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对我国的工人阶级发展以及工会工作的开展进行了重要论述,对工人劳动、工人阶级以及工会工作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习总书记对我国工人阶级以及工会工作的相关论述是我国当前发展现状、未来建设方向以及广大人民切实需求的统一。因此,必须要将企业“家文化”建设与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加强“家文化”建设的深度和内涵,努力提升工会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壮大工人阶级力量,给予工人阶级温暖。
关键词:竞争;建筑施工企业;家文化建设
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在企业中开展“家文化”建设不但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还能够凝聚企业职工的力量,提升企业职工的思想素质,从而为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开展形成保障。另外,由于建筑工程本身的性质,其在管理工作中存在更大的难度和挑战,对于“家文化”的建设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所以说,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加强对“家文化”的探索和研究。
1 企业文化建设对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要性
高水平的企业文化建设能够有效的推动企业的发展,但是低水平的企业文化建设却会对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起到阻碍作用。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方面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能够对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另外,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也是加强企业综合实力,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
与其他企业不同,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员工的管理,在管理工作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度。为了保障企业项目的建设质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建筑施工企业的突出特点是施工过程中参与人员较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建筑施工企业控制施工质量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对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然而由于资金、人力以及工作性质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导致依靠传统的质量监管工作难以对建设项目的质量形成有效的保障。因此,想要提升建筑项目质量监管的效率,保障建筑项目的质量,关键在于提升企业文化的建设水平。这是因为,现阶段我国从事建筑施工的基层人员大多都具有素质较差、思想水平较低的特点,对于施工人员的约束和规范仅仅依靠硬性的要求和监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来对施工人员进行思想上的约束和凝聚,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提升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和职业素养,让他们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行为,提升施工项目的建设质量。
2 “家文化”的内涵及其建设的意义
“家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典型模式,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开展“家文化”建设关键要把握住“家”这一内核,“家文化”的特点就在于在企业中营造一种大家庭的氛围,让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能够形成一种相互关爱、相互理解以及相互帮助的关系。与其他的企业文化不同。“家文化”的建设不仅仅要注重对企业员工的尊重与支持,更加注重对企业中员工之间的关系进行建设,通过构建大家庭的氛围,让企业中的员工能够形成一个团结奋进,相互关爱的集合体。除此之外,基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家文化”的建设对于建筑施工企業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文化”是建筑施工企业开展项目的精神引领。在建筑施工企业开展施工项目的过程中,由于建筑项目的特殊性,必须要保障建筑项目能够高质量的一次性完成,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的损害。所以说,想要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对于施工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有着极强的要求。只有通过“家文化”的建设,才能够增强施工人员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行为,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
2)“家文化”的建设有助于凝聚企业精神,统一员工的价值观。在“家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能够为员工提供一个关怀、互助的工作氛围,这样的工作氛围能够有效的引起员工的心理共鸣,从而为有效的提升员工的管理水平。
3)“家文化”对于企业的品牌效应具有积极影响。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能够有效的发挥企业的品牌效应,让企业在社会上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对于企业今后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3 企业开展“家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以及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但是,从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的整体情况来看,在员工的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在公司经营的过程中也忽视了对企业文化的建设。
尤其是对于企业的基层人员的管理,由于建筑施工的特性,施工人员往往面临着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强度大的问题。再加上一些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方法不科学,导致基层施工人员存在不够团结、缺乏奉献精神以及对工作心存抱怨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忽视了“家文化”建设,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缺乏人性化。
因此,在今后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只有进一步加强“家文化”建设力度,站在员工的角度进行考虑,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减轻施工人员心理上和工作上的负担,培养施工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够将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充分的调动起来,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
4 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家文化”建设的现状
4.1 施工现场缺乏管理阻碍了“家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归根结底,企业经营发展的目标在于盈利,因此很大一部分企业将管理工作的重心都放在了施工速度的提升以及短期效益的增加上,对于施工现场的建设却不够重视。然而,正是这一现状却造成了“家文化”建设水平难以提升。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建筑施工人员往往存在流动性大、工作强度高的问题。由于忽视施工现场的管理,导致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极为恶劣,不但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心理负担,对于施工质量的提升也造成了消极影响。
4.2 “家文化”建设工作灵活性不强
当前,我国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并不具备科学的企业文化建设理念,“家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也存在不够灵活的缺陷。一些建筑企业对于“家文化”的相关理论并不了解,所开展的建设工作也比较肤浅,存在形式主义的嫌疑。比方说,很大一部分企业的“家文化”建设工作过于形式化,建设方式往往只是局限于开大会、贴标语以及喊口号这些传统的形式,这不但不会提升“家文化”建设的水平,反而容易造成员工的逆反心理。
5 “家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分析
5.1 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建设理念
“家文化”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也是建设企业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提升“家文化”建设水平和质量的关键在于树立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将职工作为“家文化”建设的主体和核心。这是因为,企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培养,让企业员工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家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把重心放在“人”上。一方面,要认识到职工素质提升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新员工进入企业的时候,要对新员工进行组织培训,让员工能够在短期之内对企业文化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为后期的企业文化建设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理论的学习,做好对自身角色的定位,管理人员不应该是一种发号施令的角色,而是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协调员,企业文化的宣传者。
5.2 进一步提升企业制度文化的建设水平
企业制度建设的目的在于提升对员工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因此,在“家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结合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对企业的相关制度进行优化,进一步加强企业制度文化建设的力度。具体的来讲:一方面要针对各个施工项目的特点和需求,对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材料配比以及施工工艺等设定科学的标准,从而进一步保障建筑项目的质量;另一方面,要将“家文化”文化融入到企业的制度之中,让企业文化的建设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相一致。
5.3 加强施工现场的文化建设
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管理环节,因此,施工现场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阵地。在今后的“家文化”建设过程中:一是要加强对现阶段建设方式和建设现状的分析和研究,针对当前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弥补。比方说,在施工现场建造施工人员的宿舍、食堂等,为施工人员提供便利,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二是不能盲目追求施工的速度,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可以定期的对施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让他们具备施工安全意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能够自觉遵守安全规范。
5.4 加强职工之家建设的力度和水平
在对职工之家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打基础、添活力、利长远作为工作开展的基点。对职工之家的主要服务工作,例如职工维权、技能培训、心理调节等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提升,建立一个搞笑、健全的职工服务体系。除此之外,必须要将职工作为职工之家建设的中心和主体,可以开展 “职工评家”等活动,来将工会职工的参与权、监督权充分的落实起来,这样就能够在提升职工主人翁意识的同时,让工会的温暖照进到职工的心中。
6 总结
总的来讲,在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不仅仅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还要正确认识企业“家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家文化”建设为基础,来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和技能进行培养,提升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对“家文化”的内涵和理论的学习,针对当前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和弥补。例如缺乏正确的企业文化建设理念,施工现场缺乏管理等等,从树立以人文本的文化建设理念、加大企业制度文化的建设力度以及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入手来提升“家文化”建设水平,以此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博闻.中国传统家文化与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刍议[J].商场现代化,2018(21):148-150.
[2]盖润洁,康玲.基于Hofstede文化理论的跨文化企业文化激励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29):6-8.
[3]李非,邹婷婷.基于民生公司的传统“家文化”思想研究[J].管理学报,2018,15(10):953-961.
[4]张凤玲.文化视角下的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5(07):71-73.
[5]韩文娟.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核心价值观[J].经营与管理,2018(07):123-125.
作者简介
时静(1983-),女,汉族,陕西西安人,本科,助理政工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