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图书馆领域的热点议题及演化趋势(2000-2017)

2019-06-18 12:54:34贾文龙
图书馆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领域文献图书馆

贾文龙

0 引言

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潮下,公共图书馆近年来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受到各界广泛关注。与之相应的是,我国学界从不同研究范式与视角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缺乏对公共图书馆的热点议题及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趋势作出的系统归纳及研判,难以实现对公共图书馆研究的整体性把握,不利于研究的方向定位与持续深化。为此,本文拟科学地“复盘”公共图书馆领域研究状况,在宏观视野上对公共图书馆领域的研究热点、演化规律以及潜在的发展方向予以立体性呈现。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数据来自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 来源期刊)。以“公共图书馆”进行篇名及关键词组合检索,年限设为2000-2017年。通过逐一识别与筛查,剔除部分关联度较低文献,共获取有效样本文献3350 篇。

1.2 研究方法

作为一种能够较好地实现量化与客观展示学术进展及规律的分析工具,文献计量法广泛应用在社会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分析主要是指将文献信息视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文献计量学作为核心理论基础,采用统计与数学方法来解释相关文献的外部特征与内在结构,进而描述、评估及预测相关学术领域研究发展的基本状况与趋势[1]。文献计量方法主要包括合著分析、引文分析、共词分析等分析范式。本研究选用具有内容分析功能的共词分析方法,通过对文献中集中词汇或者短语复现情况的考察,从而对该文献集合中相关学科主要议题之间的关系予以确立[2]。考虑到共词分析方法具有优越性与局限性并存的特点,本文组合使用共词矩阵统计分析、聚类统计分析、多维尺度统计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以尽量克服单一文献计量方法所带有的局限性,发掘高频关键词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及热点议题。

2 研究过程及发现

2.1 样本文献统计

2.1.1 文献数量变化

对样本数据的统计表明,公共图书馆领域研究的整体热度处于增长趋势(见表1)。2000-2004年处于稳定增长时期;2004-2011年,伴随着国家对公共服务的重视,公共图书馆研究步入快速增长时期;2012-2017年,研究热度有一定减弱,但从总体看继续保持高位发展趋势,这与国家对公共图书馆领域的重视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2.1.2 核心作者

表1 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CSSCI来源期刊文献量年份分布状况(2000-2017)

本研究利用文献统计软件SATI 进行分析,甄别出发表论文数在6 篇以上的高产量作者(第一作者),见表2。然后,运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的被引用文献检索功能,进一步识别出单篇文献被引频次在16 次以上的高被引作者,见表3。需要指出的是,表2 和表3 中部分作者多篇文献均属于高被引文献,因此作者名字在统计中出现多次。李国新、王世伟、柯平、范并思、于良芝、将永福、邱冠华等学者是公共图书馆领域高产出作者,而被引频次指标反映出范并思、邱冠华、于良芝、李国新、吴慰慈等学者是该领域的高引用作者,在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力。

表2 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核心作者(第一作者)

表3 公共图书馆领域被引频次在16 次及以上的单篇文献作者

2.1.3 主要研究机构

采用文献统计软件SATI 对公共图书馆领域的研究机构进行分析(见表4)。研究机构主要是中东部的高校与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发文量超过60 篇,是该领域具有较高水平与影响力的研究机构。

2.2 高频关键词识别

表4 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

本研究采用SATI 软件对样本文献数据库中的高频关键词进行识别并统计,从3350 篇样本文献中综合整理出共现频次排名在前60 的高频关键词(见表5),较好地显示出该研究领域学术注意力汇聚的焦点。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的高频关键词呈现出较大分异,说明该领域的研究范围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研究辐射范围较大。

2.3 共词矩阵构造及转换

表5 我国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高频关键词(前60)

基于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科学归类的考虑,需要进一步构造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共词矩阵。采用Equivalence 系数方法构造公共图书馆领域高频关键词矩阵,在此基础上进行转化,弱化多数值共词矩阵中关键词频数之间因差异过大造成降低统计分析科学性的不利影响,将多值矩阵转换为相似矩阵,进而构建取值为[0,1]的相异矩阵。位列前10 的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见表6。

2.4 聚类统计分析及结果

表6 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部分)

为探究这一时期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内在结构关联,将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输入SPSS 24.0 软件,利用去除共词影响的关键词相异矩阵进行分层聚类统计。分析的树状图结果详见图1。通过图1,依据知识图谱聚类分析结果,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高频关键词可以划分为8 个类别:(1)公共图书馆管理;(2)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与总分馆制;(3)公共图书馆网络与信息服务;(4)公共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5)公共图书馆建设与评估;(6)公共图书馆城乡差异与公共图书馆文化建设;(7)国外公共图书馆模式;(8)公共图书馆法律制度体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基于聚类统计分析的公共图书馆研究八大类别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具有密切的内在逻辑关联。

2.5 多维尺度统计分析及结果

图1 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CSSCI来源期刊高频关键词聚类图谱

为进一步提升研究领域热点议题聚焦的准确性,将当前的多维空间利用Euclidean 距离模型进行降维处理,降维过后的可视化知识图谱结果见图2。多维尺度统计分析结果与聚类统计分析所获得的结果基本保持了框架上的一致,但多维尺度统计分析显示出更强的综合性,高频关键词呈现出局部集聚态势。依据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关联与结构,归纳出5 组高频关键词词簇,自图2左下角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归类并命名为:(1)公共图书馆相关制度与模式;(2)公共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3)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4)国外公共图书馆的借鉴与启示;(5)公共图书馆的文化职能。与聚类统计分析相比较,多维尺度分析更加凸显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性。从图2 看,并未出现特别居于中间位置的高频关键词,说明针对公共图书馆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2.6 社会网络分析及结果

考虑到上述几种方法在技术上的不足以及增强聚类分析过程科学性的需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共现网络进行分析。首先将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输入至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NINET5,进而将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进一步转换成可视化分析工具NETDRAW 可以辨识的文件,绘制出公共图书馆领域高频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知识图谱(见图3)。图3 表明,高频关键词的初始矩阵共现关系在知识图谱中得到较为完整的显示,且在节点的大小和出现频数与其在网络中地位及作用具有正相关关联性。

图2 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CSSCI来源期刊文献高频关键词多维尺度分析图谱(2000-2017)

通常来看,社会科学研究中社会网络分析主要从社会网络密度与网络中心势两个维度来进行系统描述。首先,就社会网络密度而言,一般指各个节点之间关联的密切程度,由网络中各个节点的实际关联数与潜在最大连线数的比值构成,区间为[0,1]。一般密度值越接近1,说明社会网络中的关系越紧密。运用UNINET 5 进行测算,可以看出图3 中的网络密度水平较好。需要注意的是,处于图谱中间位置的高频关键词周围环绕着较为集中的连线。相比较而言,图谱靠近外围部分连线则较为稀疏,且聚合程度呈现出较低水平。其次,就网络中心势而言,基于更加科学把握网络集聚程度的考虑,需要进一步解析图3 的社会网络点度中心势。通过综合测算得到其网络点度中心势为32.54%,显现其具有一定程度的聚合态势。“公共图书馆”“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精神”“总分馆制”“资源共享”处于较为居中的位置,周围环绕较多的关键词与其连接;而从中心势的关键词排名来看,“公共图书馆”“图书馆服务”“信息服务”“图书馆事业”“读者服务”等排名处于较高位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高频关键词属于公共图书馆的热点研究领域。通过上文分析,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高频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图谱基于可视化方式对该领域的研究框架有了初步复现:以“公共图书馆”“图书馆服务”“总分馆制”“县级公共图书馆”等核心高频关键词作为内核,在次核圈层围绕着“公共图书馆法”“公共图书馆事业”“资源共享”与其紧密关联,并且这些关键词也与网络外围诸多高频关键词进一步构成相互之间的关联。这不仅说明公共图书馆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程度复合性与层次性,同时也呈现出复杂的内在关联。

图3 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CSSCI来源期刊文献高频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图谱(2000-2017)

2.7 整合视角下的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知识图谱

上文针对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分别运用聚类统计分析、多维尺度统计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绘制了对应的研究热点知识图谱,这几种方法也存在不足之处。就聚类统计分析来看,无法对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关联作出进一步展现;多维尺度分析以词簇方式展现高频关键词,但同样无法显示出高频关键词之间关联的强度;社会网络分析虽然可以弥补上述两种方法的不足,但对高频关键词无法实现较为合理且科学的归类。因此,本部分将上述几种方法的优势进行组合,运用“整合视角”绘制出具有综合意义的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知识图谱(见图4),进而对其研究状况与热点主题进行全局性“复盘”,使高频关键词之间形成基于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再聚合。整合视角下的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知识图谱呈现出更具科学性与系统性的结构与层次。从图4 可以看出,整合视角的图谱由“公共图书馆”“图书馆事业”“图书馆服务”等节点较大的高频关键词构成其内核;外围圈层结合其自身属性与内核形成紧密关联,反映出学界的学术注意力汇聚所在。结合相关专家建议,以及研究成员在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的知识与经验,自图3 左下角开始按照顺时针方向分别归纳为:(1)模式与区域分异;(2)网络信息资源建设;(3)服务体系研究;(4)政策法规研究;(5)战略规划研究。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五个热点研究议题虽然在物理空间中处于“分裂格局”,但实际上各个议题之间所呈现出的关系却是密切相关,共同构筑公共图书馆的热点研究领域,这也要求我们要从整体性视角去思考与审视公共图书馆领域的相关研究。

3 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热点议题的分析与讨论

整合与归纳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热点主题后,需要进一步对热点议题进行更系统的分析与讨论。为此,从两个契入点对知识图谱的内在逻辑结构与进展状况进行深度挖掘。首先,梳理热点研究主题内高频关键词构成及其主题的内涵,并且对高频关键词及其主题的外延予以适当阐释。其次,根据所在主题的高引典型文献进行系统性分析,对热点主题的相关主流观点进行提炼。

3.1 公共图书馆的模式与区域分异

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整合后的知识图4 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的模式以及区域发展状况备受公共图书馆相关研究学者的重视。处于这一热点主题下的高频关键词主要包括“总分馆”“社区图书馆”“县级图书馆”“农家书屋”“高校图书馆”“基层图书馆”“县级公共图书馆”等。就模式而言,既有的高引用文献主要集中于三个维度:(1)治理模式。这一维度主要关注公共图书馆治理的模式,较为突出的是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模式。例如,金武刚等对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起源、当前发展以及未来趋势进行了系统梳理[3];于良芝等通过对国内公共图书馆由“各自为政”向“总分馆模式联合”的跨越历程进行回溯,深入分析这种跨越对公共图书馆立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4]。(2)服务模式。该维度的焦点集中于互联网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中的内嵌研究。有学者提出“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要增强二者之间的相互匹配度[5]。(3)区域典型模式。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出现了较多的公共图书馆区域模式,如岭南模式[6]、嘉兴模式[7],丰富了公共图书馆治理经验。就区域分异而言,学者从一开始就重视农村与城市之间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多方面差距[8],并提出相应对策以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文献计量由于自身固有的局限性,如有些尚未统一的名称可能会影响高频关键词被有效识别,因而有时难以对新兴的模式实现全部覆盖。所以,有些模式虽然未在关键词图谱中得到呈现,却在近年显示出迅猛发展势头。比如,近年来内蒙古图书馆的“彩云服务”,运用颠覆性的理念与创新性的服务模式不仅实现全民阅读的功能诉求,也推动了图书共享氛围的高涨,获得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韩冰较早研究这一模式,基于运作模式、实施效果及实践经验系统三个维度分析了内蒙古彩云服务[9]。

3.2 公共图书馆的网络信息资源建设

互联网时代下的公共图书馆发展离不开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从图4 中看出,这一热点主题涵盖“数字图书馆”“图书馆网站”“信息服务”“资源共享”“网络环境”等高频关键词,反映出该主题下学者们主要关注方向。从高引用文献来看,对于公共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讨论集中在两大维度。一是共享维度。有学者早在21 世纪初期就将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视为一种综合战略,主张建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论坛等相关配套设施[10],有学者注意到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进行信息资源有效整合[11];二是基于实证的调查。黄洁晶[12]、谷聪聪[13]等从全国与区域的公共图书馆研究视角出发,对公共图书馆研究现状进行实证调查。总的来说,学者对公共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在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外延上同样呈现出迅速扩展趋势。

3.3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研究

公共图书馆服务历来是该领域学者关注的重要研究议题,其中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指的是国家或者地区公共图书馆单独或者依赖于协作方式供给的图书馆服务总和[14]。笔者利用CNKI数据库,按照题名组合检索“公共图书馆”与“服务”的相关文献,发现1960年就有学者关注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从图4 中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服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服务创新”“延伸服务”等高频关键词处于该主题下,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领域,其成果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1)现状与对策研究。王学熙通过对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现状调查提出对策[15],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2)服务与功能定位。有学者通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16]与功能定位[17]审视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作用。(3)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义体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与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于良芝等指出,公共服务均等化需求驱动倒逼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展开一系列革新,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对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进行深层次的体制与机制变革[18]。

3.4 公共图书馆政策法规研究

公共图书馆发展离不开政策及法律法规保障,其研究热度一直呈现持续增长态势。该主题下的关键词主要包括“公共图书馆法”“法人治理结构”“图书馆管理”“图书馆法”等。于良芝关于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法律保障问题获得了较高的学术关注度。考虑到公共图书馆功能与作用的不断扩大,为保障公民共享文明成果,强化对公共图书馆的有效管理,《公共图书馆法》于2018年实施,吸引各界的广泛注意。金武刚认为该法律是将公共图书馆服务从行业共识延伸到法律中的规定,对该法律进行了系统解读[19]。值得注意的是,该法律自2001年开始筹划,凝聚了大量相关领域学者的智慧,可以说是将建国以来我国各级公共图书馆理论与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取得的成果,通过法律的形式予以确立。该法律为公共图书馆发展路向、重点目标、核心任务、科学管理与运营都提供了明确的科学依据,进一步增强了政府公共服务管理与保障等方面的能力,是有效应对公共图书馆发展区域差异过大、不平衡及不充分等问题的重要保障。概而言之,公共图书馆政策及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是当前公共服务均等化所要体现的应有之义。

3.5 公共图书馆的战略规划研究

战略规划对公共图书馆发展具有引领与导向意义,可以说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与运营都是内嵌于这一系统框架下实施与进行。随着国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同样需要对公共图书馆的战略规范予以适时调整。由图4 可知,“战略规划”“可持续发展”“公共图书馆精神”等是处于这一热点议题下的高频关键词。可以看出,公共图书馆的的战略规划正是为了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诉求,进而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精神予以体现。这一热点主题下的学者有三种主要研究路径:(1)工具理性思维。有学者将战略管理视为一种管理工具,在宏观上对公共图书馆的有序发展作出战略部署与策略安排,进一步指出战略规划对公共图书馆的应用价值,并系统论证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获得较高的学术关注度[20]。(2)注重整体框架建构。有学者从时代背景与理论视角出发,结合模型与实证方法,为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构建出基本方案[21]。(3)典型模式案例。主要从国外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模式获取相关经验与教训。

4 研究演化路径与未来研究趋势

随着公共图书馆研究关注度的提升与研究成果的丰富,研究视野及研究方法也呈现出日益丰富的样态。为把握公共图书馆领域研究热点的演化规律与路径,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未来公共图书馆研究视野的潜在热点及其特征。

4.1 研究的演化路径

通过上文中对于公共图书馆研究的分析,运用SATI 软件对样本文献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根据高频关键词的语义及结构特征,结合时间段位划分方法选取排名位于前25 的高频度关键词,进而对研究热点的演化进行深入分析。笔者将研究的演化路径细分为研究的稳步增长、研究的迅猛发展、研究的系统深化三大阶段。

表7 公共图书馆研究领域高频关键词按时间段统计

4.1.1 稳步增长阶段(2000-2005年)

公共图书馆研究的相关表述虽然出现较早,但通过检索中文社会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与CNKI数据库可以发现,公共图书馆领域较为稳定的发文数量开始于2000年。2000-2005年为公共图书馆研究的稳步增长阶段。该阶段的公共图书馆研究主要集中于相关管理与服务水平提升方面。通过表7 可以看出,“图书馆管理”“图书馆服务”“社区图书馆”等处于较为靠前的位置。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的研究开始注意到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地区差异性,同时也逐步重视公共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4.1.2 迅猛发展阶段(2006-2011年)

伴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升,公众对公共服务质量的需求也在快速提高,因此学界对于公共图书馆的研究也迈入到迅猛发展阶段。审视文献的核心关键词,这一阶段的公共图书馆研究呈现出四个突出特征:第一,注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与公共图书馆精神培育;第二,重视服务模式升级创新与服务功能延伸;第三,更加关注公共图书馆在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及不充分等问题;第四,开始重视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评估等相关问题。

4.1.3 系统深化阶段(2012-2017年)

公共图书馆的相关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日益丰富,在客观上促使其研究进入了系统深化的阶段。这一阶段公共图书馆的良好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秩序与法规政策建构,以及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通过表7 可看出,这一阶段的高频关键词,如“公共图书馆法”“法人治理结构”“社会力量”“政府购买”“互联网+”等,也可以予以有效证明。总体来看,该阶段可以归纳为四个典型特征:一是公共图书馆相关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二是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协作;三是新兴服务模式的不断涌现;四是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与质量的评估趋于科学。当然,处于这一阶段的公共图书馆研究更加重视区域之间发展的均衡性。

4.2 潜在的研究热点

4.2.1 农村公共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区域发展的不充分性及不平衡性将制约其功能的有效发挥,不利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2016 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基础数据概览》显示,2016年我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总量达3153 个,其中国家级、省级、市级分别为1 个、39 个、369 个,而县级公共图书馆占到公共图书馆总量87%,达2744 个。可以看出基层地区,确切地说是农村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发展将会极大地影响公共图书馆是否能够实现良性发展。作为公共图书馆的末端系统,学界普遍认为农村公共图书馆长久以来并非完全被纳入传统公共图书馆的范围之内,绝大部分软硬件设施与功能表现出分头建设、专业薄弱、多头管理等治理困局[22]。如何在政策安排与社会保障、资源的投入与适当倾斜、人才队伍建设、意识培育与塑造上,帮助农村地区公共图书馆实现良好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异,都是亟待应对的热点问题。总而言之,农村公共图书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将会是该领域未来重要热点。

4.2.2 吸纳社会力量参与

“十三五”规划尤其强调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而公共图书馆吸纳社会力量的参与,可以有效集约治理成本,促进公共服务多元化发展,增进社会沟通,也有利于对公共服务供给形成有效的补充,因此,公共图书馆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是当前公共图书馆研究的重要议题。未来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在公共图书馆建设中如何有效吸纳社会力量,如何进一步创新社会参与的模式和路径,如何提升社会参与的能力和规范性,如何从法律与政策层面予以良好的保护与支持。当然,也要警惕社会参与的成本、有效性、代表性、“志愿失灵”等局限性问题。

4.2.3 特殊群体的考虑

公共图书馆服务具有普惠性。当前公共图书馆治理与服务的设计并未充分考虑特殊群体(老、弱、病、残、幼)的差异化需求。部分学者重视公共图书馆对老年及少年儿童等特殊群体的针对性服务。但整体看,针对特殊群体服务的仅仅为少数市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并且服务的针对性和满意度也难以满足该群体的实际需求。未来相关研究可以基于充分社会调查与访谈,结合特殊群体的特点,聚焦于定制性改善服务,包括如何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对特殊群体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如何合理增加相应的经济投入以及完善相应的评估体系等等。

4.2.4 新媒体融合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媒体成为公共图书馆内涵深化与外延拓展的重要发力点。通过上文的关键词梳理可以看出,“微信”“微博”“公众账号”“MOOC”“数字/移动图书馆”等已经广泛运用于公共图书馆领域,并取得了一定发展。互联网的使用对公共图书馆纸质文献使用效率低下、资源检索复杂、文献获取路径与方式单一等等不足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功效,在服务效率、服务模式、服务针对性以及用户体验上均有较大程度改善。当然,新媒体有效融入公共图书馆也需要注重进一步提升服务的便捷性与满意度。比如,如何确保使用者自身信息安全,怎样开发出更加便捷的软硬件服务,如何将智慧馆员工作技能及业务能力培养与综合教育有机整合起来,如何帮助公众培养有效运用公共图书馆新媒体的意识与能力等等,都是未来需要注意的潜在领域。

4.2.5 馆际协作与联盟

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协作与联盟是信息资源与服务共建共享的重要依托。图书馆协作与联盟在国外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国内来看,其联盟与合作主要集中于部分高校图书馆,如“长三角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未来需要有效结合图书馆的地区分布、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状况、管理模式、组织结构、人员配置等方面来研究公共图书馆馆际间的协作与联盟。其模式可以从横向与纵向上两个维度出发。横向上,一方面需要扩大国际之间的馆际协作与联盟,另一方面也扩大省(市)公共图书馆与县级(农村)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协作与联盟,延伸馆际协作与联盟的幅度。纵向上,如何促使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政府信息部门、政府智库、科研单位、社区服务等广泛融合,形成充分协作与联盟态势,强化馆际协作与联盟的复合程度,都是未来相关学者所要努力的方向。

5 结语

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相关统计分析方法的组合使用及可视化再现,对2000-2017年我国公共图书馆领域研究状况以知识图谱的方式予以“复盘”。研究表明,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内涵与外延呈现出纵深化、延展化趋势,研究视角的价值性、研究方法的先进性、研究问题的显著性均呈现出增强趋势。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定量与定性的交叉分析,本文梳理五大热点研究主题,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演化趋势以及未来存在的研究热点问题,为深化研究与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领域文献图书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读·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东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领域·对峙
青年生活(2019年23期)2019-09-10 12:55:43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
飞跃图书馆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去图书馆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