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用型钢琴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与改革思路构架实践

2019-06-14 09:03常薰匀
艺术评鉴 2019年6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应用型教学实践

常薰匀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百姓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在新时代下,百姓对于精神文明需求日益增加。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提出进一步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理念。在这种背景之下,近几年我国对于文艺的培养愈加重视,社会对于钢琴人才的需要也在由以前单一的演奏型慢慢的向复合应用型转变。在就业单位角度来说,其对于钢琴的人才更是提出了综合性的具体要求,让高校中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方面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就应用型钢琴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改革思路构架实践予以研究讨论。

关键词:钢琴人才   应用型   课程设计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6-0095-02

目前来说,钢琴专业的相关教学和其他课程的教学是大同小异的,现阶段都身处于传统教学模式向新教学模式的摸索过程中。在高校中钢琴教学是音乐专业课内容中相當重要的,而从当下社会来看,现在这个阶段学习钢琴的毕业生就业是多种多样的,当企业对于钢琴专业的人才要求愈加提高的背景下,培育出更加优良的专业人才,并且对于这些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行培养是一样重要的。所以,这就需要在各个高校的钢琴课程之中,对于老师的教学内容、方式甚至目标都要进行改变,凭借着科学规范的培养方式和不断地教学革新,从而达成钢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目标。

一、进行应用型的钢琴人才培养实际的意义

伴随着高速的发展,整个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正朝着实用化、复合化倾斜,在教育领域之中只有与现阶段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相结合的具有针对性的开展其教育活动才能高效的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就现阶段来说,我国各大院校的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层出不穷,进而直接改变了以前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轻易就业,工作比较稳定的优良局面,日渐增多的大学生在社会发展之下不断地参与到其竞争之中,所以导致当下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差。从代表社会需求的用人公司来说,用人企业对于近些年来各大高校音乐毕业生的普遍看法认为:绝大对数学生的音乐基础支持比较扎实,专业能力也到了达标水平,但是在实际中教学以及动手操作方面,还是差强人意的。钢琴教学这门课程不同于其他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它的核心目的是学以致用,让学生能够会演奏,从而其实践性十分突出,所以学生在日常中进行这门课程的学习的时候,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其实际中的应用,只有把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掌握的技能互相结合,才可以真正做到钢琴课程的掌握,今后的实际工作岗位上手到擒来。不仅如此,我们国家教育的目的根本其实就是为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栽培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钢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不单单的要把理论知识熟记于心从根本上掌握,还要注重与实践操作应用能力的掌握。

二、对于现阶段钢琴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

(一)课程相关模式不够合理

就钢琴本身的教学活动而言传统模式中,注重其专业时间以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还有注重理论教学的三种方式是比较主流的。这三种迥然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对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都具有着各自独到的优点,可是在目前,学校不断地在高速发展,这三种不同的模式不同程度的已经逐渐暴露出自己的短板,在其实践过程中的课程设计中存在着很多缺陷,在这些缺点之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对于课程设计的盲目设计和课程不具关联性。高校在对于钢琴课的设置,总是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中摇摆不定,这就导致了不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致使教学的老师很难培养出应用型的钢琴人才。

(二)专业生源质量逐渐下降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在招生过程中,每年的招生指标愈发增长,很多的大学都想尽最大能力让招生人数扩大,所以就把音乐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设置很低,进而直接让一些钢琴水平低下、相关知识掌握不佳的“差等生”堂而皇之的走进校园。在这种不良环境之下,直接就把一个大学的音乐专业的总体水平拉低。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所以对于音乐教学过程之中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也是有所不同的,在对于高校进行钢琴专业人才的栽培过程中,基本上不能实现每个人的并驾齐驱发展,共同进步,各不相同的学生学习水平不同,从而导致钢琴教学更加困难。对于学生主观的能动性以及可塑性之间的不一愈发突出,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实践都给老师的教学带来阻碍。

(三)教学方式不科学

立足于当下而言,现代化的教学在钢琴教学中并没有起到很明显的实际作用,在实际中其实老师更加关注的是学生技巧的掌握程度,比如对于音阶以及琵音的相关训练,然而其实际过程中的训练方法上面却往往对于学生应用能力给疏忽掉了。当学生们练习钢琴的过程之中,从学生角度来说,他们都是以考级为目的,从而使得钢琴的演奏缺少活力。除此以外,学生的演奏往往不能有效的把握好节奏,在应用实践过程之中可能会遇到的相关问题都没能让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注意的到。

三、应用型钢琴人才培养的举措

(一)对于课程的设置进行进一步优化

科学合理化的对于课程进行设置以及课程的体系是钢琴教育中的基础一环。在老师实际教学生这门课程的时候,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音乐素质发展,在其教学的方法、教学的内容以及手段方面要与时俱进,及时进行转变,要以基础教学扩展学生的知识范围,把专业课程教学作为主体,以及学生个人的人文素质以及其文化素养创建一个科学化的课程,进一步的可以更好地让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老师还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合理运用,比如多媒体设备。在多媒体教学的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对生涩抽象的理论学习有一个形象的认识,可以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还能令学生们观摩“钢琴大师”的表演,从而使学生能够带着兴趣的去模仿钢琴大师演奏,提高自己的钢琴水平,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学生音乐素质的核心目标。

(二)教学方法的革新

在教学方法革新的实际中,要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切实培养出应用型的钢琴专业人才:第一,教学方法一定要人性化、在培养钢琴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要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要以生为本;第二,采用模拟教学法,这种方法是把教学需求作为依据,在创设情境中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和定位,是学生具有感同身受的情感;第三,采用教学实践法,就是在学生在钢琴学习的时候,可以由老师带领着学生,到社会上进行实践活动。比如在结束了一个教学阶段之后,老师可以带领着学生们去福利院或者敬老院进行献爱心义演活动,这种活动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们的爱心,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质;另一方面也是一次难得的时间机会,在实践过程中无疑是对于钢琴应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对于校外实习基地的更好建立,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实习,而实习恰恰就是一个从课堂迈向社会的过程,只依赖于课堂的教学活动没办法令学生的钢琴应用型得到更好地培养。高校可以凭借着和社会中的福利机构、与其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的互相合作,从而可以让本专业的学生无忧实习,高效实习,可以让学生在实习中补充课堂没学到的相关知识,进而进行应用型人才的更好培养。对于实习来说,也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之中,通过在社会单位的实际岗位感受社会对于钢琴专业人才的相关要求,以此可以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完善,从而在自身角度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自我的革新。由此可以在毕业正式走向社会的时候,能够更好地与社会对于应用型钢琴人才的要求个相契合,避免课堂所学与社会所需严重脱节,从而产生毕业就失业的不良困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钢琴应用型人才的重点培养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每个高校教育过程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本文之中,对于应用型钢琴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改革思路构架实践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探究,希望国内的各个高校在钢琴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对于应用型钢琴人才的培养予以重视,以此更好的缓解目前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的沉重的求职压力。

参考文献:

[1]吴研.“互联网+”视域中高校钢琴专业课程教学研究[J].四川戏剧,2018,(11):170-172.

[2]柳苏凌.首届中美国际钢琴教育高峰论坛开启钢琴人才点招新路——暨2018第一届美国古典钢琴家国际钢琴大赛精彩回顾[J].乐器,2018,(12):70-72.

[3]刘晓秋.论职业发展视角下的艺术院校钢琴人才定位与教学开展[J].北方音乐,2018,38(06):150-151.

[4]姚紫津.美国大学高层次钢琴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中国化思考[J].钢琴艺术,2017,(02):27-30.

[5]康雪,王刚.文化产业背景下推进河北高职钢琴人才培养模式[J].黄河之声,2015,(16):54.

[6]苗淼,任昊.浅谈当前国内高职高专院校钢琴人才培养的现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02):145+154.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应用型教学实践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