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江
在北京张绪武的家中,91岁的他精神矍铄,身体硬朗。说起袓父张謇,钦佩之情依旧溢于言表。他一直致力于推广张謇的理念,希望让更多的人知晓张謇事迹,传承其精神,效力于国家。
张绪武是张謇孙辈六姊弟中最小的一个。他出生两年前祖父张謇去世,7岁时,意外丧父。早在南通中学读书时,张绪武就与中共地下党有联系,是可靠的积极分子,后来又加入了组织,并利用自己在社会上的特殊地位和居住条件为党工作。1946年3月18日,在“争民主、求和平”的斗争中,张绪武身份暴露,被迫撤离南通,与家人到上海后,仍然积极地为解放事业做着地下工作。
1950年,张绪武从南通学院纺织科毕业,主动要求远赴东北支援北大荒建设,被分配到佳木斯工作。直到1980年,张绪武南归,先后任南通市副市长、江苏省副省长。后又担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常务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和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张绪武最喜欢袓父张謇的一句名言:“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故踊跃从公者,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鄙人之办事,亦本此意。”
张绪武解释这句话说:“人像那些花草一样,生生死死,落红化为春泥,逝者化为灰烬。若做一些事业,便能够超越短暂的生命,给后人留下点东西,这一生也就超越了简单的生命存在形式,似乎有了一些意义和不同。”
张绪武不仅继承袓父的先志,更要弘扬先志,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张绪武所思所想所行,深受袓父影响,所以要写张绪武,必然要先说张謇。
张謇,字季直,号啬庵,1853年5月出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他是晚清状元,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开路先锋。他是皇帝钦点的满清官员,也是清帝退位诏书的草拟人。他主张改良立宪,亦大力支持辛亥革命。他是文采斐然的饱学之士,亦是业绩卓著的实业家。早在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他开工厂、办教育,推行实业救国,将小城南通缔造成一座现代的城市。
在清末民初的二三十年间创办了工业、农垦、交通、金融、通讯、水利、教育、科技、福利等一系列事业,他一生创办了100多家企业,设立了40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实业家和教育家。
毛泽东在谈到中国工业发展时曾说,有四个人不能忘记: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讲到化学工业,不能忘记范旭东;讲到交通运输业,不能忘记卢作孚。由此可见张謇在中国轻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张謇一生经历着中国大变动的时代,他先是主张变法,继而呼吁立宪,最后力促共和。但辛亥革命之后,共和又使他大失所望,于是发出“政府顽固如此,社会腐败如彼”之叹,感到“国不亡而日演亡国之事”,然则“何以解人民之痛苦?他只得决心,上不依赖政府,下不依赖社会,全凭自己良心做去”。
张謇以南方文人领袖之身下海经商,5年而成全国最大纺织工厂,后来又协助朝廷,拟定第一部《公司律》和《商律》,在改朝换代时,务求和平让渡,亲笔草拟清帝《退位诏书》,其人其事,在近现代国史的很多章节中无法绕过。
1937年,中华书局刊行的《中国百名人传》中,起为黄帝,末乃张謇。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潘岳写到,很多人想给张謇一个定义,却没有一个定义能完全概括。
潘岳阐述了张謇的三个标签。张謇的第一个标签,是實业救国的民族工业家,这是毛主席提过的。
但若说张謇的首要角色是工业家,则远远不够,他的政治色彩更为浓重。在中国近代史几大政治转折处,他都扮演了关键角色。是他将梁启超引荐给翁同龢,开启了维新运动序曲;是他促成刘坤一、张之洞提出了东南互保,成为地方自治的首倡者;是他发起了预备立宪公会,成为立宪运动的领袖;是他起草了清帝退位诏书并幕后主持了南北议和,成为“民国的助产士”。
张謇第二个标签是“立宪之父”。清末新政时,他是预备立宪公会的会长、各省咨议局联合会的实际领袖。他第一次将西方议会政治引入两千多年的中央集权政体;他领导发起的国会请愿运动,客观上催化了辛亥革命的到来;他更是民国初年的议会政党领袖,一系列新观念引领政治潮流。
1916年之后,张謇不再涉足政治。他回到南通,转向了扎实的地方建设。举国动荡之中,这个江苏一隅的小城,却在张謇的主持下建立了一个相当完善的城市系统。
张謇建设了中国第一个拥有城市规划的近代城市,第一个实行小学义务教育的县级单位,创办了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所盲哑学校,第一个纺织学校、水利学校、水产学校、航海学校、戏剧学校。第一个公共博物馆,第一个气象站,第一个测候所。他建设医院、养老院、剧院,扶植了中国第一个科学社团“中国科学社”,他甚至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森林法》……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他的政纲。他搞了大半生政治,无非是想在中国大地上作这样宏大的开发。既然时非所与,那只能建一个小小的乌托邦作示范了。
张謇的第三个标签是办教育。张謇创办和支持过的那些学校,多年后都发展成为闻名的大学。他1902年创办的通州民立师范学校附设农科,变成了扬州大学;他1905年支持创办的复旦公学,变成了复旦大学;他1915年参与创办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变成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他1917年支持复校的同济医工学堂,变成了同济大学。他曾经资助并任校董的南洋公学,变成了上海交通大学;他参与发起并任校董的暨南学校,变成了暨南大学。还有一批他创办的更为专业化的技术学校,也变成了各行业的最高学府。如他1910年创办的中国陶业学堂,变成了景德镇陶瓷大学;他1911年创办的吴淞商船学校,变成了上海海事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他1912年创办的南通纺织专门学校,变成了东华大学;他1912年创办的吴淞水产学校,变成了上海海洋大学;他1915年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变成了河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