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凯真
摘 要: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最大亮点是采用绘本式教学设计的思路。绘本形式的课本内容图文并茂、生动有趣,不仅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吸收,同时也利于学生在鉴赏与思考中向上、向善发展。因此,明确绘本教学的应用环境、走近儿童内心、串联儿童生活,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实施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绘本故事;教学实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13-0015-02
为了贯彻落实“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发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同时教育部将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更名为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提升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帮助学生健康、合法、积极地生活在社會环境中的重要课程之一。低年级学生对文字性的课程内容接受能力较差,而对色彩斑斓的图画、卡通形象有着很强的亲和力,因此,新课改后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增加了很多绘本内容,这种形式的教材抓住了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受他们的喜爱。图画作为一种叙事手段,不仅可以丰富故事内容,而且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帮助学生进行想象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利用绘本教学,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
绘本教学对于以叙事为主的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有着很强的适用性。以图画为主的课本内容在形式上充满了乐趣,同时以图画的方式代替很多文字性的表达,对刻画人物性格特点、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等起着很大的作用,能使低年级学生轻松理解教材所表述的内容。绘本教学主要应用在两种环境中,一是说明式叙事,一是叙述性描述。(1)所谓说明式叙事,是指通过绘本的方式向学生描述一个活动场景,让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的图画理解文章中所描述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开展相关活动。这种绘本教学的应用主要是帮助教师讲解一些相关的课程活动内容,降低教师对活动内容的讲解难度。通过将图片与活动相关联的方式,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图片内容,想象活动场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道德与法治”课程一年级上册“升国旗”一课就是典型的说明式叙事。它通过绘本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升国旗的活动流程,能让学生即使没有参与进去也可以根据画面具体地学习、感受、模仿、体验整个活动的基本流程,为教师的讲解降低了难度。(2)所谓叙述性描述,通常是指借由绘本内容描述一个小故事,然后通过这个小故事将课程所要讲述的内容表达出来。这些简短的故事通常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些小事情,绘本的作用是将这些小故事生动形象地放置于书面,避免文字叙述的枯燥乏味。这些绘画内容会连续出现,借以表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就十分便于教师依托图画内容描述故事情节。例如,二年级上册中的《老虎拔牙的故事》就属于叙述性描述,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了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危害,能使学生通过故事体会到没有牙齿是多么痛苦的事,认识到不良饮食习惯的严重后果,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由此可见,绘本教学的作用就是在课堂上减少抽象内容,抓住学生兴趣,辅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但教师不应把教学重点过多放置于绘本上而忽略课程内容,而应让绘本教学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联系,有层次有内涵地通过绘本阐述知识要点,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课程知识,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
松居直先生说:“绘本是喷涌而出的语言世界。绘本让孩子感受生命的欢乐,给予孩子生命的力量,也是成人恢复青春活力的语言源泉。”对于叙事性较强的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绘本教学是一种十分便捷的手段。著名教育家罗素认为,人类在6岁以前其自身品格就已基本形成,6岁以后的品格教育只是起到维护与巩固的作用。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并不是从零开始进行灌输,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已经形成的价值观判断一些基本的是非,避免在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陷入迷茫。所以,绘本的应用应该立足于童心、童智,集中于学生对其内容的理解与讨论。例如,“小手拉大手”一课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小熊想做一碗美味的汤,可是小熊自己只有青菜,这样是没有办法做好汤的。正在他苦恼的时候,邻居小猴子给他送来了胡萝卜,小白鸽给他送来了蘑菇,小老鼠给他送来了调料。这样,在大家的帮助下,小熊和邻居们一起做好了汤。最后,小熊邀请伙伴们一起品尝开心汤。从绘本内容来看,这个故事能让学生理解相互帮助的重要性,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友情的温暖。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题发挥”的空间很大,就此故事可以展开一系列的问题探讨。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小熊得到伙伴们的帮助,最后做好汤和伙伴们一起分享”的情节,向学生讲述“知恩图报”的道理。通过一例多用、一图多讲的方法高效利用绘本内容,充分挖掘绘本内涵,能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并且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加课堂的发散性。教师也可以将绘本内容编写成情景剧,带领学生一起演绎,一起感受人物的情感世界,或者让学生对已有的绘本内容进行发散思维,想象一下图中内容结束之后发生的故事。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考,让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其他课程往往会设置答疑环节,学生可以就课程内容及时向教师进行反馈。而道德与法治课程却很少有这样的环节,或者说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学习主要是以体验和感悟为主,这样的环节存在空间不大。但绘本教学却不是这样,由于低年级学生思维较为活跃、发散性强,因此会对绘本中一些人物的行为举止,或者故事的发展走向存在一些疑惑,这时教师不妨通过对绘本内容的反思整合来取代课程答疑,让学生可以在绘本内容中找到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提升自身所学知识的深度。例如,在“学会自我保健”一课中出现“小猴感冒了”相关绘本内容。学生由于自身经历可能在很多问题上产生分歧,如是否应该及时去医院、是否应该在不明病情的情况下吃药等。教师则可以借此机会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明白感冒的时候会有哪些感受,感冒之后哪些做法是对的哪些做法是错的,这样能使学生今后遇到类似情况时有一个十分正确的处理方式。类似的绘本总结、提问、交流,可以提升绘本的整体教学价值,从而让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得以升华。
总而言之,绘本教学不仅能够满足低年级学生的兴趣需求,还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而低年级学生对色彩鲜艳、情节有趣的绘本内容很感兴趣,因此,教师要巧用绘本故事,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效性。要明确应用环境,唤起学生的绘本学习热情,要走近儿童内心,发掘绘本教学内涵,要注重串联儿童生活,提升绘本教学深度,真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娜.绘本故事,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精彩[J].小学教学研究,2018(35).
[2]陶文静.浅谈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绘本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8(33).
[3]冼春燕.绘本故事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观察,2018(20).
[4]雷劲.图画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践运用[J].中小学德育,2018(02).
[5]徐增义.巧用绘本,助力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J].教学月刊,2018(11).
[6]王彤.用好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绘本元素[J].江苏教育,2018(73).
[7]杨晶.引入绘本,道德与法治课堂活了[N].中国教育报,2018-07-04.
[8]于洋.绘本资源在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D].宁夏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