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台的公共舆论传播及管理分析

2019-06-17 01:22李剑峰
卷宗 2019年13期
关键词:微信平台分析管理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以微信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端应用软件对人们日常生活发挥的影响越来越大。据统计,现目前我国微信注册用户已经超过8亿,其中包含了7亿活跃用户,已经足以引起公共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尤其是针对微信公共舆论传播,因为微信所体现的可控性较弱、自我净化能力较差和负面言论容易渗透等特点,使得很多消极、负面信息渗入到其中,对维护我国社会稳定和推进民主化进程造成不良影响。也迫切的需要借助多种管理措施,对微信公共舆论进行有效监督、管理和引导。

关键词:微信平台;公共舆论;舆论传播;管理;分析

在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各种新媒体、移动互联网平台也已经取代传统传播方式,成为媒体、个人等发布信息和交流思想的主要渠道。通过微信,可以接收到不同订阅号、公众号等信息推送,人们通过朋友圈、微信群也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内容推送和分享给其他人[1]。无法避免的微信成为各种突发事件和热门话题的信息发源地,同时成为公共舆论表达和发酵的主要平台。需要进一步强化微信公共舆论传播管理,对公共舆论起到良好的监督和引导作用,以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基于此,对基于微信平台的公共舆论传播及管理进行分析。

1 基于微信平台的公共舆论传播特点

1.1 传播方式多样化

传统形势下网络舆论传播具有公开性特点,只需要将热点放到贴吧上,就会引起很多人关注和转发。而微信舆论传播较多以私密性的方式进行。网络舆论想要在微信上进行传播,多通过朋友圈、公众号实现,傳播方式更加多样化,并且越来越多的用户也更加喜欢在微信上传播公共舆论,这也导致一些谣言、谬论在网络上传播,而一些微信用户由于判断能力不足,片面的相信了这些谣言,也引发一些不良后果[2]。

1.2 传播对象具有针对性

由于微信具有较高的私密性,舆论多通过公众号推送,然而前提需要用户对公众号进行关注,即使是朋友圈分享也要相互较为好友以后才能够看到对方所发布的朋友圈信息,对朋友所发布的舆论信息也更加的信任,因此微信网络舆论传播更具有针对性。

1.3 传播范围更加广泛

微信网络舆论传播范围比较广泛,一个用户将舆论发布到自己的朋友圈,其好友可以看到并再次进行转发,不断循环下所产生的影响也不断扩大。与传统网路舆论传播方式不同,人们只有找寻到舆论发源地点开才能够看到,但是微信朋友圈消息推送可以直接看到,这一环境下舆论传播范围也就比较广[2-3]。

2 基于微信平台的公共舆论传播管理策略分析

2.1 加快微信公共舆论法治化建设

通过科学立法和严格执法,从法律的角度上强化微信公共舆论管理和监督。法律法规作为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对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和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微信公共舆论法律建设,在充分保障社会公众自由言论的基础上,也坚决杜绝违法行为发生,针对微信平台上出现的违法行为,也能够依靠法律制度进行解决。通过这一方式既能够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又能够严厉打击移动互联终端违法行为,为社会公众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

2.2 完善微信公共舆论治理机制

完善微信公共舆论治理机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规范开放商、运营者和使用者行为,通过构建微信平台管理运营组织统一管理制度,对开发商、运营者起到引导和规范的作用,针对出现在朋友圈中的有害言论进行筛查、审核和屏蔽,甚至可以就出现违法行为用户拉入到特定数据库中,实施针对性的管理。微信使用者自身也要不断提升自我素养,不能够轻信谣言和发布不实言论,进而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2)建立微信舆论常态监测机构,通过构建专门的微信信息、舆论管理机构,对日常出现在微信平台上的舆论内容进行跟踪、收集和分析,并对舆论走向进行有效预测和上报,以便于对舆论全面掌握和及时处理。3)进一步完善微信实名制度,微信用户注册必须使用自己真实身份,并且根据自身意愿选择是否公开个人信息,不仅可以打击舆论犯罪,还能够有效保障用户言论自由[3]。

2.3 加强微信公共舆论引导

加强微信公共舆论引导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打破官方和民间舆论壁垒,现阶段我国官方媒体与民间舆论场存在较为明显的界限,民众对官方舆论也抱持着不够信任的态度,而微信平台所具有的私密性和用户价值多元化特点,加剧了微信舆论把控难度。因此,需要通过不断完善官方媒体,以微信公众号方式强化公众舆论引导,将更加真实、有效信息推送给社会公众,在输送正确价值观基础上,还能够提升主流媒体公信力。2)完善政务公众号服务内容,公共管理部门通过不断完善政务公众号服务内容,可以吸引更多用户关注,尤其是在微信舆论监督和引导方面,通过畅通公众献策渠道,研究公众心理,可以进一步减少舆论发生,引导微信舆论有序发展[4]。

2.4 构建微信舆论应急机制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自媒体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舆论危机也时刻发生在我们周围,构建突发事件舆论应急机制十分有必要,通过对可能发生情况和爆发发展趋势的有效预测,可以在事件发生之初全面掌握事件发生始末,并快速做出反应,构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避免事件进一步传播和发酵。尤其是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官方所发布的权威性信息可以有效引导公众舆论朝着有效方向发展,并且快速的平息事件。

3 结语

在本文中,对基于微信平台的公共舆论传播及管理进行分析,主要是从微信平台公共舆论传播特点展开,微信公共舆论传播具有方式多样化、传播范围广等特点,通过加快微信公共舆论法治化建设、完善微信公共舆论治理机制、加强微信公共舆论引导和构建微信舆论应急机制,可以进一步提升微信公共舆论传播管理水平,减少微信公共舆论发生,同时保障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张瑶琪.基于微信平台的公共舆论传播及管理研究[D].东华大学,2017.

[2]杨莲溪.自媒体时代网络群体性事件传播中的新问题及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2015,(18):89.

[3]姜胜洪,殷俊.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特点及对网络舆论场的影响[J].新闻与写作,2014,(4):41-44.

[4]张元.新兴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机理与治理机制——以腾讯微信为例[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7,(8):80-87.

作者简介

李剑峰(1997-),男,汉族,江苏盐城人,本科,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微信平台分析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