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传统文化社团为切入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2019-06-17 05:26王磊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6期
关键词:社团传统文化高校

【摘要】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高校社团在大学生群体中弘扬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目前部分高校传统文化社团的发展现状的调查,深入分析目前高校传统文化社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期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能够依托高校社团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社团  高校  传统文化  教育

【课题】该论文系2016年度山东省艺术教育专项课题《以学生传统文化社团为切入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结题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022-02

目前国内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是课堂,依托相关教师开设通选、通识课程加以普及,作为接受主体的学生相对被动。此外,由于开展的范围、规模和参与人数的限制,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园活动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中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以学生社团为切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提升活动的学习效果和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其与传统课堂的区别是学生成为了活动的组织主体,其主动性的发挥成为该项工作的创新点。

一、高校传统文化社团的发展现状

(一)社团数量较少,影响力不足

国内高校所开设的传统文化类技艺和理论社团的数量普遍较少,尤其是理论类社团,部分学校甚至未开设该类社团。此外,根据调查数据可知,目前有70.97%的学生表示自己更倾向于通过参观传统文化馆、基地和参加有关传统文化类活动和讲座来了解传统文化,并且有90.83%的学生表示愿意在学校参与传统文化类教育活动,这些教育活动都需要以学生社团组织为依托才能更好地开展,而目前高校中的传统文化类社团的发展规模较小、影响力有限,难以满足广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迫切需求,因此就需要高校不断为其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其快速发展。

(二)活动覆盖面小,专业性不强

由调查数据可知,仍有30.2%的学生对所在学校对于传统文化宣传力度的满意程度一般,并且有5.99%的学生不满意,并且有41.45%的学生表示其不想在学校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因是“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类活动乏味枯燥,缺乏吸引力”。目前,已有超过90%的高校已经开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选修课,且其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涉及到了传统文学艺术、传统哲学、传统礼仪制度、传统伦理道德和传统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但学生仍觉得学校没有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主要是因为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的不健全,尤其是传统文化类社团的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相比于高校开设的相关选修课程来说,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的教育覆盖面和专业程度就低得多了。

二、学生传统文化社团参与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主动性优势不足

“以学生为主体”是我国依托学生社团开展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这一路径的主要维度之一。实践中的学生社团往往只发挥了“配合者”和“宣传者”的作用,具备传统文化教育这一职能和责任的学生社团,也更多地变成了一种实现上行下效、上传下达的工具。学生们基于兴趣爱好主动地加入社团,又因为社团单一化的职能与形象丧失了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动性。

(二)社团管理不规范

大部分高校对于学生社团的管理采取的都是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双管齐下的办法,但是这两个维度目前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因为人员流动快且规模大,学生社团的学生管理缺乏持久的意见领袖来协调活动开展、提升活动质量,配合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生社团活动也因此而很难保证持久性与高质量。另外,老师在学生社团中应该扮演着督导者与辅助管理的角色。但是目前,高校的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一般是义务性的,对于学生社团工作负责的主要是例行督导、总结等议程性工作。学生与教师的两个维度综合作用,使得目前高校传统文化类学生社团面临管理失范的问题。

(三)社团职能单一化

学生社团不仅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新阵地,更是其在未来创新式发展的强大动力。然而,现阶段高校的传统文化类学生社团依然仅将自己的职能定义在“利用学生自发成立社团这一特点,充分调动学生通过传统文化社团参与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动性”,这一局限性限制了传统文化类社团的进一步发展,致使其固步自封,缺乏创新性。

三、以传统文化社团切入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以学生需要为中心,加强传统文化社团群众性

首先,高校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社团文化建设,考查学生需求与热点话题,积极丰富第二课堂教育,完善社团活动建设的规章制度,并且讲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其次,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经常调研学生的思想动态与舆论导向。第三,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要紧跟时代步伐,要主动的创新以谋求更好的发展,以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层次,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教育与社团活动中培养与提升自身的文化品味。

(二)以团队建设为重点,加强传统文化社团规范性

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团队建设可以从两个部分入手:第一,是高校的教师队伍,优秀的传统文化社团的指导教师是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的掌舵者与引路人,教师应该为传统文化社团的发展方向以指引,为社团活动把关,为思想指引以指导。第二,是传统文化社团学生干部,优秀的学生干部应该是社团的中心与骨干,直接影响着社团的发展与推进。

(三)以思想建设为指导,加强传统文化社团多元化

学生社团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学生社团的多元化发展过程中,首先,要以党的领导为中心,围绕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引领与价值引领作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功与学生社团建设、学生思想引领相融合。第二,高校应该在社团建设过程中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思路,在“一心双环”团学组织的格局下,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加强社团的组织建设,让传统文化社团的职能从单一的传统文化宣传拓展至学生的党性修养引领。

四、结语

高校传统文化社团建设在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高校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過程中可以尝试社团建设这种发展路径,在此过程中以“一心双环”为指引,规避社团发展过程中的学生主动性优势不足、社团管理不规范、职能单一化等问题。以学生需要为中心,加强传统文化社团群众性、以团队建设为重点,加强传统文化社团规范性、以思想建设为指导,加强传统文化社团多元化,以更好的完成高校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郭平,钱琛.高职院校传统文化类社团现状调查分析 ——以扬州地区为例[J].铜仁学院学报,2017(02):118-122

作者简介:

王磊(1980-),男,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社团传统文化高校
缤纷社团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