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红色故事传承摇篮精神

2019-06-17 05:19张兵
民生周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保育院马背延安

张兵

“这是一百三十六个七岁以下孩子马背上的远征。”

“这是两年十个月用摇篮承载走过三千里的行程。”

“这是大人在孩子在、大人不在孩子也要在的坚定。”

“这是护送革命种子全部到达目的地神圣的使命。”

6月1日,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及北京市六一幼儿院暨延安第二保育院成立74周年之际,为重温延安第二保育院“马背摇篮”的光辉历史,探寻无私奉献的延安精神,北京市六一幼儿院、北京中视星广文化联合创作编排的原创话剧《马背摇篮》在北京开演。

《民生周刊》独家专访了该剧编剧、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正团职研究员刘巍,听他讲述探寻这场136名幼儿、行程3000里安全大转移的温暖细节。

民生周刊:为什么会写《马背摇篮》这部话剧?

刘巍:只有话剧这种最直接的艺术呈现形式,可以让孩子、老师看明白当年延安第二保育院马背摇篮的那段光辉历史。通过学习党史军史我发现,在质疑师德教育的今天,需要弘扬这种为孩子无私奉献的“摇篮精神”。宣传红色文化,更需要将红色基因植根于童年。本着为孩子做点文化产品的初衷,我投入到这部剧的创作。

在前期采访采风过程中,我和编创团队的同志们奔赴延安第二保育院的诞生地小砭沟体验生活,探寻保育院的足迹,挖掘创作素材。我无时无刻不被革命战争年代延安第二保育院的幼教工作者的高尚师德和情怀感动着,特别是张炽昌老院长、姚淑平老院长等人的光辉事迹一直激励着我,一定要写好《马背摇篮》的剧本。

在学史中写史,在写红剧中受熏陶,我克服了日常史料编撰和话剧创作存在矛盾这一困难,希望这部作品能够深度发掘马背摇篮精神的红色基因,让当年在宝塔山下建立的革命摇篮,经过74年风雨依旧桃李芬芳,让爱成为孩子的习惯,用智慧去爱孩子,把爱播种在孩子心田,把爱的芬芳洒播四方。

民生周刊:《马背摇篮》这部剧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刘巍:《马背摇篮》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延安第二保育院为保护革命后代,在解放军战士护卫下,用时两年零十个月,进行3000里大转移,把136名孩子全部安全送到革命大后方的故事。

剧目选取保育院成立、挥别延安、敌机空袭、东渡黄河、夜渡汾河、爬越绵山等典型历史事件,以经典内容展现革命战争年代幼教工作者对孩子的无私奉献精神,践行“大人在,孩子在;大人不在,孩子也要在”的豪迈誓言。

在剧本写作中,我本着既还原历史又升华剧情的原则,以史实为依据、以艺术为准绳,进行了再度创作。在时间和空间交错中,表达延安第二保育院幼教工作者给予的关爱、温暖和希望。在长途跋涉中,他们牺牲自己,保全孩子。这是一种勇于奉献、甘于寂寞、自觉付出、崇高博大的红色基因,它不仅适用于艰苦卓绝的年代,更应代代相传。

在这136个孩子中,除了在前线打仗的将士子女,还有从敌后转送到延安的革命烈士的遗孤。很多将士匆匆把孩子送进保育院,就出发了。而这匆忙一别,很多成为永诀。

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再翻开这些孩子的人生履历,发现他们并没有成为高级领导、富商巨贾、社会名流,但他们在各自平凡岗位上坚守着“马背摇篮”精神,行得正、走得直、站得稳,一样是对新中国、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这样的平凡更值得歌颂,这样的简单更让人动容。

民生周刊:据我所知,这是您首部舞台剧,这部剧里有哪些故事让您印象深刻?

刘巍:正因为是首部舞台剧,所以下了比较大的功夫研读历史,寻找历史与文学、与剧作创作的契合点。很多剧情展现都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而来,温暖的细节值得今天的我们深深思考。

比如,为了保护装着孩子名册的木箱,年轻的母亲来不及抢救落水的女儿,保住了写着孩子和父母相认重要线索的花名册。亲生骨肉和装着花名册的箱子,孰轻孰重?

听了这样一个故事,很多人可能会质疑其真实性,但是,通过实地采访特别是聆听当年这两个孩子、今天已经成为古稀老人的刘慕延、刘松柏的叙述,我明白那不是两只普通的木箱子,而是战争年代保育工作者沉甸甸的职业操守和革命责任,它超越亲情,重于泰山。

还有,话剧的女主人公、人物原型是六一幼儿院的老院长姚淑平,她当时担任保教科科长。在3000里的征途中,她想的是如何保护别人的孩子,让他们不生病、更安全。而自己的孩子在遇到空袭时,她竟然没有在身边。后来,是另一名年轻的保育员舍生忘死,才从死神手里夺回了她的幼子。

当所有人即将到达目的地、品尝胜利果实时,她得到的却是自己的爱人牺牲在前线的噩耗。她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挚爱,全部奉献给了党的幼教事业。40多年来,她一个人抚养烈士遗孤,1986年离休后,仍然一如既往地到幼儿院看望孩子们。跟孩子们在一起,她感到快乐,感到年轻。

正是这些真实感人的故事,给了我深刻和广阔的创作源泉,它让我在对细节的把握上,感到有血有肉的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民生周刊:在这部剧创作过程中,什么让你难忘?

刘巍:创作前期,我有幸和团队一起去延安实地采风,走访延安小砭沟第二保育院旧址,听健在的古稀老人回忆当年的生活情境,直观地了解了延安第二保育院艰苦而辉煌的历程。我们还参观了延安枣园、杨家岭旧居、王家坪革命纪念馆和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特别是有幸到梁家河参观,在马路田边,在窑洞炕头,深刻体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职责所在,体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殷切期望。

回京之后,在我所在单位——军事科学院政治工作研究院的支持下,我全身心投入创作,期间还多次到六一幼儿院参观交流,不断加深和充实自己对这段历史的认识。

感谢杨和平导演等前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手把手的指导。杨和平是著名影视导演、演员,曾执导并出演近百部影视优秀作品。对于我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编剧新人,他給予了十分的支持和信任。为了出精品,杨导对我的写作提出了很高要求,反复进行修改。他说,我们要说出孩子的话语,站在小孩的视角去看《马背摇篮》。

在这部剧中,演员很多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们的二度创作给了《马背摇篮》极大的提升。首演时,北京六一幼儿院的几十名大班的小朋友参加演出,这也是他们在7月从幼儿院毕业前最后一次参加大型集体活动,我们希望他们通过参加这样一个弘扬正能量、高歌主旋律的红色舞台话剧,能够多一些主流艺术的熏陶。希望他们把这些美好的记忆带给更多小朋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民生周刊:多年来,您笔耕不辍,《嘿!我的军校老铁》一文一度火爆,你认为,如何做一名好的文字工作者?

刘巍:编剧不是我的主业,我是一名普通的党史军史研究人员,也是一个人到中年的军旅作家。我觉得,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爱好,只要你喜欢用文字描述生活,就应该忠实地用手中的笔犁记录人生过往,开垦静待的记忆荒漠。我中学时写高考落榜生的长篇小说《泽野》,大学时写军校生活的长篇小说《太阳部落》,都记录了那个时代的成长心路。

您提到的《嘿!我的军校老铁》一文,写了军校生活的点点滴滴,写被岁月熨白了又被现实填满色彩的对军校同学的追忆,贵在写出了军校老铁的真情实感。最早发表在军事科学院院报,后来又被广泛转发。

所有文字的东西都是相通的,不要把自己禁锢在哪一个文体中,要多多尝试。我现在在政工研究院的党史军史研究中心工作,主要精力放在研史析理上,作为军事科学院《刘华清传》课题组的一员,眼下特别是要把这部传记写好,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我期望自己能将军事历史和军旅文学有机结合,争取拿出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文学作品。近期,我编著的《马背摇篮》同名绘本将正式出版,我争取抓紧创作《马背摇篮》电影文学剧本,让摇篮精神影响更多人。

《马背摇篮》仅仅是一个开端,我将继续努力践行习总书记“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要求,以更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展现更多红色文化内容,以史为本、以史为基、以史为鉴,讲好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

猜你喜欢
保育院马背延安
国共合作对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保育院的影响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马背摇篮(连载一)
中提琴上的“马背民族”——探析李自立《第一中提琴协奏曲》
一个地名:马背梁
我记忆中的保育院妈妈
大汗
走进延安
《保卫延安》震撼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