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受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及政策的扶持,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一些内资事务所在业务体量上已超越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然而随着体量的扩大,其审计质量却缺乏保障。近年来内资会计师事务所因审计质量被处罚的情况不断增加,有的甚至被处以暂停证券承接资格这样的严重惩罚,本文梳理近年大型内资会计师事务所暴露出问题的共性,分析其原因,为内资事务所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内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分所管理
一、大型内资事务所频遭处罚
证监会于2018年4月20日发布了《2017年度审计与评估机构检查处理情况》。《情况》对10家内资审计机构和53人次注册会计师、9家评估机构及20人次资产评估师分别采取了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责令改正等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诚信档案;另外,还针对出现的问题将部分审计、评估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移交稽查处理。在2017年一年内证监会对包括对大华、瑞华、立信在内知名内资事务所行政罚款已超3100万。
监管部门的处罚还影响了内资事务所的业务开展。2018年4月23日,证监会实施的138号令《关于修改<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的决定》扩大了暂停业务受理范围。因为违法调查尚未结案,修改后的《决定》暂停了立信、瑞华、众华、兴华、致同、大华共6家内资会计师事务所的IPO首发或再融资业务。内资事务所近期以来被频繁处罚,是过去执业质量的一个缩影;也折射出目前资本市场的乱象。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意见是了解被审计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渠道,内资会计师事务所频繁因为审计业务被行政处罚同样也会影响被审计企业的股价估值。事务所被处罚,一般对相关业务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频遭处罚不仅影响了内资事务所的业务开展、也打击了内资事务所的声誉。市场偏好声誉更好的事务所,声誉受损的事务所会缺乏竞争力,而高声誉来自于高水平的审计质量。由此来看,内资事务所审计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内资事务所现存问题分析
(1)业务扩张过快,重量不重质
从审计机构服务数量进行比较,2017年全年本土“八大”的业务承接量要明显大于国际“四大”。以A股上市的3526家企业为例。2017年整年,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以服务579家公司占比16%的份额牢牢占据国内服务数量榜首,相比去年增加34家。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及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位列第二第三,业务量分别为397家和339家,占比分别为11%以及10%。相比较之下国际“四大”没有一家年报服务量超过70家,最多的为普华永道2017年全年服务68家,最少毕马威仅服务28家。
而根据前文所述证监会对内资事务所采取的调查、行政处罚情况来看,业务快速扩张的内资事务所在审计质量上还存在较大问题。由此看来,内资事务所在审计业务与审计质量的选择上更加偏向于业务的扩张而非审计质量的提高。
(2)内资事务所合并对提高管理和业务能力不明显
内资事务所近年来业务规模迅速扩大,和同时在进行的事务所合并有着莫大联系,国内排名靠前大型事务所天健就是典型例子。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由浙江天健东方与湖南开元信德合并而来,而浙江天健东方则是由浙江天健和浙江东方合并而来。如同天健这样的大型内资事务所都是遵循这样的合并道路发展而来的。
事务所之所以开始频繁合并,是因为证监会在2012年发布的《会计师事务所从事H股企业审计业务试点工作方案》。《方案》的发布让内资事务所获得了进入了H股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的资格,却也规定了准入条件,如收入要求、会计师人数等硬性指标。《方案》的要求与机遇让内资事务所纷纷走上合并的道路。就合并的效果来看是显而易见的,在瑞华在2012年完成合并之后,便以28.6亿元的收入超越了安永及毕马威,排在当年第三。这也标志着国际“四大”长期占据国内H股市场审计业务垄断局面被打破。
2012年当年,瑞华完成合并之際,便坐拥28.6亿元的收入,超越安永及毕马威,首次挤入四强,位列第三。这也标志着国际“四大”长期占据国内H股市场审计业务的垄断局面被打破。
内资事务所合并打破了四大的垄断局面,这无疑对我国审计行业发展是一利好消息。但是内资所的合并更多的推动来源于行政性《方案》的要求,而非市场行为。这造成内资所的合并更像是一种松散的加盟,而非整合审计资源。最为直观的便是内资事务所在跨地区的审计业务上竞争力相比四大仍旧难以望其项背。
(3)恶性竞争造成价格与质量进入恶性循环
尽管在业务量上内资事务所远超国际“四大”,但在体量、质量、流程方面。内资事务所相比国际“四大”还有待提高。从市场反馈来看,在AH股同时上市的企业在审计上往往都选择了国际“四大”。
据统计,在2017年审计费用最高的10家AH股上市企业,包括四大国有银行、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等。其中A股审计费用最高的中国银行(601988.SH)达到了2.15亿元,由安永华明承接审计服务。此外,建设银行(601939.SH)、工商银行(601938.SH)以及农业银行(601288.SH)的审计费用也都在1亿元以上。建行和农行由普华永道完成审计服务,工商银行由毕马威完成服务。
国际“四大”在头部客户上的强大竞争力支撑起了丰厚的审计收费。也让“四大”不需要再去和“八大”一起竞争订单。而八大在竞争上则走向了压低价格争抢客户的恶性竞争之中。以2017年会计师事务所的平均收费为例。统计显示,内资事务所榜首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在2017年出具579家上市公司年报,平均每次审计费用为119万元;而服务客户数量第二与第三的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和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平均每单审计费用分别为113万元以及119万元。相比内资事务所,国际“四大”的平均审计收费要高几倍甚至属实倍。其中收费最高的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每单平均审计费用高达1335万元,随后的普华永道和安永华明的每单平均收费分别为1191万元和806万元。德勤华永虽然排在最后,每单平均费用也在462万元。
相比四大的高收费,八大的收费均价明显偏低了一个量级。在如此价格区间之下想要追上国际“四大”的审计质量是十分困难的。
三、建议与启示
(1)建立以质量为根本的事务所文化
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应当负担起对业务质量应当承担的领导责任。通过自身的行动带领大家重视质量控制,通过明确各管理层职责使得这种企业文化可以自上而下传达下去。杜绝重业务不重质量的不当风气,加大业务质量在绩效考核、职位晋升中的比重。此外事务所还应当在质量控制制度的执行和执行方面提高重视,加大投入,使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落到实处。
(2)加强对业务执行的监督
首先,在业务承接阶段,事务所应当严格执行业务风险分级制度,根据业务风险水平的高低,合理选择由总所或分所执行业务,在总所分所之间分配业务之后,由合伙人按照业务类型、工作量等选择恰当的执业人员组成审计组进行审计。其次,对于事务所制定的各项技术标准和专家咨询审计团队要充分利用。合伙人要监督审计组按照这些执业标准和问题的解决方案,使事务所的执业标准能够传递到基层执业面上。
(3)加强对分所的管控
首先,总所应当每年对各个分所的审计质量进行检查。然后将这些情况和总所多分所的业务授权,利益分配相结合。此外对于高风险项目可以适当选择委派现场督导代替总所进行现场监督。其次,在分所对其他事务所从业人员和业务的吸收和合并,总所应当对其他事务所进行充分的调查,提高准入门槛,对其原业务进行严格的遴选,防止低审计质量在事务所内的传播。
(4)重视人力资源建设
会计师事务所一大特点就是人力成本是其最大的成本、人力资源也是其最大的财产。事务所应该重视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事务所应当加强对职工的职业培训,针对不同的职工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如对新入职员工应当通过授课等方式向其灌输审计实务、基本审计程序的知识。
作者简介:汪刘阳(1995——),男,湖北武汉人,湖北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CPA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