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润
在我国古代众多的养生歌诀中,有两首问答形式的歌诀十分有趣,它们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阐述了未病先防、注意保健、延年益寿的养生之道。
第一首是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应璩(190年-252年)所作的《三叟长寿歌》:
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
年各百余岁,相与锄禾莠。
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
上叟前致辞,内中妪貌丑;
中叟前致辞,量腹节所受;
下叟前致辞,夜卧不覆首。
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
这首歌诀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路人在田间遇见3个年逾百岁的老叟在锄草,非常惊奇,就上前拜问三老如此健康长寿的原因。三位老人的回答都很有意思。
第一个老人说他长寿的诀窍是因为家中老婆长的丑陋。这听起来有点开玩笑的意思,实则是指要健康就要节欲固精,颇有道理。
第二个老人说他长寿的诀窍是节制饮食,即吃饭不可过饱。这与现代“吃饭七分饱”的养生观念一致。
第三个老人说他长寿的诀窍是夜里睡觉时不用被子蒙住头。这个回答有点出人意料,但细想一下,发觉是有道理的。睡觉时把头露在外面,可以保证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当然有利健康。而且,天气寒冷时,还可以锻炼头部对寒冷的耐受力,不会轻易感冒。
这首歌诀以 “行道人”与“陌上三叟”的问答形式,告诉了人们要想长寿必须注意的三点,尽管没有涵盖长寿的全部要素,但所涉及的几点也都是养生的重要因素,是值得人们吸取的。
第二首是清代名医叶桂(1667年-1746年)所作的《十叟长寿歌》:
昔有行路人,海滨逢十叟,
年皆百余岁,精神加倍有。
诚心前拜求,何以得高寿?
一叟捻须曰:我不湎旨酒;
二叟笑莞尔:饭后百步走;
三叟整衣袖:服劳自动手;
四叟柱木杖:安步当车久;
五叟摩巨鼻:清气通窗牖;
六叟抚赤颊:沐日令颜黝;
七叟稳回旋:太极朝朝走;
八叟理短鬓:早起亦早休;
九叟颔首频:未作私利求;
十叟軒双眉:坦坦无忧愁。
善哉十叟词,妙诀一一剖;
若能遵以行,定卜登上寿。
不难看出,叶桂作这首歌诀时明显受到了《三叟长寿歌》的启发,只不过将故事发生地从“田间”改为“水边”,将“三叟”敷陈为“十叟”。它实际上讲了10个益寿延年之道。
一是“不湎旨酒”。不嗜酒,引申为不贪图美味佳肴,饮食清淡。
二是“饭后百步走”。饭后散步,助益消化。
三是“服劳自动手”。指经常小劳,生活自理,不懒惰,不养尊处优。
四是“安步当车久”。出门安步当车,坚持活动筋骨,增强体质。
五是“清气通窗牖”。是指室内空气一定要流通,以免空气污浊,损害健康。
六是“沐日令颜黝”。要经常沐浴日光,吸收大自然中的养分。
七是“太极朝朝走”。天天打太极拳,即天天坚持锻炼。
八是“早起亦早休”。不熬夜,不恋床,早睡早起,生活起居有规律。
九是“未作私利求”。指排除杂念,情绪稳定,心态平和。
十是“坦坦无忧愁”。遇事不愁,屏蔽烦恼,乐观开朗。
叶桂不愧为一代名医,早在400多年前,他就把为现代养生学证实了的“未病先防”的方法,如数通过这首歌诀传授给人们,使人们通过这些方法,走上正确的养生之路。
编辑/吕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