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粮肉碱和脂肪水平对鲤鱼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2019-06-18 09:39:08徐端红安芳芳贾新彦高红梅
中国饲料 2019年10期
关键词:肉碱鲤鱼脂质

徐端红,安芳芳,贾新彦,高红梅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1450)

鱼类日粮中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蛋白质和脂肪,然而蛋白质也是最昂贵的饲料成分。日粮中脂肪含量的增加可能会起到节约蛋白质的作用,因为脂肪氧化可以产生大量能量,提高饲料利用率。但从营养角度来看,脂质含量过高可能对鱼肉感官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从而降低鱼肉的产量及储存的稳定性(Cowey,1993)。此外,许多研究人员报道,肉碱与脂质代谢的关系,日粮脂肪水平的变化意味着脂肪酸氧化能力的变化,从而影响肉碱的功能(Harpaz,2005)。但关于日粮添加肉碱与脂肪水平对鱼类生长性能和肉质影响的交互效应研究不多。肉碱是一种季铵盐化合物,是长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必需的,L型异构体具有生物活性,而D型异构体几乎没有生理价值(Ozorio,2009)。在维生素C和体内产生的其他代谢产物的条件下,肉碱由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和蛋氨酸合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1.2,是一种非常容易吸潮的化合物,很容易溶于水(Harpaz,2005)。有研究表明,肉碱可以提高几种鱼类生长速度,降低脂肪含量(Yang等,2009)。左旋肉碱的作用取决于环境条件、日粮成分(脂肪和赖氨酸水平)、添加水平及鱼的生长阶段等(Dias等,2001)。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机体免受自由基和活性氧的影响,延缓许多慢性病和脂质过氧化。因此,天然物质作为潜在的抗氧化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就包括L-肉碱(Ma等,2008)。鲤鱼是世界上第3种最常见的引进物种,也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鱼类之一。但鲤鱼过多的脂质沉积影响其捕捞质量,增加了肉质的异味和加工程序(King和Dew,2003)。作者假设日粮添加肉碱可以改善鱼肉质量,将体内或日粮中的大部分脂肪转化为能量而不是在体脂沉积,因此,本试验研究不同脂肪水平日粮添加L-肉碱对鲤鱼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试验选择初始体重为(22.60±0.15)g的鲤鱼180条,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鱼缸,每个鱼缸10条鱼。试验日粮采用6因子[2(5%和10%脂肪水平)×3(0、0.5和1 g/kg L-肉碱)]设计,试验共进行10周,包括2周适应期,各组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试验期间,鱼缸内的水温控制在(25±0.5)℃,溶解氧维持在(7±0.05)mg/L,pH在 7.5左右,光照采用自然光照(10 h光照,14 h黑暗)。饲喂前1 h对投喂量进行称重,每次缓慢投料,保证饲料总摄取量和未食用的颗粒能被放置在每个水箱的单独排水管下的网状收集器收集,采食量是总供给量减去未食用的饲料量。

表1 各组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2 生长性能和体成分 生长性能和体成分计算公式如下:

生长速率/%=(末重-初重)/试验天数×100,相对生长速度/%=(末重-初重)/初重×100,蛋白效率比=增重/蛋白摄入量,外形指数 /%=体宽/体长3×100。

试验结束后,每个重复选择2只鱼屠宰后,用常规养分分析方法测定蛋白质、脂肪、水分和灰分含量。

1.3 血液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性能 每个重复随机选择5条鱼尾静脉采血,3000 g离心10 min收集血浆。血浆用于测定血球容积、血红蛋白、葡萄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分析血浆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所有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4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SPSS(18.0版)多因素方差分析,试验日粮中的脂肪和肉碱水平为两个主效应,各组间的差异用Tukey法进行多重比较,分析日粮脂肪和肉碱水平对各测定指标的交互效应,试验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判定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日粮肉碱和脂肪水平对鲤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各处理组对鲤鱼末重、相对生长速率、生长率、饲料利用率和外形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肉碱和脂肪水平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也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

表2 日粮脂肪和L-肉碱水平对鲤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日粮肉碱和脂肪水平对鲤鱼体成分的影响由表3可以看出,日粮肉碱和脂肪水平对鲤鱼机体蛋白质、脂肪、灰分和水平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其中高脂肪日粮组添加1 g/kg肉碱较其他组显著降低了鲤鱼机体脂肪和灰分含量(P<0.05),同时10%脂肪日粮添加1 g/kg肉碱组鲤鱼蛋白质含量最高(P<0.05)。

表3 日粮脂肪和L-肉碱水平对鲤鱼体成分的影响 %

2.3 日粮肉碱和脂肪水平对鲤鱼体成分的影响由表4可以看出,日粮肉碱和脂肪水平对鲤鱼血球容积和血红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肉碱水平对血浆甘油三酯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日粮脂肪水平显著影响血浆甘油三酯含量(P<0.05)。10%脂肪水平组血浆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5%脂肪水平组(P<0.05)。日粮肉碱和脂肪水平对血浆葡萄糖、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效应(P<0.05)。不同脂肪水平日粮添加肉碱较单独的对照组显著提高了血浆葡萄糖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P<0.05)。

2.4 日粮肉碱和脂肪水平对鲤鱼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由表5可知,日粮肉碱和脂肪水平显著影响鲤鱼血浆抗氧化相关指标,其中10%脂肪水平添加1 g/kg肉碱组较其他组显著提高了血浆SOD、CAT和 GSH-Px的活力(P< 0.05),显著降低了血浆MDA含量(P<0.05)。

3 讨论

左旋肉碱对鱼类生长和脂质代谢具有潜在的积极作用,引起许多研究者的兴趣。一些科学家发现,左旋肉碱能提高几种鱼类的生长速度(Mohseni和 Ozorio,2014),但本试验结果发现,不同脂肪水平日粮添加肉碱对鲤鱼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此外,关于日粮脂肪水平和添加肉碱对鱼类生长或其他生理功能影响的互作效应研究较少。据报道,肉碱对鱼类生长和肉质的影响可能与物种特异性有关,也取决于环境条件、鱼类生长阶段和日粮营养成分(赖氨酸含量和肉碱添加水平)(Dias等,2001)。Yang等(2012)研究表明,日粮添加肉碱可以降低鲈鱼脂肪含量,但Dias等(2001)的报道结果却显示,肉碱对鱼肉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因此,日粮添加肉碱在降低机体脂质方面的这种差异性是否与日粮脂肪水平有关还尚不清楚。但我们的研究表明,日粮添加肉碱和脂肪水平对降低鱼肉脂肪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其中10%脂肪水平日粮添加1 g/kg肉碱鱼肉脂肪和灰分含量最低,蛋白质含量最高,说明肉碱对脂肪在线粒体的氧化具有促进作用(Du等,2006)。

表 4 日粮脂肪和 L- 肉碱水平对鲤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mg/dL

表5 日粮脂肪和L-肉碱水平对鲤鱼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饲喂10%脂肪水平日粮的鲤鱼血浆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5%脂肪水平组,这与Du等(2006)研究结果一致。另一方面,有研究报道指出,在人和陆生动物饮食或日粮中添加L-肉碱会降低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和游离脂肪酸含量(Rebouche,1992)。Yang等(2009)发现,日粮添加肉碱降低了血浆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和非酯化脂肪酸水平,但对磷脂含量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脂肪水平日粮添加肉碱降低了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提高了葡萄糖和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其中10%脂肪日粮添加1 g/kg肉碱表现最显著。肉碱可以调控辅酶A与乙酰辅酶A的比例,影响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Bell等,1992)。

脂质过氧化是一种自然降解和细胞膜破坏的过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是一种有效的脂质过氧化保护酶,此外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是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另外两种主要抗氧化酶。另一方面,血浆丙二醛的含量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有很好的相关性,通常用来评价机体是否处于氧化应激状态。本试验研究了肉碱对鲤鱼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日粮脂肪水平和添加肉碱对鲤鱼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作用,这表明肉碱可以抑制脂质过氧化,缓解鲤鱼氧化应激(Ma等,2008)。此外,在活性氧含量显著下降的情况下,日粮添加肉碱可以降低草鱼血浆丙二醛含量和细胞凋亡(Wang等,2016),同时L-肉碱可以抑制由铁介导的脂质过氧化(Ma等,2008)。

4 结论

本试验结果发现,日粮脂肪和肉碱水平对鲤鱼体成分、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具有显著交互效应,其中10%脂肪水平日粮添加1 g/kg L-肉碱可以改善鲤鱼机体体组成,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

猜你喜欢
肉碱鲤鱼脂质
读《鲤鱼跳龙门》有感
快乐语文(2021年36期)2022-01-18 05:49:04
鲤鱼旗装饰坠
复方一枝蒿提取物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中成药(2018年9期)2018-10-09 07:18:36
鲤鱼跳龙门
学生天地(2018年18期)2018-07-05 01:51:36
白杨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 07:19:53
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中成药(2017年4期)2017-05-17 06:09:26
肉碱为宝宝健康造福
L-肉碱对热应激大鼠机体脂质代谢的影响
吃左旋肉碱能够减肥吗?
川陈皮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中成药(2014年9期)2014-02-28 22:2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