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昭昭
摘 要: 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且富有特色的模式。本文梳理大学生社会实践主题,分析社会实践现状与不足,就如何规范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及创新相关指导方法做出论述。
关键词: 社会实践 主题规范 指导方法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开展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实践在大部分高校教育体系中已变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一种重要富有特色的模式。如何规范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创新相关指导方法,成为时代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分析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符合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国情。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技能型与应用型人才需求比例不断增加,同时,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教育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大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不拘泥于课堂学习,勇于创新,从而开拓出广阔的第二课堂。社会实践能使学生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认知,并遵循社会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提高综合素质。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强化学生就业力的重要举措。
招生和就业是学校的重要生命线。对于广大在校生而言,除了选修就业指导课,接受就业咨询等,更切实的方式就是实习及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实现生涯觉知、规划职业未来、生涯长远发展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社会实践促使大学生提前接触社会现象,培养团队精神、沟通能力,使其暂时离开长期生活的象牙塔、舒适区,激发面对困难与挫折时的勇往直前精神,有利于培养健康的就业心理。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目前,部分大学生对现实社会认知不够,难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观与责任感较弱,不利于未来服务社会。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助力精准扶贫,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感受改革开放40年来社會的新成就、新面貌。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的一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担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可以引导大学生作为党员或者团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建设小康社会添砖加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题研究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很多高校,无论形式与内容,都已经发展得趋于成熟,下面从主题内容方面研究社会实践发展现状。
(一)理论之路:弘扬时代旋律。
1.理论普及宣讲主题:此类社会实践主要围绕党的十九大重要报告精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研究、实地探寻活动。不忘初心,传承革命精神,凸显红色主题,致力于加强党对新一代青年学生的精神引领作用。
2.共青团工作调研主题:此类社会实践发扬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调研当代青年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借助校内信息反馈系统,对学生反映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并进行后续的调查研究跟踪,形成对在校学生需求特点的分析报告,以及对学校建设治理可行性的工作方案。
(二)家国之梦:关注社会热点。
1.国情社情观察主题:此类社会实践深入城镇、乡村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等,在深入观察和调研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基层工作者的工作生活方式,深刻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面貌、新成就,观察社会问题,探求社会现象,挖掘发展规律,积极建言献策。
2.科技支农帮扶主题:此类社会实践深入广大城镇乡村开展农村现状研究、先进农技推广、农产品市场开发、生产实践指导等服务活动,贡献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成果,致力于提高农民收益,建设农村新面貌,扎实开展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的实践活动。
3.美丽中国实践主题。此类社会实践依托相关专业优势和特色,到农村基层、县域城镇和城市社区围绕环境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气候异常应对、资源开发、自然灾害预防等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积极参与各类学术科技类活动,诸如学术会议、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发明创造等。
(三)文化之旅:发挥专业特色。
1.文化艺术传承主题:此类社会实践深入祖国各地,走进民俗风情,增强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开展社情、民情、家史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寻访、口述历史采集等形式的实践活动,诠释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增强大学生弘扬文化自信和建设文化强国的意识和能力。
2.专业调查研究主题:此类社会实践依托学生专业背景,通常在相关专业课授课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性比较强的问卷调查、理论研究、科学实验等,一般以比较专业的数据分析或者调查报告作为实践成果,是与课堂教学结合比较紧密的一类实践主题。当然,此类实践成果会尽可能贴近社会需要,如城市规划方面的实践,可能结合房地产市场,如化学类实践,可能着力于环保等。
(四)关爱之心:共建和谐社会。
1.教育关爱服务主题:此类社会实践重点到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县(乡)学校,发挥大学生的智力优势和专业特长,面向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儿童传播知识、传递温暖,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等教育扶贫关爱活动,倡导互助精神,营造和谐环境。
2.养老扶贫关爱主题:此类社会实践基于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配合新时代精准扶贫的大政方针,深入养老院、边远农村,关注改革开放带来的民生变化,密切结合社会道德法制敏感问题如“老人跌倒怎么干预”,着重关注社会弱势特殊群体如老人、贫困人群、残疾人,通过自身社会实践力图唤起社会环境对此类人群的更多关爱,为建设和谐社会助力。
3.爱校荣校宣传主题:此类社会实践把视野转移到学生自己就读的高校,例如结合学校的招生工作展示学校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和学生风采。结合毕业生就业工作,發掘和宣传优秀校友典型,从对母校的满意度等视角展开相关调研,获得专业学习和综合素质提升方面的启示,增加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方法的规范与提升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例如学生主体意识薄弱,流于形式化、学校支持力度不足等。要弥补不足,高校必须在社会实践指导方面进一步规范,并且不断创新,探索出可待提升的空间。
(一)观念指导。
1.增强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自觉性和主体意识。目前部分大学生社会实践积极性不强,有些学生勉强应付,甚至不去实地参加,找熟人帮忙提供证明材料等。部分学生甚至认为社会实践只为学生干部设置,与自身关系不大。针对此种情况一定要加强校内宣传、低年级普及,提高大学生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务必使全体在校生认识到社会实践是大学必须修好的生动一课,从而从源头上端正大学生的态度,调动其参与积极性,让正确的理念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2.加强思想引领,培育核心价值观。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新时代的社会实践应该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重点,以扶贫、济困、扶老、助孤、恤病、助残、救灾、助医、助学等为发力点,促使青年大学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3.适当引入职业生涯观念作为指导。本文第一部分分析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之一是为自己未来就业做铺垫,因此高校在指导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时候,不妨尝试融入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念。例如,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确定社会实践的领域、方向,对自己进行相关测评,在了解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特长潜力的基础上,指导自己在社会实践团队里的角色担当、任务分工。还可以参照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撰写思路撰写自己的社会实践方案,并在实践中适时调整。
(二)机制建设。
1.做到领导重视、制度规范、加大资金与人力投入力度。目前,大部分高校社会实践由校团委牵头布置、各二级学院落实实施,校内其他部门没有有效参与进来,所以,不可能做到有效整合全校资源,合理分工协作。资金投入方面相对有限,从而大大制约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深入发展。针对此种情况,应当把社会实践适当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在校领导年度工作会议上讨论部署,并且制定相关的管理条例与实施细则,切实规范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应该增加资金和人员的全方位投入,积极动员全校各个部门的人力资源,促进社会实践更好地开展。
2.争取社会实践和课堂教学更好地融合。目前,第二课堂被大力推行,但第二课堂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模式尚需进一步探索,很多高校社会实践在整个教育模式中的地位稍显尴尬,甚至存在被弱化、边缘化的倾向。高校在教务管理中首先应该重视就业指导相关课程的开展,探索如何将社会实践宣讲与就业指导课程融合,从而加深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普遍了解。其次应该探索社会实践与思政课相结合的方式,如请思政老师担当一些红色主题社会实践的理论指导。再次应该加强专业课老师对社会实践的指导,探索社会实践与专业研究更多的交集,参考毕业论文与设计的要求,规范社会实践报告的撰写,提高实际质量。
3.细化奖惩标准,探索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会形成良好的循环,调动人们参与某一项活动的主观能动性。首先,要针对大学生群体构建激励体系,例如制定相关考评标准,综合考察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果,进行评优答辩,通过荣誉授予、经费支持奖励先进,还可以把社会实践与入党、评优等结合。其次,应该构建学校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例如每年评选优秀指导教师、优秀论文指导教师,将老师指导大学生团队实践的工作量与成绩计入年度考评,与晋升资格、职称评选等适当挂钩。
4.建立服务机制,强化风险意识。学校应该担当起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大后方,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的贴心服务,进行好后勤保障,规避相关风险。从选题、人员招募、教师指导、立项到培训、出征、跟踪报道、后期评估,高校应该把握时间节点形成一整套规范流程。学校应为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购买好人身保险,做好安全常识培训,尤其是去比较偏远的地区支教、志愿服务,要帮忙其落实前期的联络对接,充分了解当地的治安状况、居住情况等。
5.建设实践基地,争取社会支持。目前,一些大学生已经具备了社会实践热情,但是苦于找不到相关平台、渠道,有时会出现被单位拒之门外的尴尬,甚至出现少量权益无法保障的事件。若要保证社会实践活动高效有序地开展,则亟须更多社会支持。因此,基地建设是社会实践活动夯实基础、提升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学校应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整合其人脉相关资源,像帮助就业一样帮助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高校应立足地方经济发展,与周边企业、城市社区、红色景点等加强联系,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最终实现产学研互相促进,搭建起“社会—高校—学生”三点式社会实践平台。
综上所述,高校只有在观念上多加引导,机制上加以保障,才能促进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规范化、常态化、专业化,并且取得优质的成效,实现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宋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存在问题及对策[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20(01):105-108.
[2]莫盛程.当代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分析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0):132-135.
[3]刘烨.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经贸实践,2018(18):325.
[4]吴运卿,李响.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机制模式构建探究[J].现代交际,2018(19):148-149.
[5]吴男,谭红,穆文欢.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强化社会实践活动路径探析.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8(1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