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称心,李光智
(海南省中医院,海口570203)
糖尿病是由遗传、环境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可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等并发症,导致视物模糊、视功能下降,甚至失明,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如何预防并延缓DR的发生、发展是治疗糖尿病的首要任务之一[2]。中医学理论认为,DR属于“雀目”“内障”范畴,素体肾虚是其病变的根本,治则以扶正固本、益气养阴为法[3]。但目前对于中药治疗DR的研究多集中于症状改善情况的观察,对其作用机制的探讨较少。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们观察了胰岛素联合参芪地黄汤治疗DR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收集同期海南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DR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内科学》第八版[4]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②符合第三届全国眼底病学术会议制定的DR诊断及分期标准;③符合《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中消渴病诊断,证属气阴两虚型。排除标准:①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②合并胰腺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③合并严重肾脏疾病,血肌酐>1.5 mg/dL;④合并严重高脂血症,TC>300 mg/dL或TG>600 mg/dL;⑤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糖皮质激素或类似药物;⑥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眼病。共选取DR患者100例,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7.6±10.1)岁,糖尿病病程 (10.6±4.8)年,DR Ⅰ期14例、Ⅱ期19例、Ⅲ期17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5.2±10.3)岁,糖尿病病程(9.1±5.5)年,DR Ⅰ期12例、Ⅱ期20例、Ⅲ期18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胰岛素进行常规治疗,并严格控制饮食,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地黄汤口服治疗。参芪地黄汤组成为太子参20 g、黄芪20 g、熟地黄15 g、山药10 g、枸杞子15 g、山萸肉15 g、泽泻10 g、丹皮10 g、茯苓20 g、决明子10 g、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温服,连续治疗12周。
1.3 视力及眼底检查方法 治疗前后,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视力;采用裂隙灯检查眼底并评分,分值越高表示眼底损伤越重。
1.4 DR疗效判定方法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DR的疗效标准:显效为眼底出血渗出、微血管瘤中有2项及以上症状减少,视力≥1.0;有效为眼底出血渗出、微血管瘤有1项及以上症状减少,视力提高≥2行;无效为未达上述要求或病情恶化。
1.5 血清C肽、HbA1c检测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后取患者空腹静脉血,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检测C肽、HbA1c,并于餐后2 h再次抽血检测C肽。C肽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HbA1c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C肽检测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HbA1c检测试盒购自日本日立株式会社,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2.1 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及眼底检查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及眼底检查评分比较
2.2 两组DR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9例、有效3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3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4%,观察组DR疗效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肽、HbA1c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肽、HbA1c水平比较
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致残、死亡的重要原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主要累及肾脏、视网膜、神经,其发生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不佳密切相关[5]。长期高血糖可使胰岛β细胞逐渐凋亡,残留胰岛β细胞功能也下降,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聚积导致视网膜病变加重[6];此外,脂质代谢紊乱、炎性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反应等也参与DR的发病过程。因此,在对DR进行治疗时应以控制血糖为基石,在控制饮食、运动疗法的基础上给予降糖药物治疗[7]。
胰岛素是降糖效果确切的蛋白质激素,可替代内源性胰岛素的作用,调节糖、脂、蛋白质代谢[8];但应用时需要患者掌握一定的注射技术,还可能引起注射部位疼痛、硬结,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的不便[9]。近年来,中医药在代谢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受到重视。中医学理论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病程日久耗气伤阴,可致精血亏虚、视物模糊,可形成“雀目”“内障”等变证;素体肾虚是其病变根本,治则以扶正固本、补肾益精为法[10]。
本研究中自拟的参芪地黄汤方,由六味地黄汤化裁而来;方中以太子参、黄芪共为君药,功擅益气养阴、扶正固本;熟地黄为臣药,可补肾、益精、填髓;佐以山药补益脾胃,枸杞子、山萸肉补益肝肾、固涩精气,泽泻、茯苓利水渗湿、益脾和胃,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消癥,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甘草为使药,调和全方。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清肝明目之功效。本研究采用参芪地黄汤辅助治疗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单用胰岛素治疗者,视力改善幅度大于单用胰岛素治疗者,眼底检查评分低于单用胰岛素治疗者。这提示,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给予参芪地黄汤方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视力,延缓DR的病程进展,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C肽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肽类物质,与胰岛素具有共同的前体,但C肽不易被肝脏降解,因此血清C肽水平直接反映胰岛素水平,是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的常用指标[11]。HbA1c是红细胞血红蛋白与糖类结合的产物,与血糖高低密切相关,但比血糖指标更加稳定[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清C肽、HbA1c水平降低、餐后2 h C肽水平升高。这一结果提示,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给予参芪地黄汤方治疗更有利于控制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这可能是由于方中太子参、黄芪可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进而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熟地黄可促进血压平稳下降,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山萸肉、枸杞子可调节免疫,降低血糖、血脂[13~15]。
综上所述,DR患者在胰岛素治疗基础上联合参芪地黄汤口服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视力、改善眼底,临床效果明显;该作用可能与其辅助调控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