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经典古诗文背诵积累”课程实施策略

2019-06-14 08:38黄德清
广西教育·A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课程实施

黄德清

【摘要】本文指出经典古诗文背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意义,分析南宁外国语学校在引导学生进行古诗文背诵积累方面的问题,并论述该校“初中经典古诗文背诵积累”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经典古诗文 背诵积累 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050-02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增加了古诗文的数量,对古诗文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学生在平时的古诗文学习中还只是为了考试成绩而死记硬背。教师如何让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中享受诗词的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操?笔者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做了一些探索,旨在指导学生更好地背诵与积累经典古诗文。

一、经典古诗文背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意义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选篇达123篇(首),占所有选篇的51.7%,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数量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所提高,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可见,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把古诗文阅读提到了很高的地位。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都是专家们精心挑选出来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着丰厚的底蕴。学生诵读、理解、记忆这些诗文,对诗歌美文的风格意境、脉络层次、语言特色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行理解吸收、融会贯通,有助于了解祖国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诵读成为一种日常的阅读方式,让校园书声琅琅,充满浓浓的诗香氛围;有助于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让学生说的话更美,让学生写的文章更有文化内涵。

二、我校在引导学生进行古诗文背诵积累方面的问题

笔者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发现古诗文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首先,教学中受到“中考指挥棒”的影响,教学质量主要还是看考试成绩的高低,教学的急功近利色彩依然鲜明。学生花时间背诵就是为了得到考试中的那几分,有学生认为自己记性好,到考前再背也不迟,所以考前死记硬背成了古诗文背诵的常态,自然无法激发学生背诵古诗文的热情。其次,初中阶段科目增多,课业繁重,挤占了学生的阅读时间,与小学相比,学生的阅读时间大大减少,从某种程度上说,初中生的古诗文背诵积累量远不如小学生。由于见效慢,语文阅读积累就输给了实际效果比较明显的数理化的计算证明与实验操作。第三,受学科成绩论优劣的影响,古诗文的教学模式也显得急功近利,教学方式比较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基本还是重教师分析,学生浅层次讨论讨论,而后就检查背诵情况,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激发学生阅读古诗文的主观能动性,上完就行了,对古诗文的阅读局限于教材中涉及的篇目,学生学习、背诵古诗文的热情自然不高。第四,我校处于城郊结合部,农村学生和城中村学生在学生中所占比例较大,之前学生在小学时的教学条件比较落后,再加上家庭教育滞后,所以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较低。最后,我校在古诗文方面的教学资源不足,没有比较合适的古诗文教材,没有太多的古诗文视频、音频材料积累等。

三、“初中经典古诗文背诵积累”校本课程的实施

我校针对古诗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依据语文课程理念,开展“初中经典古诗文背诵积累”校本课程,以期提高学生阅读、背诵古诗文的兴趣,教会学生鉴赏古诗文,让学生爱上古诗文,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展现中华古诗文的魅力,让学生爱上中华古诗文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所以,首先要让学生对我国传统的古诗文产生兴趣。我校集整个初中语文组之力,收集、整理与朗诵有关的资料,包括文字和视频资料,然后挑选出经典的朗诵音频或视频如著名播音主持人赵忠祥的朗诵视频等,将其推荐给学生。教师利用课堂时间、课前三分钟或者课间十分钟播放,让学生直观感受古诗文音律之美;要求学生至少观看两期《朗读者》等优秀节目,并拍照为证,让学生在欣赏经典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共鸣;我校请高中校本课程“名师讲堂”的教师利用课程优势与初中生聊聊陶渊明、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的诗意人生,理解诗歌与生活的关系;组织学生欣赏身边的朗读者——学校诗词朗诵代表队的朗读展示,参加学校文化艺术节中的经典诵读活动,从而树立信心,亲身感受古诗文魅力。通过这些方式,学生不再觉得古诗文朗诵只是为了考试,古诗文有着独特的魅力,是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是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提升我们的品位和气质的。学生开始喜欢朗读,开始喜欢古诗文,也开始谈唐诗宋词、山水小品文。

(二)目标激励,加强背诵技法的指导

不管是古诗文阅读还是现代文阅读,就目前而言,其最终成果总是以考试成绩的方式呈现,所以满足目前的教学现状、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依然是古诗文教学的最低目标,是针对绝大多数学生的教学实际而进行的教学行为。为了让绝大多数学生能达到目标,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古诗文背诵技巧的指导,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的指导。教师首先要明确本学期学生要完成背诵积累的篇目,目标落实的时间表及完成目标的奖惩机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监督检查,及时过关。这还需要灵活采用具体的评价方法,如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默写等。其次,让学生多读,熟读成诵,读得顺畅、流利、朗朗上口,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读出感情。第三,对一些比较长、难背的篇目,要进行适当的背诵技法指导,可先分析原文段落层次,概括其要点,然后对照要点背诵,这样可以大大节省背诵时间且学生不容易忘记。根据记忆的遗忘曲线规律,我们要求学生及时回顾、巩固。第四,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对诗词进行到位的鉴赏,背诵不是诗歌阅读的终极目标,通过鉴赏点评才能让学生深化背诵成果。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在上课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已背诵,但是如果没有进行深入的鉴赏,不指导学生体会诗中的画面之美,学生就无法体会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苍茫雄浑的意境,那背诵就没有了意义。

(三)课内课外,多种形式拓宽古诗文阅读的途径

我校还多形式拓宽古诗文阅读的途径。首先,古诗文阅读不局限于课内有限的篇目,還增加了课外篇目的积累。每周安排两名学生收集篇目外的一两首诗词,利用早读的五分钟,在班里带领大家朗读,并作简单的鉴赏。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适当加分作为奖励。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就多积累了十几首古诗词。第二,开展班级诗词朗诵会或者板报比赛。一般在期中考试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班级诗词朗诵比赛,评出奖次并及时表扬。每个学期,班级必须出一期以经典古诗文为主要内容的板报。第三,开展与先贤诗人跨时空对话的作文比赛。每个学期,布置一次与古诗文有关的作文训练,让学生根据对诗文的理解、对诗人的了解,针对诗人的际遇或者诗歌的某些技法,给诗人写一封信。以上方式既丰富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形式,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又锻炼了学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背诵积累是学习、感悟古诗文的重要手段,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意义重大,这成为古诗文教学中不可回避的课题任务。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课程实施
从高考化学分析高中化学课程实施理念的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微视频实施与探索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要素分析
“剪纸教学”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探讨
基于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分解与实施
“广—收—聚”模式提振高中生涯规划辅导课程实施活力的实践与启思
社区课程实施的策略与方法
基于会展设计的历史沿革及现状对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