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毅
摘要:随着素质化教育的深入,高校教育步入崭新的改革发展阶段。美术鉴赏课程作为高校艺术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不仅能够优化学生艺术审美,拓展学生艺术视野,而且还能创新学生艺术思维,深化“美”的认知和感悟,对学生综合素质、艺术素养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分析高校美术鉴赏课堂的教学状况,探索高效的教学策略,为高校艺术教育、素质教育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美术鉴赏课堂 教学研究 高校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0-0131-02
在高校艺术教学中,美术鉴赏对学生素质培养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美术鉴赏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课堂,对造就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有看积极意义。但是,现阶段艺术鉴赏课堂教学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如教学理念陈旧、模式单一以及重视程度有限等,都影响了艺术鉴赏教学效果,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因此,如何改善艺术鉴赏教学策略成为推动高校素质发展的关键。
一、高校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首先,教学方法陈旧。当前高校美术鉴赏教学课堂内容主要包括各历史阶段的艺术作品了解、研究和鉴赏,仍然采用历史断代方法进行美术鉴赏教学,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仅导致美术鉴赏课堂存在片面性,而且还忽视了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价值得不到发挥。其次,教学目标不明确,无法展示美术鉴赏课程的实质内容。美术鉴赏课程具有多样化、综合性、时代性以及开放性等特征,这些特征能够帮助学生突破传统思维束缚,建立创新性艺术思维方式,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有着重要意义。但是,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没有明确教学的真正目标,过度注重课本内容的教学,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影响了美术鉴赏课堂的价值。最后,教学模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目前高校美术鉴赏教学现状来看,教学模式仍然以灌输式、单一性为主,课堂趣味性不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美术鉴赏教学需要营造艺术氛围,利用艺术化教学方法,构建个性化、艺术性的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单一古板的美术鉴赏课堂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阻碍了艺术素养的培养,而且还不利于学生精神素养的塑造,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美术鉴赏教学的发展策略
(一)构建参与式课堂,激發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高校美术鉴赏教学中,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探索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时,不能过度主导课堂,不能将自身的观点见解强加给学生,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过度强调教师为主的课堂,不仅会造成学生的思维认知发展缓慢,还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因此,为了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需要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与学生一起剖析和认识美术作品,共同感悟艺术者的思想和精神,从中感悟作品的深层含义,激发自身的艺术思维。在参与式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作业和任务,让学生自主完成和摸索。例如,在讲解艺术作品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作家进行调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图书资源,对艺术作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制作演讲PPT进行展示。这样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美术作品的美,对美术作品产生兴趣,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了解,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学生与教师在美术作品的分析中,能够了解美术作品的各大流派,掌握艺术作品的鉴赏技巧,提高自身的美术鉴赏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激发学生艺术学习兴趣
在高校美术鉴赏课堂中,学生需要利用眼睛、心灵去欣赏美术作品,再结合生活经验和艺术知识解剖和分析艺术作品,最终达到掌握美术作品的目的。同时,美术鉴赏具有一定的魅力和价值,能够优化鉴赏者思维和心理,激发鉴赏者艺术细胞。因此,在美术鉴赏教学中,需要拓展美术作品本身内容,挖掘美术鉴赏教学的深层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创作精神,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等,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为美术鉴赏教学奠定基础。此外,教师要明确审美能力在美术鉴赏教学的价值,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促进学生美术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构建多样化美术鉴赏教学模式
(一)对比式教学模式
在现阶段美术教学中,教学模式单一是美术鉴赏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阻碍美术鉴赏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此,在高校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对比式教学模式,将相关作品放置于同于环境下进行欣赏,如:基于同一历史时期、同一画家、同类题材的美术作品等,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认知,拓展学生美术鉴赏视野。例如,教师可以将同一历史时期的中西作品进行对比,主要分析绘画题材、审美意识、绘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在探索差异的过程中,掌握中西美术文化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同时,教师还可以将中国各大艺术流派作品进行对比,优化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性和理性理解,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明了地掌握美术作品的区别,实现美术鉴赏能力的提升。
(二)实践式教学模式
美术鉴赏学科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教学课程,需要落实实践操作教学,才能提升鉴赏教学的质量,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如果缺乏美术实践鉴赏教学,会影响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感悟,尤其是对油画的笔触美、中国画的笔墨趣味、雕塑的加减手法等美术作品的鉴赏的问题的领会就必然无法深入。因此,高校在进行美术鉴赏教学时,可以利用书法鉴赏课堂,让学生临摹书法,在实践学习中体会书法的魅力,促进鉴赏能力的提升。同时,在学习中国剪纸文化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完成剪纸作品,让学生实际地体会剪纸文化的魅力,感受民间传统美术文化。与此同时,高校还可以与美术机构、艺术企业进行合作,利用他们的场地和优势,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构建良好地美术鉴赏氛围。例如,在讲解陶瓷艺术时,高校可以与陶瓷制造工厂进行合作,让学生深入了解陶瓷制作流程,了解陶瓷文化和艺术,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和美,还能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三)互动式教学模式
在高校美术鉴赏教学中,活跃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升美术鉴赏教学的效果,促進美术教学质量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仅需要注重学生的作品理解能力,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估作品,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美术作品,真正地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这使美术教师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化为学生课题讨论的组织者与合作者。教师可以构建互动式教学模式,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让学生能够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感悟美术作品的意义。例如,教师可以将美术课堂进行拓展,带学生到美术馆、博物馆等地方参观,以小组为单位为学生布置美术鉴赏的任务,让学生能够在沟通讨论中,全面了解美术作品。同时,在参观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做好笔记,将美术作品的信息、讨论观点、作品细节等内容记录下来,为后期鉴赏奠定基础。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抓住美术作品的细节,了解美术作品的含义,而且还能在讨论交流中,加强相互之间的互动,增强美术鉴赏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学生美术素养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美术鉴赏教学中,提升美术鉴赏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美术素养是美术鉴赏教学的目的,是推动美术教学事业的关键环节。同时,通过丰富美术鉴赏教学模式,重视实践性鉴赏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美术鉴赏环境,拓展学生艺术视野,为美术鉴赏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萌.普通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研究[J].艺术科技,2012,(03):97.
[2]韩莹莹.高校美术鉴赏公选课教学方法的尝试与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0,(06):50.
[3]王慧慧.新乡普通高校公共美术鉴赏课教学现状探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4]曹金玲,黄锦标,郑伟贤.回归审美文化——方法论困局中美术史教育之路[J].湖南包装,2018,(02):126-128.
[5]米丰.高校美术鉴赏课对大学生素质方面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07):864-865.
[6]马静.普通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材使用弊端分析[J].艺术探索,2007,(03):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