆能力和基础感悟能力,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还能够对其中不同音乐要素所产生的影响有更加深入地理解与体会。
一、培养节奏感
节奏感指的是对于音乐节奏的感受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对音符之间具体时间关系的感觉以及精准重现的基础性能力。节奏感是人类的基本本能,每一个人都应该要具有一定的节奏感,但是通常都是需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才能够进一步开发。在音乐中,节奏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展现音乐的基本形象,能够将音乐创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1]。
学生对于音乐节奏感的把握应该要在严格、科学的训练之下提升,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培养的时候终极目标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将不同风格音乐作品的节奏准确、清晰展现出来。其中应该要注重两点内容的把握,一是看谱读节奏与停写节奏应该要交叉进行训练;二是在挖掘和引导学生节奏感的时候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让学生能够依照自己内心的感觉来准确把握。在具体培养的过程中应该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乐理方面必须要认识各种音符与休止符,还要认识他们与时值之间的关系,以此掌握一定节奏变化的规律;二是在节拍上,能够依照拍子掌握相应的节奏的变化趋势以及节拍的特点,并组织出来正确的节奏;三是在击拍方面要能够把握好力度与拍点,养成良好的击拍习惯。
二、培养力度感
在培养学生力度感的时候可以使用非标记性的力度训练方式,也就是在音乐作品当中没有将力度符号标记出来。在乐谱当中会有各种专业术语以及记号,在使用視唱练耳的时候能够很好把握,而一些没有标记出来的就要求演唱者要依照自己的综合素质自己处理。训练力度感便能够提升学生这种能力。
通常在划分和处理这种没有明确标识力度强弱的作品时应该先注重力度的处理,再注重力度的紧张感以及走向。也就是当律上行的时候应该强唱出,当下行的时候应该弱唱出;当整个音符出现多次的重复时,就要渐渐变强;要是旋律出现第二次重复的时候或者是同一个节奏型反复出现时,在表演的时候就要使用不同的力度;要是旋律都是有由时值相等的同音级连续当做是结尾的时候,最后几个音级就要处理成为渐渐变弱或者是顿音[2]。
三、培养旋律感
在培养旋律感的时候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即旋律的模唱训练以及填充训练。对于模唱训练来说,就是要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将音乐的旋律准确记忆下来并唱出。通常一部音乐作品其旋律发展分为五种,即重复的发展、模进的发展、紧缩的发展、变化发展和扩展性的发展。一个乐段一般会有八个小节或者是十六个小节,所以,在训练的时候应该要先使用各种方式记忆乐曲的节奏,然后再使用三视谱进行分析。教师在这其中应该要使用从整体再到局部的教学模式,以保证学生能够对乐曲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其旋律发展的种类进行判定,使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理解。对于填充训练来说,就要在掌握相应旋律与节奏发展变化的前提下进行相应的发挥,再进行补充性的演唱以及演奏。但是发挥并不是肆意的发挥,它是要在一定风格和对调性的基础上进行的。使用视唱练耳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及音乐素养,其主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旋律感以及基本的力度感,使用之后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听辨与分析的能力,可以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雨.论在新课程背景下视唱练耳教学中音乐能力的培养[J].音乐时空,2014(14).
[2]古丽娜尔·托合提.视唱练耳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J].都市家教月刊,2014(10).
【作者简介】
赵涓(1974~),女,汉族,陕西西安人,学历:本科,兰州现代职业学院(教育艺术分院),中教一级,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