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噻托溴铵与信必可联合治疗稳定期中重度COPD的疗效研究

2019-06-17 03:09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噻托溴铵中重度

吴 挺

(浙江金华广福医院,浙江 金华 321000)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O)是临床常见的病发症,临床表现为肺功能呈进行性发展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根据相关资料文献报道,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位于第四死亡率,并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主要特征是不可逆转的气流受限,引起呼吸困难衰竭和忍耐力急剧下降,严重情况下造成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现阶段对于稳定期中度COPO治疗主要实施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噻托溴铵作为长效、高质量的支气管舒张剂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能够显著改善相关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由于这种药物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缺乏临床治疗使用的经验。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治疗的185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患者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对我院治疗的185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查看与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6月,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修订的稳定期中度COPO诊断标准[2]。患者年龄31岁-78岁之间,其中男性113例,女性72例,平均年龄为(59.4±4.3)岁,所有病例经过临床诊断排除有抗胆碱能药物应用禁忌症、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存在,以及心、肝、肾等重大造血器官不健全,血常规化验异常和神经功能异常的患者全面排除。按照随机原则分配185例患者为实验组和対照组,实验组93例,对照组9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体素质以及病情程度等方面比较,在治疗一般资料上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和均衡性。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已征求本人同意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活动中,并签署知情书。

(二)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稳定期中重度COPO常规处理流程及检查指标,包括抗感染、肺部康复训练及禁止烟酒等操作。对照组单纯采用信必可(布地奈德吸入)药物治疗,每日一次,一次一吸,一次吸入4.5μg,总共吸入160μg。实验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与信必可联合治疗,信必可用法和药量和对照组相同,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借助吸入装置每日一次,每次吸入18μg。

(三)疼痛、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患者肺部功能改善情况及相关临床症状的治疗状况,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患者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及6min步行距离。

(四)统计学处理。

二、结 果

从肺部功能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经过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6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治疗中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而对照组肺部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弱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及6min步行距离治疗比较

三、讨 论

肺部功能检测是评价COPO药物治疗效果最根本的指标,因此本次研究使用到的吸入噻托溴铵支气管舒张剂能够舒缓支气管平滑,缓解呼吸气流受限状况,是控制稳定期中重度COPO的最佳用药。根据相关资料文献显示,单纯使用信必可药物越来越难控制病情的延伸,患者的耐药性需要通过不同耐药机理相互发挥价值来补充作用,现阶段这种吸入激素和长效使用β激动剂及抗胆碱能药物已经在临床取得满意效果。信必可药物含有的布地奈德成分可以有效抑制气道模脱敏,具有良好的局部抗炎作用,当进入人体以后,结合到细胞中的激素受体,形成具有活性的受体类固醇复合物,修复炎症细胞,改善肺部功能。噻托溴铵干粉吸入剂是第二代抗碱能药物,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受体拮抗剂能够阻隔胆碱受体对于神经迷失张力,长效作用于人体支气管内部,缩短小气道闭合率,起到扩张起到作用。本次研究实验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与信必可联合治疗稳定期中重度COPO对于改善肺部功能有一定疗效,效果优于单纯使用信必可药物。

综上所述,吸入噻托溴铵与信必可联合治疗稳定期中重度COPD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肺部病情,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噻托溴铵中重度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应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激素的效果
噻托溴配合茶碱治疗对COPD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水平的影响
舒更葡糖钠用于罗库溴铵过敏反应的评价研究进展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噻托溴铵粉雾剂的禁忌有哪些?
补气养血通脉饮辅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观察
循证护理在预防中重度哮喘患儿不良反应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Ustekinuma b 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