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重奏教学对提升学生艺术品质的探究

2019-06-14 09:03童莹
艺术评鉴 2019年6期
关键词:重奏琵琶品质

童莹

摘要:音乐教育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通过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才能加以完成。将琵琶重奏教学模式引入到專业艺术院校,在教师的引导带动下,既是对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也是对学生艺术品质提升的探索。

关键词:琵琶   教学   重奏   品质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6-0091-02

琵琶位居弹拨乐器首座,属拨弦类弦鸣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向世人展现了中华儿女的智慧结晶。伴随着历史的长河,琵琶演奏形式不断演进,现在已由最先的独奏、伴奏向着合奏、重奏、协奏等方向逐渐发展。而琵琶重奏的教学方式应用于艺术院校本科生的学习计划中,对提升教学品质将产生重要影响。

一、重奏教学的基本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琵琶演奏技巧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得到完善,其演奏形式也在向着多样化、宽领域方向发展,而琵琶重奏作为音乐艺术探索的形式之一,自身的发展对当代琵琶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重奏”——属外来词汇,明清时期,便已在我国一些地区出现,后又在历史的演变中继续发展。琵琶重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同琵琶乐器之间的重奏,一类是琵琶和其他乐器的重奏。例如,20世纪60年代,林石城教授创作了琵琶二重奏《青春之舞》,并改编了民间乐曲《三六》,开始了对琵琶重奏艺术的初步探索。客观地讲,这些作品基本上是在琵琶齐奏的形式上分出声部,没有更多地应用多声、复调等作曲技法,因此显得技法简单了些,但是它们为琵琶重奏艺术形式的可行性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再如,近代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和郑觐文根据汪昱庭的传谱《浔阳夜月》为蓝本改编成丝竹合奏曲。著名作曲家顾冠仁又在合奏曲基础上精心编配了琵琶五重奏版本的《春江花月夜》,全曲就像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幽长画卷,另人慢慢走近月夜下的春江。

音乐家及琵琶教育者们对于琵琶重奏的改变及摸索下形成了更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演奏形式,以至于高校中也会融入这种形式参与教学,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音乐艺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对大学生艺术生活品质的养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琵琶重奏在教学活动中的实际应用

(一)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首先,从思想上下工夫。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主观能动性,牢固树立“以学生”为发展思想主线,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要正确处理好规模与质量、规范与创新的关系,同时还要加强对教学的分类活动,避免一把抓从而忘记了主次。其次,从师资队伍建设上做功课。在一些高校,音乐师资力量比较薄弱,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老师过多精力的“关注”。并且在高校,由于音乐专业教师本身对专业素质要求就很高,这就导致了很多的高校难以招聘素质过硬的音乐专业教师。因此,高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不断完善队伍建设上下足功夫,音乐学院在引进高学历人才的同时,还应积极主动的培养高学历优秀人才,必要时还可重金聘请国内外的一流专家学者来进行讲座。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再次,从规范教学管理上入手。教学管理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人的管理上,同时还体现在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只有把这几方面做好了,教学质量才能稳步提高。

(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习琵琶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兴趣了,学生才会自发主动的去学习,因为只有对这件事感兴趣,才会引起学生引发学生不断探索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学会创设问题情境,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课堂,这样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当教师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出现在课堂,学生这时肯定会希望教师能够给他带来一些价值性的东西,一些与他之前接触的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和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如“技法的安排”“音色的把握”“声部的配合”等,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学习音乐必须要掌握的。因此,当琵琶重奏教师以引导者的角色出现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也就会更加的集中,再加上教师的一些导入环节的引入,充分的向学生介绍关于学习音乐的技巧,必要时加以一定情境融入,再穿插入一些重奏方式方法的解析。相信在这样的教导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瞬间被提了上来,这样的提升对于后期的教学将会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

(二)注重对大学生音乐品质的培养

音乐本身的文化性就很强,每一首乐曲都包融不一样的意义,且都富含极大的感情思维。音乐既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文化,通过融入音乐教育思想,对学生艺术品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例如,《琵琶行》《十面埋伏》等曲目,根据不同的演奏形式演绎出来,便深深的让听者体会到其中所要表达的感情色彩,将人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使听者徜徉其中。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琵琶重奏在高校学生的生活中逐渐被广泛运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让学生感受其中真意,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及音乐的感知能力。

同时,作为一名优秀的器乐演奏人才应具备的敏锐的听觉、严格的节奏感、完善的作品把握与感受能力,对器乐音色的倾听与控制能力、较强的视奏能力、合奏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统一和协调能力、音乐表现力等音乐素养。单纯的独奏训练就像是“一条腿走路”,存在许多弊端和不足,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制定符合学生学习音乐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找准自己自身对音乐的定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此来达到教学的目的。有一句话说的好,“想象比知识重要”,因为想象可以无限制的扩大或延伸,而音乐本身的发展就需要“人”作为载体,只有在人的思维模式上无限制的想象,音乐的发展才可能跳出瓶颈期,从而达到发展的巅峰。所以,教师既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同时也要站在学生的思维方式上思考问题,只有真正身临其境,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才能坚定学生的思想,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重奏教学在培养大学生艺术品质中取得的效果

在重奏過程中,每个乐器是单独的又是整体的,各一个乐器的各声部之间的都会进行亲切对话,它们彼此之间会产生交流,有序的进行主次互换。重奏的时候,乐器之间能够互相引导和衬托,它们共同推进整个音乐向前发展。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补充,辅以小型重奏音乐会、各项校外演出活动、组织或参加专业观摩交流活动、给学生录制作品专辑等辅助教学方式,在教学之中真正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演奏能力,加强学生就业工作的适应能力,符合我国院校民族器乐教学需要,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培养综合性人才。

人们在组织音乐合唱比赛时就会由许许多多的人来组成,音乐对人际交往还具有推动的作用。因此,在组织一场大型的演唱活动时,就需要充分考虑人的协作行,只有大家齐心协力,不管是从唱腔上,还是合奏上,抑或是发音上团结一致,那么演唱必将会取得圆满的成功。不仅如此,这种教学模式还对人的自信心的养成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有些人天生不爱音乐,但是就在某一天他听到一段非常动听的旋律,他就去网上查,然后每天都跟着哼,长时间下来,就记住了,直到有一天,被一位音乐教师发展,就叫他哼唱几句,没想带竟和弹奏的旋律一样,后来这位教师就告诉他,其实他在音乐方面是很有天分的,只是以前的他不自信而已,总觉得自己唱不好,所以才会没有被发掘。这段故事说明,其实音乐对培养人的自信心是至关重要的,只是要你去发掘就可以感受到。

简而言之,音乐教育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通过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才能加以完成,尝试将重奏模式引入到高校琵琶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带动下,有助于为学生艺术生活品质的养成打下基础。同时,专业艺术院校课程改革中不断对这种教学模式加以推广,既是对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也是对学生艺术品质提升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健.琵琶演奏中的音色变化刍议[J].戏剧之家,2015,(04).

[2]郭阿红.如何提升琵琶演奏技能[J].音乐时空,2015,(11).

[3]杨秀玉.琵琶演奏艺术形式多样性研究[J].齐鲁艺苑,2015,(06):28-29.

[4]赵聪,周世雄.探析琵琶演奏的音乐表现力[J].黄河之声,2018,(22).

[5]张谦.琵琶教学中非技巧能力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8,(20).

猜你喜欢
重奏琵琶品质
我和我的琵琶
高校民族器乐重奏课程的教学与实践研究
琵琶室内乐中的低音琵琶演奏初探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
“琵琶”和“枇杷”
莫扎特《F大调双簧管与弦乐四重奏》KV370第一、二乐章演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