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晶亮
摘要:乔治·克拉姆(George Crumb,1929-),20世纪后半叶美国最杰出的先锋派作曲家,他的创作体裁广泛,有声乐、器乐、室内乐以及交响乐等。他的音乐作品具有深邃的思想性、戏剧性和神秘的象征主义特征。他在创作中表现出的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他对新的音色、音响的发掘与运用,成就了他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和他在当代国际乐坛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乔治·克拉姆 音色 戏剧性 造型性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6-0003-02
乔治·克拉姆的音乐创作视角独特,题材新颖,音乐语言丰富多样,他对音乐作品的声音及其效果保持着持久的兴趣和追求,他几乎在每一部作品中都试图开拓新奇的音色。他不是一个以作品数量取胜的作曲家,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为美国现代音乐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一、乔治·克拉姆对音色及其效果的挖掘
乔治·克拉姆是一位对音色和音响极其敏感,有着非凡创造力的新音乐作曲家,他在音色上的实践、追求和探索,使得他的音乐作品极富感染力,他几乎每创作一部新作品都会试图开拓一些新奇的音色。
克拉姆为了寻求新的音色,他在使用非西方、非常规乐器的同时,注重在西方传统乐器上创造特殊、特别的演奏方法。
克拉姆在《时间与江河的回声》中,使用了一般作曲家不常使用的乐器和道具,如远古铜钹、中国寺庙的锣、玻璃钟、水锣等,以带来新奇独特的音色效果。在作品《四个月亮之夜》中,使用盛了水并有固定音高的水晶玻璃杯;使用班卓琴来营造太空和地球的对比;并使用人声(声乐)加入室内乐作品中,其“人声”声部被当作“乐器”来对待,丰富室内乐的音色效果。在作品《黑天使》中,运用电声弦乐四重奏扩大音色效果;用盛水的玻璃杯发出晶莹剔透的声音。在《远古儿童之声》中,使用更多的色彩性较强的乐器,如西藏念佛石、纸质喇叭筒、玩具钢琴、竖琴加纸片、钢琴加塞子等“乐器”来扩展音源。克拉姆本人曾说:“对音色中新的可能性发掘是我们时代的一个重大的、历史性的突破,各种发展使我们对非西方音乐和早期西方音乐的认识大大增强,在我的作品中传统的音乐技法一经改变,音色会出现太多的变化空间。”
二、乔治·克拉姆对音响的独特追求
乔治·克拉姆在音乐的音响方面做出了重大探索和创造。他作品中的音响,有时是那么强烈,震撼人心,有时却又那么神秘、轻柔。不过,总的来说,他偏好富有诗意的音色,并且追求它们之间的细微变化。他在音响方面所达到的巨大成就早已获得了世界的公认。
在克拉姆的创作中,音乐已不再是单纯的用音高创作,而是在创作中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去挖掘和开辟新的音源,在音响上寻求新的探索与追求。《死亡的正歌、吟唱和副歌》这部作品表现了暴力的死亡场面,克拉姆使用丰富的器乐组合,用电声扩大的吉他、钢琴、贝司和人声吟诵、细语、喊叫相结合,同时伴随鼓槌敲击吉他和贝司的琴弦,来获得紧张狰狞的音响效果。在《远古儿童之声》这部作品中,克拉姆更是创造出新颖的音响效果,如女高音对着电声扩大钢琴演唱;将曼陀林琴弦调低四分之一;人声通过一个纸板做的话筒发出等,由此制造出某种难以触摸的神秘之感。在《黑天使》中,用电声扩大弦乐,在乐器的高音区以极强、极弱的强烈对比描绘“昆虫之夜”;用弓杆敲击琴弦来描绘“骨头与长笛的声音”等。作为弦乐四重奏作品,其在音响效果上的极端创造,使人听来目瞪口呆,栩栩如生。
克拉姆曾说:“我确信每个作曲家从他成长起来的孩童时期起就有一种‘自然音响,在他的耳朵中存留终生。我出生和成长在阿巴拉契亚河谷,我的耳朵里充满了一种特殊的回声的音响,我感觉到這种音响可以说已经‘注入了我的听觉,并已成为我的音乐的基本音响。”例如,风与水的声音、鸟类与昆虫的声音等。在《时间与江河的回声》《黑天使》《鲸之声》等作品中,便能找到与之相类似的大自然中的声音效果。
三、乔治·克拉姆作品的戏剧性与造型性
(一)诗歌戏剧性
乔治·克拉姆的作品中常常包含文字内容,其中,绝大部分采用了西班牙诗人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卡(Federico Garcia Lorca,1898-1936)的诗词。而且,他的一些器乐作品也受到洛尔卡诗歌形象的启发而产生创造灵感。克拉姆在密歇根大学就读期间初识洛尔卡的诗歌作品,他非常喜欢洛尔卡诗歌中超现实的、爆发式的意象,并由此在他的音乐中引入了类似柔光和强度的音乐观念。事实上,他的多部声乐作品及室内乐作品中的歌词都和洛尔卡的诗歌有关。
洛尔卡的诗歌通常是关于自然、生命、爱和死亡等主题,这些诗歌是克拉姆创作的灵感之源,克拉姆从这位西班牙诗人的作品中捕捉到了一种似曾相识的艺术视角。1963年,克拉姆初次为两首洛尔卡的诗《月亮出来了》和《可怕现实的诗篇》谱曲,取名为《夜乐I》。随后,克拉姆在所创作的《牧歌》《时间与江河的回声》《死亡的正歌、吟唱和副歌》《四个月亮之夜》《远古儿童之声》等作品中都分别引用了洛尔卡的诗句。1969年,克拉姆受阿波罗十一号飞船登月的灵感而创作《四个月亮之夜》,他将四首洛尔卡的诗歌片段和他自己对月球探索或多或少的矛盾情绪融入其作品中,呈现出强烈的戏剧性效果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四个月亮之夜》共有四个乐章,克拉姆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理解,把洛尔卡的四首“月亮诗”作了些许修改,其标题和歌词都取自于洛尔卡的诗歌。作品的每个乐章的标题分别是:“I.月亮死了,死了……”“II.当月亮升起……”“III.另一个被遮盖的亚当之梦……”“IV.逃遁的月亮,月亮,月亮!”。之后,在作品《远古儿童之声》中,歌词再次选用洛尔卡诗歌的片段,小标题分别是“小孩在寻找他的声音”“我在海洋中迷路很多次”“我亲爱的孩子你从哪里来”“在格拉纳达,每天下午一个小孩死去”“我温柔的心充满了亮光”。克拉姆在作品中极力诠释洛尔卡诗歌中的幻想与现实,孩提的纯真无邪和成人的耽溺享受,生命、爱情和死亡的紧密交织,作曲家通过这些意象,用独特的语言与色彩创造出有着极大想象空间的音乐。克拉姆在《远古儿童之声》唱片集的唱片内页说明中指出,洛尔卡诗歌的核心本质“涉及最基本的要素:生命、死亡、爱情、大地的气息、微风和大海的声音。”正是对于这些大自然基本要素的偏爱,才使克拉姆如此着迷于洛尔卡的诗。
(二)舞台造型性
克拉姆的音乐作品不仅具有十分新颖独特的音响,而且常常获得一般现代作品难以达到的极佳现场演出效果。他为了能获得更丰富的音乐表达效果,通常会精心设计舞台的布局和乐队的表演,形成听觉与视觉的完美结合。
克拉姆在《时间与江河的回声》中,要求管弦乐队中各部分演奏员在行进中完成四首列队圣歌。在这部作品中,克拉姆在乐谱之前对四个乐章的演奏员的行进方式和要求做出了详细的说明,演奏员时而在舞台上演奏,时而从舞台演奏行进到舞台外,时而又在舞台外演奏行进到舞台中,使得台上台下连成一片。他打破了舞台的空间限制范围,实现了一种全新的音乐舞台艺术表演方式,增加了视觉的吸引力。
在《四个月亮之夜》中,他对作品结尾的处理令人难忘:女中音歌唱家、中音长笛演奏家、班卓琴演奏家和打击乐手乃至指挥家,依次在敲击铙钹之后退出舞台,犹如宇航员返回到地球。而舞台上只留下一盏孤独、微弱的聚光灯,照着一直循环演奏着高音泛音的大提琴演奏家,其他演奏员走到舞台外面后继续演奏,观众听到来自舞台外面的音乐——感人至深的马勒《摇篮曲》片段,它似乎来自遥远的太空,广袤而深邃。
在作品《鲸之声》中,克拉姆为了营造出海洋世界的感觉,他要求演奏员佩戴黑色半截面具,还要求在演出过程中使用深蓝色的舞台灯光,从而使观众在感官上不知不觉地融入了作品所呈现的意境之中。
四、结语
克拉姆的音乐作品既有生动、模拟、具象和现实的一面,又有含蓄、深邃、抽象和神秘的一面;它们既可听,也可看;既有纯音乐的性质,也有戏剧表演的性质。他的作品演奏的戏剧效果似乎并未使听众或评论家从音乐享受中分神,一位评论家这样说:“即使未来演奏者裸体或被包裹在锡箔纸中演奏,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克拉姆的曲谱也会一直是一种强有力的召唤,使演奏大厅充满抒情的灵感来愉悦室内乐音乐爱好者。”
参考文献:
[1]钟子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2][美]G·克拉姆.音乐,它有未来吗?[J].蔡良玉译.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7,(04).
[3]彭志敏.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上)[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