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
导读:从历史角度看,汉语读音的稳定性要远弱于文字的稳定性。文字是视觉的,语音是听觉的,中国人记录视觉符号的方法早在文字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而记录听觉资料的历史大概只有100多年。因此,可以说出来的语音和可以被写下来的文字相比,其稳定性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近日,一篇名为《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的文章在网上热传,引发较大关注和争议。该文提到,过去读书时期的“规范读音”如今竟悄悄变成了“错误读音”,过去经常读错的字音,现在已经成为对的了。
文章举例:“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骑”過去读“jì”,现在读“qí”;“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斜”,过去读“xiá”,现在读“xié”;“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衰”,过去读“cuī”,现在读“shuāi”;而“粳米”的“粳”,过去许多人会读成“gěng”,而不知其读“jīng”,但现在“将错就错”,直接就读“gěng”了。
对于上述读音的改变,该文列举了不少证据,比如新版《新华字典》中,“一骑红尘妃子笑”中的“骑”,就只有“qí”一个读音(详见《新华字典》第11版)。
此外,还有不少网友跟帖或留言举出了更多的例子,比如:日常道别时经常说的“拜拜”,过去的《现代汉语词典》注音为“bài”,但到了第6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注音已改为“bái”;“呆板”本来读“ái bǎn”,但后来为了尊重大众的习惯,从1987年开始,该词的读音更改为“dāi bǎn”。
经过媒体跟踪梳理发现,上述文章及网友提及的一些字词读音的改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存在争议。
针对同一含义的一个字有不同读音的情况,1985年,国家发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其中就对“阿(可以有ā、ē两个读音)”“薄(可以有báo、bó两个读音)”等汉字读音进行了统一规定。
2016年,国家语委发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征求意见稿》,提出对一些读音进行新的修订,其中涉及读音改变的字词有“粳(jīng)米”中的“粳”改读“gěng”、“说(shuì)服”中的“说”改读“shuō”、“荨(qián)麻疹”中的“荨”改读“xún”等。但是,这一征求意见稿,至今仍处于审核状态,仍未对外正式发布。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教授王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家语委层面已经完成了公开标准审定,但是相关的征求意见工作正在进行,所以还没最终发布,“从这个角度而言,所涉字词读音是否确定更改,尚有变数”。
今年1月上旬,教育部公布《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2019年工作要点》,其中提到上述读音修改问题,所涉及的字词究竟该读什么音,或许今年会有答案。教育部相关部门同时回应,在上述“修订稿”未正式发布前,所涉及相关汉字读音仍以原读音为准。
对于部分字音的修改问题,有些网友认为,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就更改古诗词中的读音,显然破坏了韵律和意境,结果将得不偿失。甚至有网友犀利地指出,这是“为了某些文盲,要全世界迁就”,并表示“要捍卫汉语的稳定性与纯洁性”。
“读音修改是以牺牲几代人的语言认知为代价。”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说。文字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于已经习惯了原读音的人来说,突然修改会致使几代人的语言认知发生错乱,让年轻人感到无所适从。
肖永明解释,读音突然修改会导致人们约定俗成的阅读习惯被修改,这会让人们感觉自己学到的知识作废,产生不好的社会影响。即便要做调整,也要把握好一个度,以免让后辈们在阅读上导致认知混乱。
说起来,文字读音涉及到非常复杂的词格和音变问题,如果擅自将多音字统一成单音字,会让人们很难适应,比如,要是“指(zhí)头、手指(zhǐ)、指(zhī)甲”中的“指”都变成一个读音,会让很多人不习惯。再说,改读音会影响到中小学生的教材和教学内容,甚至波及到高考等各类考试,因此修改与否必须慎重。
可是,汉字读音真的就是一成不变的吗?真的不能修改吗?未必。
上文提到的王晖指出,语音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在变,只是这种变化体现在词典、语文教材或审音表中时,往往才会引起较大关注。比如“鬓毛衰(shuāi)”,从记忆角度来看,将原来的“cuī”改为“shuāi”,更便于学生认读和记忆。
王晖进一步解释,过去“鬓毛衰”中的“衰”读成“cuī”,单纯是为了押韵,即所谓的“叶韵”,但明清以来,很多学者对此不太认同,因为用今天的语音读古诗总有不和谐的地方,“语音发展,它本身就有不同读法,从编者的角度,一方面是为了规范,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大家记忆”。
其实,语言是社会交流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的发音也会出现变化,比如“确凿”的“凿”,过去读“zuò”,但许多人容易读成“záo”,于是大家“读着读着”,现在公认可读为“záo”了。这就是南开大学语言学教授马庆株所认为的“为了适应大众化、网络化、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求,语言文字也要相应地做出调整”。
不少专家认为,影响语音变化的因素很多,约定俗成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因素。所谓“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也”,社会在发展,语言也在变化,以前是错的,现在反而认为是对的,这种变化也是正常的。
从甲骨文到简体字,与时俱进是汉语生存的密码。回顾汉字三千多年发展史,无论是字义的新增、字形的流变,还是句读的加入、音律的变迁,都是根据生活实际,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内容,不断构成汉字发展的规律。
那么,汉字的读音变化究竟有没有规律可循呢?没有绝对答案。
说起来,汉字的读音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始终在变化的,这是自古至今都存在的规律。是否改变字音,要看时间跨度的长短:属于古代汉语范畴的,应该尊重历史上的规律;属于现代汉语范畴的,则建议尊重现代规律。
如今网友争论比较激烈的一个问题是古诗词中的读音是否应该改变。专家们认为,古诗词中的语音比日常交流中的语音多了一重作用——日常交流中的语音只担负表意的作用,听得懂就可以,但古诗词中的语音除了表意作用外,还肩负着音乐审美方面的作用,因此改变其读音需慎重。比如,“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骑”就不建议改读“qí”音,而建议延续读“jì”音,但“荨麻疹”的“荨”改读“xún”是可以接受的。
不久前,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一篇名为《略说普通话异读词的审音原则》的文章,里面举了这样的例子:“荫”字原审音表统读为“yìn”,北京话和各地方言实际读音仍然存在两种读音。根据调查,“荫凉”去声读音正确率为20.32%,“林荫道”去声读音正确率为5.98%,“树荫”去声读音正确率为3.98%,此外还有大量的人名、地名中使用“荫”字,一般读阴平,因此本次审音不再统读,增列异读音“yīn”,与全国范围内的语言实际相符。
——这就是尊重现代规律的体现。
影响汉字语音变化的因素非常复杂,要想规范日常生活中的读音,本来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汉字读音改变与否,常常遵循以下几条原则。第一,约定俗成,即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比如“呆板”的“呆”从“ái”改读作了“dāi”,改得十分自然,大家很快就适应了。第二,避免歧义,为了在口语中快速区别意义,比如“血”有“xiě”和“xuè”两个读音,但仍有不少人会读成“雪”音,可是为了避免歧义,这个“雪”音一直未被认可。第三,区别词性,不需要统一为一种读音,比如“处”,表示名词性质的时候读第四声,如处长、处所、收费处等,表示动词性质的时候读第三声,如处理、处罚、处置等。
汉字读音的改变,其实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时或许不需要强制性地去统一规定。“让社会的归于社会,让学术的归于学术”,这也正是汉字文化多样性的一种体现。
(综合中华网、中新网、环球网、光明网、澎湃新闻网、北京晚报)
(责编 蒋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