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芙蓉镇》看乡土文学的传播

2019-06-14 08:14饶小志
北方文学 2019年14期
关键词:芙蓉镇传播

饶小志?

摘要:古华创作的《芙蓉镇》是一部具有乡土特色的作品,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凭借语际翻译、符际翻译两种传播手段,将这部乡土文学作品译成各种外文,通过改编、拍摄制成电影,《芙蓉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读者,也斩获许多奖项。《芙蓉镇》的成功不仅是对乡土文学创作价值的肯定,推动了更多优秀乡土文学作品的产生,还扩大了中国文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吸引着更多的读者关注中国以及中国文学。

关键词:乡土文学;《芙蓉镇》;传播

一、引言

乡土文学是与城市文学相对的一个概念,乡土文学以农村生活为主要创作题材,围绕着生活在农村或者有农村生活经验的人物展开叙述。在中国,关于乡土文学最早的阐释,来源于鲁迅。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说:“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其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方面来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1]尽管鲁迅对乡土文学没有给出具体的定义,但还是勾勒出了乡土文学的概貌。乡土文学的一大特征是乡土语言的使用,乡土语言是“具有地方特征、口口相传、通俗精炼并流传于民间的语言表达形式”[2]。乡土文学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乡土小说流派的产生,如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和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等。此外,还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作家群的产生,如浙东作家群、巴蜀作家群、关东作家群、湘楚作家群等。沈从文是湘楚作家群的代表人物,他把湘西文化传播到世界,广受赞誉。在沈从文的影响下,湘西作家古华也不断进行具有湘西特色的乡土小说的探索。古华的长篇小说《芙蓉镇》于1982年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成为该项奖项最年轻的获得者。谈到《芙蓉镇》的创作背景时,古华曾说:“‘四人帮倒台后,我们的党和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翻开了崭新的篇页。新的时代提出了新的文学要求。于是我探索着,尝试着把自己二十几年来所熟悉的南方乡村里的人和事,囊括、浓缩进一部作品里,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力求写出南国乡村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调来。这样,便产生了《芙蓉镇》。”[3]不难看出,乡村为古华提供了创作的沃土,其生活体验为作品提供营养,因此,古华的《芙蓉镇》的成功与那片乡土密不可分。

二、乡土作品的对外传播—以《芙蓉镇》为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我国对外交流、交往的程度也不断加深。中国的文化,也日益在国际舞台上焕发光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读者。乡土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以描写具有乡村特色的生活环境、美丽风光,刻画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以《芙蓉镇》为例发现,乡土文学作品向外传播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语际翻译,另一种是语际翻译。语际翻译是指将语言符号以不同的语言来翻译,这是严格意义上的翻译。符际翻译是指将语言符号以非语言符号的形式翻译,本质上是一种转换。

(一)《芙蓉镇》向外传播之语际翻译

语际翻译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翻译。由于各个国家使用的语言不同,将乡土作品翻译成适当的语言,可以促进该部作品的传播。通过对国内最大的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http://www.nlc.cn/)进行检索,发现《芙蓉镇》被翻译成了七种不同的语言:英语、德语、俄语、法语、日语、匈牙利语、波兰语。各语种译作的产生扩大了《芙蓉镇》的影响范围,受众也不断增加,越来越多其他国家的人了解到这部中国乡土文学作品,领略到芙蓉镇的美丽风光。一般来说,为了使乡土文学作品享有更多的受众,译者和出版社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以《芙蓉镇》英译本为例,译者戴乃迭在牛津大学求学期间,攻读过中国文学,对中国文学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此外,与丈夫杨宪益共同生活、合作翻译大量典籍的实践经历,也为其翻译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外籍译者的身份,促使其有更多的国内外读者。1981年,《中国文学》主编杨宪益倡议出版“熊猫丛书”,丛书主要用英语、法语两种文字出版中国优秀作品,包括古代到现代的作品。后来,为了满足需要,也出版了少量其它语种的译本。因此,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熊猫丛书》的质量也比较高。換句话说,译者和出版社两大因素促使其享有更多的受众。此外,译本的产生也促使更多的研究型著作的产生,在国外各大图书馆也有很多以《芙蓉镇》为对象的书评、论文等,从多角度解读这部作品,这也推动了《芙蓉镇》的传播范围。

(二)《芙蓉镇》向外传播之符际翻译

符际翻译实质上是一种转换,通过使用不同的传播媒介将《芙蓉镇》向外传播。传播媒介有两种含义: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4]《芙蓉镇》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之后,谢晋导演将其改编成电影,于1987年3月5日上海首映。这部电影传达出了《芙蓉镇》中各样的人物,美丽的湘西风光等等。《喜歌堂》是故事发展的一条线索,在芙蓉镇一带山区,女子出嫁前夕,镇上的姐妹、姑嫂们会陪信任坐歌堂,唱上两天三晚。电影片段中也多次出现了《喜歌堂》的音乐片段。其中,《芙蓉镇》中特色的美食--米豆腐,电影片段中也多次再现了米豆腐的制作场景。由于电影业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剧作家会对作品进行相应的改编,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受众。由于电影版篇幅的原因,《芙蓉镇》中叶省略了一些不影响情节发展的细节因素,并进行了一些改编,但故事的整体脉络还是完整保留的。电影版《芙蓉镇》的大获成功,斩获多枚国内国际大奖。国内方面,1987年获得第十届《大众电影》百花奖,1988年第七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国外方面,《芙蓉镇》也斩获多枚大奖,如1988年在第2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获水晶球大奖[5],1989年获法国蒙比利埃第三届国际电影节获金熊猫奖[6],等等。从这些国内外奖项来看,将《芙蓉镇》这部作品进行改编,拍摄成电影是成功的,也为乡土文学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模式。

三、结语

乡土文学作品是具有时代特色的一种文学现象,其产生、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多样化文化的需求。将《芙蓉镇》翻译成多种外文译本,吸引了更多的读者全方位、多维度地去解读这部作品。此外,采取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媒介---电影,也进一步扩大了《芙蓉镇》的受众,他们聆听萦绕在作品中喜歌堂的声音,从荧幕上体会那鲜活的人物形象。关于符际传播,除了电影以外,笔者觉得还可以改编成其他形式,如话剧、音乐剧等,凸显其湘西特色。此外,通过不断的传播,《芙蓉镇》电影取景拍摄的王村,后来也更名为“芙蓉镇”,成为了国内著名的景区,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等服务行业的发展。《芙蓉镇》借助传统的媒介与现代媒介,可以吸引更多的受众,提升作品的传播范围。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M].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9.

[2]周领顺.“乡土语言”翻译及其批评研究[J].外语研究,2016(4):77-82.

[3]古华.芙蓉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213.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15.

[5]贾锐军.1988年我国影视获哪些国际奖[J].电影评介,1989(2):20.

[6]锐军.一九八九年我国影视在国际上获奖一览[J].电影评介,1990(3):27.

猜你喜欢
芙蓉镇传播
美丽的芙蓉镇
电影《芙蓉镇》中的食物叙事与20世纪80年代的世俗伦理
一幅湘南山镇民俗风情的展览画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