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应龙
在很多单位,几乎都有这么一种情况存在着,即领导害怕群众发牢骚,而群众的牢骚却又挥不去,赶不走。学校也不例外。
原因何在?一是学校领导与教师思考问题的角度不一致,领导更多站在全局思考,而教师往往会站在自己的角度。二是信息不对称,教师获得的信息极其有限,而掌握了信息的学校领导没有及时传递信息,或者受到了时空的限制传递不畅通。三是学校领导的管理能力有限或者决策失误,伤害了教师群体的利益,引发了不满。四是个别人心态不好,对谁都不满意,做什么都不开心,喜欢以自己的有无衡量善恶,以个人的得失判断是非,发牢骚是其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不管什么原因造成的,对待教师的牢骚,作为学校领导,要善于吸纳,甄别,化解,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式处理,既不能草木皆兵,心绪不稳,乱了方寸,影响正确判断;也不能等闲视之,以致牢骚泛滥,影响团队,甚至让整个教师队伍乌烟瘴气。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处理牢骚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衡量学校领导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三流的领导容易被牢骚牵着情绪走,一听到牢骚要么忙于解释,要么責难发牢骚者;二流的领导勤于救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大把精力花在评估或者避免牢骚产生的负面影响上;一流的领导理性对待,冷静处置,思考牢骚产生的深层原因,并且把牢骚当作宝贵的管理资源。
从正面角度上说,教师的牢骚确实可以成为非常宝贵的资源。
一是情感资源。通过教师的牢骚,学校领导可以更多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了解群众的意见和重大关切点。普通教师对领导或多或少有些敬畏,会存在距离感,假如有人当着领导的面发牢骚,很大程度上是对学校领导工作作风的肯定。领导若能虚心听取,并积极回应,一定会赢得更多一线教师的信任与支持,凝聚更多的人心与力量。
二是信息资源。天生爱发牢骚的人毕竟很少,教师的牢骚大多源于对现实状况的不满,这种不满很多的时候是由学校领导制定的政策或做出的决策造成的。个别教师发牢骚,那很可能是个人意见,如果是大面积的牢骚,那就很可能涉及到教师团队的整体利益了。管理者面对教师的牢骚,既要有听取牢骚的智慧和雅量,不要动辄对牢骚表示反感和排斥;也要善于反思自己,勇于自身找原因;更要善于从一线教师的牢骚中获取信息,使之成为规范自己言行、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的宝贵资源。管理者只有高度重视来自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才能在制定政策或做出决策时减少失误,确保学校管理的科学、公平、高效。
三是发展资源。学校领导也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教师的牢骚是学校领导的必修课。对教师的牢骚,领导不能穿鞋子、戴帽子、耍性子、摆架子,而应该低调子、暖身子、想法子、搭台子。能理性面对牢骚并善待牢骚者是领导者的境界和修为,能高度重视牢骚并把牢骚当作资源,是领导者的智慧和卓识。作为学校领导,千万不能把自己当权威,当真理,要知道,人性中没那么多顺从和奴性。
一个组织,一个集体如果只有鼓掌声、附和声、吹捧声,没有反对声、争论声、吵闹声,是悲哀的,也是危险的。牢骚,消极去看,是反对,是抗议;积极去看,是忠言,也是良药。领导者不管从哪个角度去思考,只要勇敢面对,听得进去,消化得好,就可以把牢骚当作巨大的力量——自省的力量,鞭策的力量,改变的力量,最终形成发展的力量。
把牢骚置于阳光之下,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它可以是鲜花;但放到阴暗之处,让它去发酵,它也可能变成毒草,一旦任其生长,其负能量不可低估。因此,任何一个学校领导,都必须学会与教师的牢骚打交道。学会这种本事并不难,首先要树立正确的领导观,不要始终处于“领导”状态,更不要把自己的决策当令箭,把自己的话语当圣旨;要学会倾听,面对牢骚不要抵触与焦虑,不要心生恐惧,只有真正听进去,化解掉,才能走出来。其次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站在一线教师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领导者不可能十全十美,群众也不可能百依百顺,领导有出错的可能,群众也有不满的权利。要想教师少发或不发牢骚,最好的办法就是想教师所想,忧教师所忧,急教师所急,把学校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多调查研究,民主从政,科学决策,理性思考,创设公平公正的环境,形成民主和谐的风气。
对学校领导而言,适当听听牢骚,甚至谴责,既可内省自察,也可变革图强,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海月学校)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