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

2019-06-18 01:06朱保芹金艳
科技资讯 2019年8期
关键词: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朱保芹 金艳

摘  要:2014年,大运河成功申遗,大运河在河北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承载了宝贵的文化记忆。该文基于此背景,对衡水市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开发进行研究,首先对衡水市运河文化遗产的形成和特点进行概述,其次分析了衡水市运河文化遗产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运河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对策,以期促进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衡水市  运河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2-3791(2019)03(b)-0253-02

1  衡水市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运河文化指的是人们在开建、打造和利用大运河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量。京杭大运河途经的省份有6个,衔接的区域文化包括有:江南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等。这些各具魅力的区域文化相互沟通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带。

1.1 各区域文化的融合

在京杭运河衡水段成功通航以后,一些外来文化相继涌入到衡水,如江浙文化等。在跟此地的儒家文化发生碰撞以后,一种新文化就被孕育而出,即运河文化。因为元代之前儒家文化根深蒂固,而且在中国文化领域长期居于主导地位,衡水人民对经商一直持以反对的心态。但是,在开通衡水运河之后,尤其是从明朝中期开始,这种追名逐利的风气日渐盛行。文化的融通使衡水地区民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被动摇,而商业经济则呈现出强大的发展势头。

1.2 农业文化与商业文化的触合

农业和商业文化的交融则推动了农产品的商业化发展。京杭大运河自开凿以后,特别是元、明、清三朝,就一直和漕运分不开,形成特有的漕运文化。清初100多年间,京杭大运河漕粮年运量基本上保持在400石左右的水平。衡水的郑口镇、故城镇和后来划入故城县的河西街(今建国镇)因紧靠大运河,是重要的水陆码头,首当其冲受到漕运文化的濡染和熏陶,成为临清至德州沿河最繁华的城镇。漕运给故城县带来的最大利好是物资交流持续兴盛。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相关行业的繁荣,孕育了衡水的故城县、景县独特的民俗民风,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积淀。

2  衡水市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

衡水段运河在整个大运河线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历史演变进程中,该河段作为关键的交通枢纽,是众多文化遗产的发祥地。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遗产类型众多

衡水段运河文化遗产涵盖的类型较为丰富,具体有:单体遗产(建筑遗产等)、线性遗产(河道等)、面上遗产(运河聚落等)。运河周边围绕的都是建筑群,比较著名的是太白楼。这些年代久远的建筑不仅是单体运河遗产的主要构成内容,而且也充分地印证了大运河对衡水城市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2.2 遗产综合价值高

京杭大运河是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其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整个京杭大运河线路上,衡水段运河是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同时也跟运河遗产的各大层面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其社会价值不容小觑。尤其是衡水段运河的水利工程项目切实的体现了古人在治水方面的智慧,对于后人而言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2.3 遗产保护难度大

运河遗产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变化的体系,它是沿线经济、政治和文化交互影响的产物。衡水段运河历经多次的改进和治理,有些河道已经不能保证正常航运,而且遗产已经或多或少的被损坏,与此同时,因为政府缺乏保护和正确的引导,导致最近几年运河所形成的遗产尚未引起社会的重视,保护工作存在诸多的漏洞和不足。当前,在运河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环境下,必须要对运河遗产的组成部分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解析,以此来推动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

3  衡水市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3.1 强化运河环境整治

遗产本体跟运河环境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具体体现为:遗产的生存与发展是以运河环境为重要前提,而遗产本体是周边环境的核心。遗产保护必须充分依托运河周边良好的发展环境。之前,衡水市政府已经启动了多项水利改建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周边的生态环境。然而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演变,渠道的生存质量依旧不高。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遗产的完整性,需要对运河环境加大管理的力度。

政府等部门应该对环境污染问题引起高度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举措加以应对,同时还应下令禁止在运河系统和两侧倾倒固体废物,加大沿渠绿化建设。

在保护运河的过程中,应该科学地建设和优化运河河岸的景观。

3.2 全面落实保护措施

《中国大运河河北段遗产保护规划》充分结合运河遗产的整体态势,从而将运河申遗点确定出来,之后再拟定相关的工作计划。在后期的遗产保护工程中,应该严格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将各项策略贯彻落实到实处。同时,政府等有关机构还应对已经确定的申遗点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在结合申遗点真实状况的基础上将保护的区域等划分出来。坚持执行“四有”保护原则,即确保申遗点有保护组织、管理部门等。现阶段,衡水市政府结合遗产调研结果已经将部分具有巨大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的物质遗产纳入到了重点保护的名单内。比如维修了运河沿岸的太白楼等、发掘并考察了龙王庙遗址等。在此项工作中必须注意要最大程度地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型等。

3.3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保护大运河遗产涉及许多部门。目前,各部门都是以自己的方式,没有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不利于促进保护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迫切需要尽快建立完整的运河保护机制和特殊的运河管理机构。

当前,衡水段运河文化遗产的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很多遗产的种类等比较杂乱,尚未进行科学的细分,而各项保护政策的落实都需要得到文物部门的大力协助,在保护过程中文物部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应在文物机构的科学引导下联合其他部门创建先进的监管体系,以确保文物保护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另外,还应该合理安排下属分支机构的工作任务等。

3.4 加大遗产保护宜传

衡水段运河遗产,其保護和使用工作需要依靠社会各界人士的力量。政府在开展遗产保护工作中应该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职能,并意识到此项目的重要现实意义。通过拟定多元化、特色化的遗产保护方案,领导相关部门加大对古建筑的发掘和保护力度。然而,如果单独依靠政府的调控作用,那么遗产保护工作必然会存在诸多的困难或阻力。运河遗产身为一种生活遗产,其跟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应该大力鼓励公众加入到遗产保护的队伍中。

目前,衡水人民并不了解运河文化遗产的影响和价值。鉴于这种情况,政府机构必须要加强引导,通过培训等方式提升群众对遗产的认知度,以此来充分调动民众保护文化遗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衡水市政府可以借助多元化的宣传渠道,如利用电视等媒介来讲述大运河的发展历程、遗产、世界遗产申请的现状等信息,唤起公众的保护意识和保护欲。利用运河文化节等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衡水游玩。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充分展现当地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以此转化为民众保护遗产的动机,并为各个省份的遗产保护工作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头作用。

参考文献

[1] 姜师立.运河学的概念、内涵、研究方法及路径[J].中国名城,2018(7):71-79.

[2] 卢萍.运河旅游资源对于发展茶文化运河民宿的影响——以聊城为例[J].福建茶叶,2018,40(11):118-119.

[3] 姜师立.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意义、构想与路径[J].中国名城,2017(10):92-96.①课题来源: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HB18-YB076)。

猜你喜欢
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The Influence of the Smartphones on Modern Life
The Analysis of the Value Connotation of IcebergPrinciple in Hemingway’s Literary Creation
A Study of Language Features in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On Humanisim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rough Uncle Tom’s Cab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imminent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衡水市新档案馆馆址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