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

2019-06-18 08:37滕军霞
财讯 2019年14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财务管理

滕军霞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本着服务于民、取信于民的办事原则,应该主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优化财务管理,将所有经济活动的运行都纳入到内控制度中,自觉接受人民群众、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审计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推动事业单位有序发展,提高自身社會化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本文介绍了行政事业单位完善内控制度的现实意义,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财务工作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财务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概述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的概念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控制度是为防范财务风险,规范财务管理制定的,是行政事业单位所有与经济活动有关的业务活动的内部控制规范制度。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有单位自身业务运行发生的经济活动,有为外部提供服务发生的经济活动,所有经济活动都应该纳入内控规范制度。所有参与经济活动的业务科室都应该在内控规范制度中明确工作流程;所有参与经济活动的干部职工都应该在内控规范制度中明确岗位职责。

(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1.有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通过制定内部一系列管理制度,促使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有序开展,明确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细分工作权限,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激发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工作人员信息沟通,有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

2.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优化内控制度,对单位开展的所有的经济运行活动从达到或实现的经济效果、社会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将结果作为下年度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对资金使用规范、绩效显著的经济活动,给予优先考虑,对资金使用不规范的、绩效差的经济活动,督促改进,安排预算时从紧进行财务管理,不仅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还可以节约管理成本,能够促进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保障财政资金落到实处,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3.有助于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公信力

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的每一项经济活动,都事关人民群众。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得行政事业单位成为人民群众的聚焦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应规范内部控制制度,将所有经济活动的运行都纳入到内控制度中,规范、标准的内控制度有助于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公信力。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领导层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对内控制度的理解是片面的,缺乏全局意识,不认为单位所有干部职工和所有科室都应该纳入内控制度中,觉得那样做是劳师动众,没有必要。部分领导对内控制度的认识还停留在觉得办啥业务,制定啥业务的制度就行,没有把单位当做是一个整体来考虑,没有认识到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存在在单位的各个方面,每一位干部职工都应该参与其中,没有意识到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影响的都是整个集体的利益与形象。

(2)预算编制不合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包括自身业务运行发生的经济活动和服务领域发生的经济活动。相关经济活动支出主要包括办公人员的工资福利支出、办公经费支出、车辆运行支出、办公设备、电子软件的管理使用维护支出等支出。这类支出一般都是财务人员负责编制预算计划,而在预算执行时往往存在偏差。单位预算年度经费时虽然会参照相关法律或者规章制度,但是接受预算的项目常被指定,所依据的制度存在不规范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经费审核的准确性,进而间接影响预算结果,以及资金支出情况。另外,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不够合理,预算方案调整缺乏方向和目标,进而部分预算行为得不到正确引导,极易增加管理成本,导致资金利用率较低。

(3)经济活动的资金运行存在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服务领域发生的经济活动一般都是面向人民群众,例如各类的帮扶资金、社会保障资金等资金,这部分资金的经济活动,一般是业务科室负责审核把关,确定申领人是否符合政策要求,按照办事流程办理相关手续,最后由财务部门负责资金的拨付。如果内控制度如果制定的不完善,一旦出了问题,财务部门推说是业务部门没有把握好政策范围,与财务没有关系;业务科室推说是财务部门拨付的资金,与业务科室没有关系。由于权利责任缺乏边界,容易互相推诿责任。

(4)内控制度的监督滞后

目前,各行各业包括行政事业单位都在提倡一次办好业务,有的部门还在提倡柜员制。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随着权利的实施和服务职能的提升,工作越来越细,分工也越来越明确,这样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如果监督环节还是放在事后监督,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也与一次办好的美好愿望相违背。

(5)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

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没有落到实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是内控制度执行不力。由于负责制定内控制度的人与内控制度执行者之间存在专业知识上不对称,在执行内控制度时没有充分理解,也不知道如何把握,在内控制度履行中处于被动地位,导致内控制度在经济活动中没有充分发挥其功能,影响了内控制度的执行结果。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对策建议

(1)提高单位领导层的重视程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中涵盖了人员要素,首先,主要领导和各业务领导组成的领导班子,应负责研究通过或否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决策,负责保障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合理合规的运行;其次,所有工作人员,每一位工作人员既是内控制度的执行者,也是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因此,在制定内控制度时,单位领导层,应当增强全局意识,把单位的所有的干部职工和单位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纳入到内控制度中,降低财务风险。

(2)完善内控制度中预算的编制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由财务部门负责编制,预算执行时是全员执行,为了避免预算执行的偏差,内控制度中应该制定可供单位干部职工执行的有标准的内控制度,将所有收支项目都应该纳入预算,通过加强信息沟通,规范职工工作行为,为职工办事提供办事依据。例如职工工作制度、后勤管理制度、易耗品领用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其中办公耗材、车辆管理制度中应该根据平均工作量和耗材的使用周期以及车辆的实际状况来详细测算,分析办公软件、电子设备的管理使用维护方面的费用支出,分析车辆实际运行中百公里油耗及车辆维护费用的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行政事业单位还应该全方位地完善内控制度,为财务人员提供可靠地预算编制依据,避免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不同步,造成预算执行出现偏差。

(3)提高服务领域程序的规范性

行政事业单位服务领域发生的经济活动,依据的是国家和部门的文件政策,这些文件政策有具体的人员范围、政策依据、享受标准等要素。为了避免在执行中出现偏差,应该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内控制度作为办事依据,在管理制度中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这类内控制度中应该涵盖具体的办理流程、办理资料、办理时效、受理责任人、责任追究办法等具体事项,能够促使工作人员合法合理合规的开展服务,增强工作人员信息溝通的自觉性,也能促使工作人员分清责任,从而提高办事效率,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4)提高内控制度的监督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经济活动时,如果失去监督环节的制约,工作人员的随意性会增大,并不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健全监督体系,成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完善内控制度中监督环节的制定,将监督环节贯穿到经济活动开展的事前事中事后,在经济活动开展伊始阶段、经济活动运行阶段、经济活动资金支付阶段,分别设置标准化、制度化、公开的监督办法、监督程序,赢得干部职工的认可和支持,并按监督办法和监督程序定期开展监督检查,为单位的经济活动保驾护航,从而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5)增强内控制度执行力

行政事业单位要通过加强内控制度制定者和执行者的培训沟通等渠道,提高工作人员对上级文件政策的理解程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消除制定内控制度者与内控制度执行者之间存在的专业知识上的不对称。在制定内控制度时还需要多加注意,充分了解内控制度内容,谨防内控制度与岗位不相容。规范的内控制度为工作人员提供办事依据,促使工作人员自觉自愿的依照规章制度办理业务,杜绝工作人员的随意性,这样才能使内控制度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优势,从而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障资金安全,树立行政事业单位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敖学斌.论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J].经贸实践,2017(14):95.

[2]崔之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采取内控制度的重要性研究[J].财会学习,2016(16):256.

[3]陈文敏.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的现实意义及应用[J].全国商情,2014(12):67-68.

猜你喜欢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