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老年人的固执

2019-06-17 16:57于滨力
科学养生 2019年6期
关键词:保健品老妈老爸

于滨力

“我老妈78了,做什么事儿,都有自己的主意,老太太可固执了。每次感冒轻易不肯吃药,自己给自己当大夫,说是感冒是靠自身免疫力痊愈的,吃不吃药作用不大,自己抵抗力增强就好了。但她年龄大,抵抗力弱,几乎每次都是越拖越严重,甚至发烧变成了肺炎,不得不到医院打点滴……还不只这些呢,她拒绝用微波炉,说是电视上说过,微波炉有辐射,食品会被辐射有毒——本来已经辟谣了,可她宁可信其有不信其无,就是不相信辟谣。老妈还拒绝用洗洁精洗碗,说是用什么牌子的刷锅洗碗都有残留,长期累积会吃死人的。老妈烧开水烫碗或者用淘米水洗碗……”这是48岁的卢女士在“控诉”老妈。她老妈是中学教师退休,素质应该算比较高,可没想到这么固执。

无独有偶,46岁的陆鸣对老爸一意孤行大买保健品也很无奈。她老爸是银行的退休干部,在岗时账目算得十分清楚,靠小聪明买基金挣了一笔小钱。退休后,谁都想延年益寿,于是老爸关注起了保健品。陆鸣对今年春晚葛优主演的小品颇有同感,“我老爸、老妈总是被人忽悠买各种保健品,上多少次当,吃多少次亏都记不住教训。他们買来了也不按时吃,有的吃了没多少,听说有问题,就扔在那里了。老爸现在属于既容易被忽悠上当,又很固执迷信保健品的老人。明明白白是上当受骗了,可他还是执迷不悟,这里上当完了,又去那里上当,只要有人忽悠,他就掏钱购买。家里堆了一堆又一堆的保健品,令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发现,不少老年人年纪越大越固执,但他们自己却不自知,不认为自己是固执,认为是自己有头脑、有经验,才与他人看法不一样,老人的坚持形成与子女及他人沟通的困难,也给生活增添了不少矛盾。

老年人为什么会越来越固执

心理专家认为,所谓“老年人的固执”应该一分为二来看待。不可否认,不少老年人年纪大了,尤其是退休以后,接触的新鲜事物可能比较少,生存环境大致还固化在旧日之中,一直延续着老习惯、旧思维;还有的老人越老自尊心越强,导致他们在人前更加要面子,于是显得有时候固执己见;另外,过去的成功经验、尝试新鲜事物有可能出错,使老人宁愿选择比较保守的做法,从而显得固执。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了人的个性不容易改变。按照心理学中的性格学说的观点,性格是与生俱来的,是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形成的。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影响性格的因素很复杂,主要有基因遗传因素、成长期发育因素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可以说它既有来自于本身的因素,同时也受到环境影响。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核心的人格差异。

奥克兰大学有一项调查显示,人的性格在50岁左右最稳定,步入老年后似乎逐渐后退。专家指出,这种变化可能与不同人生阶段所承受的社会压力和生理压力有关系。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人的性格总体来说较为稳定,但性格的稳定性变化呈钟形曲线,在中年达到最高峰,之后渐渐下降。而责任心、开放性和诚实谦虚等品质,老年人的稳定性与年轻人持平。

有的老年人性格会越变越好

人的个性是不易改变的,但实际上,在某种因素强烈影响之下,性格也可以发生改变。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的个性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包括对自身健康及经济收入的局促不安;不能完全适应退休生活而产生的焦虑;由于活动范围的缩小而形成的孤独感;对身体健康以及如何保养的兴趣增大;活动性减退;性冲动减退;不少老年人感到寂寞;猜疑心加重;变得保守,喋喋不休,爱发牢骚;喜欢忆旧、回首往事等等。研究发现,虽然个性发生了某些变化,但个性的基本方面是相对持续稳定的,而且稳定多于变化。

新的研究显示,性格是有可塑性的,性格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变越好。很多老人到了一定年纪,脾气性格也会有所改变,除了“固执”之外;很多老人变得越来越随和、越来越大度,特别是那些长寿的老人。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例子,譬如一个年轻时好出风头、终日游荡、游手好闲的人,到老年时可能会变得沉稳内敛,一副看惯了世俗的样子,不再抢风头,也不再出去游荡;曾经是脾气急躁、办事爽快、工作效率高的年轻人,到了老年脾气变得温和,办事也不再毛手毛脚了;曾经言辞很有锋芒的年轻人,到了老年也可能就变得脾气随和了。

专家指出,与其说是性格随年龄变化,不如说是性格随着环境而变化。人与环境是一个双向影响的过程,人会对环境产生影响,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美国斯坦福大学桑贾伊?斯里瓦斯塔瓦教授和他的同事研究发现,70岁后的部分老年人和30岁前的年轻人一样,其性格都容易出现较大变化。德国四成年轻人过了30岁后性格逐渐成熟,处事妥当且自尊性较强。在性格特点突出的人群中,近四分之一的人会在70岁之后再次性格大变。而在对经验的开放性上,则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越老越保守。

怎样与固执的老年人相处

老年人的性格会发生变化,这是由多种外因以及内因造成的。与所处的地位、受教育的程度、健康状况及所处环境密切相关。有的老人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十分关心、自尊心强、固执、甚至易激动,但对外界变化表现淡漠,不易接受新鲜事物和适应新的环境。那么,怎样与固执的老年人沟通呢?

专家表示,年轻人应该多多体谅老人的处境和心情,对待老人要耐心,“老小孩老小孩”,就当老人是孩子。当然,老人自己也要摆正心理,尝试学习接受新事物,与年轻人观念相左时,要学会相互理解。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尊重老人。固执的老人大多容易孤单、敏感,因此更需要儿女的关心和体谅。如果遇到意见不统一时,儿女们要尊重和理解老人,切不要粗野顶撞,也不要针对小细节就事论事,或抱着糊弄的心态随便安抚他们。

人到老年,特别是退休之后,老年人的依存、自尊和扶助需要是普遍存在的。他们希望在家里得到更多的温暖、更多的关心和亲热,尤其是希望子女们能经常同他们交谈拉家常;他们要求子女孝顺、尊敬他们,遇事多跟他们商量,多征求和采纳他们的意见;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体力的衰退,老人希望子女能帮助完成他们所难以独立完成的家务、看病等任务。

老年人对社会活动的参与度逐渐降低,他们会觉得不被看重,子女应鼓励老人多出去走走,并帮父母建立交际圈,鼓励老人参加社区活动,帮助老人拓展生活圈。

老人的固执与他们的思想认识是密切关联的,有的老人接受新鲜事物少,受传统尊老文化的影响很深,认为自己就该是权威。要改变这种固执的认识,就要鼓励老人看书看报,不断学习新事物,从而改变自己的认识,使自己主观的看法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

编辑/谭明

猜你喜欢
保健品老妈老爸
爱逛街的老妈
保健品知识ABC
“精明”的老妈
口耳相传的“保健品”可不敢乱吃
保健品“网上忽悠术”揭秘
“快点儿”老妈
今年过节你买保健品了吗
老爸
这些老爸,“爸”气十足!
老爸的喷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