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重要遵循。北京印刷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新时代出版传媒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新要求,扎根行业、服务北京、结合特色,创新新时代出版传媒本科人才培养,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坚持守正出新、笃志敏行,不断推进新时代出版传媒人才培养工作。
关键词:本科教育;出版传媒;特色;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作出部署,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重要遵循。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形成人才培养体系,引领人才培养发展,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北京印刷学院(以下简称学校)是一所以印刷出版和创意设计为办学特色,工文艺管等相结合的多科性高校,是国内唯一一所为出版传媒全产业链培养人才的高校。新时代,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推进出版传媒人才培养工作。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刻领会新时代出版传媒高等教育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繁荣、新闻舆论、互联网建设和治理、媒体融合发展、文艺创新、国际传播能力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的指示,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这给新时代出版传媒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出版传媒业转型升级逐渐深入,从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到运营模式都发生了积极变化,要求出版传媒人才必须兼具多方面能力,既能准确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和宣传文化战线的总要求,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运营能力;既要对出版事业的责任和价值有担当,还要对媒体融合的趋势和发展有判别。这就决定我们必须在办学方向、发展定位、人才培养上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和发展自信,在理念创新上既坚守出版传媒人的鲜明意识形态属性,又遵循出版“创意产业”“创新产业”的规律,努力培养既有坚定理想信念又适应媒体融合核心能力的应用型出版传媒类人才。
立足北京、扎根行业,创新新时代出版传媒本科人才培养
出版传媒业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学校始终牢记国家使命与行业责任,积极担当出版传媒领域的“国家队”职责,坚持扎根行业、服务北京,坚持传承中华印刷文明、弘扬红色出版文化,不断总结办学经验、明确办学方向、培育办学特色,形成了“守正出新、笃志敏行”的校训。学校将坚持校训精神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中国优秀印刷出版文化精髓融入在人才培养全过程,放眼国际、扎根行业、服务北京,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办学模式和办学经验,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出版传媒人才。具体而言,就是要培养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出版传媒人才,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媒体艺术创作人才,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全球视野的数字创意人才,符合国家经济转型升级要求的、具有融合跨界能力的高端媒体技术人才,密切跟踪出版传媒业大发展、能够进行理论创新研究的人才,热爱出版传媒专业及中国文化的国际人才,依托传媒知识和技能的社会所需要的其他类型的人才,开创开放融通格局,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出版传媒人才。
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确保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1.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并围绕立德树人设计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坚持党政齐抓共管、校内外协同配合,构建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工作格局。二是做好制度保障。出臺《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三个文件,对每个文件都形成若干落实细则,制定责任清单,分年度推进落实,切实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督促、有保障。三是构建“六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提升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四是挖掘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功能,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发展态势。
2.体制机制保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学校通过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院处长联席会,定期研究本科教学、人才培养等重大问题、重大事项。定期召开教学工作大会,组织机构协同保障。充分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等机构的学术作用;建立健全“校院两级督导制”。政策制度一贯倾斜,学校和二级教学单位在人才引进、绩效分配、职称评聘、教学奖励等政策制定上向教学工作倾斜,优先考虑一线教师。
3.各项政策、配套设施优先服务人才培养工作
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及各五年规划、历次党代会、历年教代会和年度党政工作要点,都将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中心议题和重点工作,做到三个“优先”。一是工作优先研究,师资优先引入,人才培养及教学质量是学校事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的优先研究项。近年来,严格控制机关职能部门的人才引进,每年将90%以上的人才引进计划名额投到教学单位,引进大批优秀年轻博士,充实了教师队伍。二是财物优先投入。优先投入教育经费,用于对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实践教学的建设,使教学设施、教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三是服务优先保障。新建成的大楼优先保障教学单位。学校食堂和学生住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校园环境更加优美,环境育人氛围更加浓厚。
4.高度重视本科教学
坚持开展学校领导联系基层、学校领导深入二级单位上形势政策课、学校领导晚值班、书记引航、校长有约、书记校长信箱、校长公开课等活动,严格落实学校领导接待日制度,不定期深入教室、实验室、学生宿舍等基层一线调研,广泛听取教学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学校领导坚持兼课、听课、评课,落实开学前巡查设施、期初教学检查和期末巡考。近三年,学校领导听课101次。书记、校长坚持每周听课1次。相关领导深入课堂,课间与教师探讨教法,与学生交流学习感受,深入课堂,掌握教情与学情。开展教研,学校领导重视并带头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撰写教学改革文章。
5.学科发展对人才培养形成有力支撑
学校坚持围绕服务出版传媒行业,围绕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特别是文化中心的战略定位,规划学科布局,目前拥有新闻传播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设计学等12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出版硕士、艺术硕士等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工学、文学、艺术学、管理学等6个学科门类。2018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2020年),已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三个学科群,分别是:以出版学为核心的出版与传播学科群,以设计学为核心的设计与艺术学科群,以轻工技术与工程为核心的印刷与包装学科群。同时,学校将以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立项为契机,进一步打造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构建打破院系壁垒、激发内生创新动力、实现学科系统整体优化的学术治理体系,促进不同学科群间的对话与合作,形成协同创新的学术共同体,充分彰显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更好地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为北京经济建设和行业转型发展进一步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6.形成科研特色反哺教学
学校重视科研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坚持扎根行业、服务北京,围绕特色学科开展研究工作。近三年来,学校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近2亿元,发表论文2,6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500余部,获得授权专利600余件,推动了行业发展,反哺了教学工作。承担了ISO 16762《印刷技术—印后加工—一般要求》和ISO 16763《印刷技术—印后加工—装订产品要求》,以及《图书发行物联网应用规范》《出版业AR技术应用规范》《北京市出版物印刷服务北京核心功能建议升级指南》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编制;连续发布《中国出版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中国印刷业发展报告》《新闻出版领域物联网应用研究报告》等。“中轴线遗产数字开发与保护”项目作为北京市重点项目参加中国文博会,设计的《千里江山图》水墨动画长卷亮相APEC会议中心。
7.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
聚焦行业发展热点,与全国印刷出版行业百余家著名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0余家科研院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构建文化艺术育人平台,引导学生以书为载体讲好“中国故事”。以中国印刷博物馆、校史馆、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等为载体建设印刷出版文化传播平台,营造浓郁的印刷出版文化氛围。通过建设校史馆,讲好北印砥砺故事。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培养4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留学生600多人次,入选北京市首批“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与美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英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的50余所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560余名师生赴国(境)外合作院校开展学习交流
守正出新、笃志敏行,不断提高出版传媒人才培养能力
1.优化调整专业结构
顺应国家媒体融合以及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采取“停办、改造、整合、增设”等方式,对现有学科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2014年,停办英语专业,新设传播学(国际出版)专业。2016年,整合部分艺术类专业和工科专业,成立新媒体学院。2017年,增设信息安全专业。2018年,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调整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2019年,暂停摄影专业招生。围绕出版传媒特色领域和学科优势建设专业,构建“特色主干专业群”“特色支撑专业群”和“特色关联专业群”的三层次专业发展格局,着力打造专业“高原”和专业“高峰”。特色主干专业群包括:编辑出版学、数字出版、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印刷工程、包装工程六个专业。其中,印刷工程专业是北京市一流建设专业;编辑出版、印刷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包装工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北京市特色建设专业。三大领域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形成了学科引领有力、专业协调发展、优势特色鲜明、社会需求符合度高的专业发展格局。
2.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人才培养放在中心地位,着力构建“工科与文科相结合、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办学60年来,培养毕业生五万余名,他们为行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学校赢得“印刷出版行业的黄埔军校”的美誉。一是强化“工科与文科结合,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形成了多向交叉的课程体系。二是深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以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构建以“项目实习和企业顶岗”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模式。三是开设“人才培养特区”,探索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设立人才培养特区,先后开设了“毕昇班”“雅昌班”“韬奋班”等实验班,首届“韬奋班”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达到100%,考研率达到45.8%;加快推进“一院三园”建设,聘请一大批业界知名专家作为特聘教授和兼职教授,参与打造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培育孵化平台。四是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學改革。近三年来,参与教改及课程建设项目有300人次。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1项成果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9项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8项成果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3.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学校通过教学基本功大赛、“一对一”导师制、课堂教学名师评选等,积极提升整体教师教学水平。10余位教师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奖,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青年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指导老师奖等。二是学习风气持续改进。举办本科生学风建设月;以学业辅导为途径,帮助学生解决学业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四书”主题教育为引领,深入开展“书香校园共享阅读”系列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研为抓手,组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集中模拟考试、考研基础科目集中学习;发挥朋辈示范引领作用。选拔优秀学子,举办“青春榜样”“优秀学生颁奖典礼”。三是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围绕学校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总目标,坚持外部质量评估评价体系与内部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并重,内外体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抓好抓实标准、专业、课堂、教师四个关键要素,形成了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闭环系统,使教师教学能力、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学生学习能力、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得到明显提升,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四是所培养人才服务行业和服务北京的能力不断增强。学校毕业生留京工作的比例较高,2014年—2018年学校共计毕业生8,229人,其中,留京就业4,394人,占就业总人数的73.85%,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五是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根据麦可思公司的调研结果显示:近年来,学生对校园生活的满意持续上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表现满意度在80%以上。在历次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中,学校毕业薪酬排名始终处于前100名之内。学校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较高。大部分集中在出版传媒行业的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相关的科研院所,部分毕业生已经成长为行业领军人物。
回顾办学6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正出新、笃志敏行,始终坚持扎根行业、服务北京,围绕印刷与包装、出版与传播、设计与艺术三大领域,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被媒体誉为“中国内地最具特色的五大热门院校”之一。学校也成为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国家新闻出版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市人民政府认定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建有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认定的“动漫创作及人才培训中心”,成为教育部印刷包装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单位和秘书处挂靠单位、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全国绿色印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为适应我国出版传媒行业要求,培养出版传媒人才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高锦宏系学校党委书记;罗学科系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责任编辑:翟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