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构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衣”是其中最能体现一个人社会地位的要素,自古以来就被看作是个人身份的象征。封建社会,平民百姓的衣着带有群体的身份标记,这些标记后来逐步演变成为平民百姓的代称。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有“黔首”“布衣”“白衣”“白丁”等。
一、与服饰色彩有关的平民代称
(一)黔首、黔喙
《礼记·祭义》中提到“黔首”一词:“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百众以畏,万民以服。”郑玄注:“黔首,谓民也。”孔颖达疏曰:“黔,谓黑也。凡人以黑巾覆头,故谓之黔首。”
“黔首”一词在战国时秦国以及秦朝作为平民百姓的称谓。黔,意为黑色。“黔首”一词用来代指平民的缘由据说是秦国崇尚黑色,平民百姓不能戴冠,所以都用黑色的头巾包裹头发,因此“黔首”就逐渐成为平民百姓的代称。贾谊《过秦论》云:“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这里的“黔首”也是指平民百姓。
《说文·黑部》:“秦谓民为黔首,谓黑色也;周谓之黎民;《易》曰为黔喙。”“黔首”“黔喙”和人们比较熟悉的“黎民”一样,都是平民百姓的代称,只是它们所通用的时间和地域有所不同。《说文·口部》训“喙”为“口”,本义是指鸟兽虫鱼的嘴,引申为人的口,由于口是头的一部分,所以“口”可以作为部分来代表作为整体的“首”,所以“黔喙”的意义和“黔首”是相通的。
(二)白丁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唐代刘禹锡的著名诗句,句中的“鸿儒”是指学识渊博的名士,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一书中对“白丁”的解释是“无官职的平民”。“白丁”一词在具体词义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南北朝时期,已经可以见到“白丁”这一词语。《宋书·沈攸之传》记载:“既至京都,诣领军将军刘遵考,求补白丁队主。”这里的“白丁”一般解释为被临时征集到军队中服役的平民壮丁。在古代社会,白色是平民衣着最常见的颜色,“丁”经常指到了服兵役年龄的成年男子,这大概就是“白丁”一词的构词依据。
到了隋唐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白丁”一词又有了新的内涵。封建制度在这一时期逐渐发展成熟,新的选官制度给读书人提供了入仕的机会。除了之前的意义,这一时期的“白丁”又经常代指没有官职的平民。《隋书·李敏传》记载,隋开皇初,隋文帝杨坚之女乐平公主曾向其父为自己的夫婿李敏求官。隋文帝谓公主曰:“李敏何官?”对曰:“一白丁耳。”这里的“白丁”就是指无官职的人。
唐代对服色有着严格的规定,唐代官员三品以上服紫,四品服深绯,五品服浅绯,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庶人、奴仆服白、黄。因此,在当时的等级社会中,“白丁”往往引起士大夫的轻视。刘禹锡作为进士及第的上层社会中的一员,在他那清净高雅的“陋室”中自然是“往来无白丁”的。参考韩愈《示儿》一诗中“开门问谁来,无非卿大夫”,可以见得刘禹锡所说的“白丁”是针对人的社会地位而言的,在隋唐时期泛指没有功名的平民。
(三)白衣
“白衣”的意義和“白丁”有相通之处。《史记·儒林列传序》记载:“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这里的“白衣”所指的是公孙弘封侯以前的平民身份。
隋唐时期,由于当时政府明确规定平民服白色,因此白衣就成为平民百姓的标志性服装,北宋初年依旧沿袭前朝关于平民服色的规定。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白衣”逐渐和“白丁”一样,成为百姓的代称。宋孝宗乾道初年,礼部侍郎上书称白衣“有似凶服”,于是“禁服白衫,除乘马道涂许服外,余不得服”,自此后,白衫只能用于凶服。虽然这个时期百姓服白的传统被取消了,但是“白衣”作为百姓的代称被保留下来。
“白衣”也被用来特指平民中的读书人。唐宋时期出现了“白衣公卿”一词,用来代指尚未取得功名的读书人。当时称这些尚未出仕的读书人为“白衣公卿”“一品白衫”,也蕴含了寄言他们前途无量的深层含义。
二、与服饰质地有关的平民代称
(一)布衣
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除了服饰的颜色,不同社会阶级的差别往往是通过服饰的质地来凸显的。“布衣”作为平民代称,主要是就平民服装质地而言的。
《盐铁论·散不足》中可以见到关于“布衣”身份含义的最早记载:“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余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从中可以了解到,“布衣”之所以用作平民身份的代称,是因为古代规定平民只能穿布衣。
“布衣”被广泛地用来代指平民,这在古文献中有诸多记载,先秦到唐代的文献中,“布衣”指人的穿着的情况比较少见,只要出现“布衣”,大多是用来指人的贫寒低贱的身份或是指一种平民化的简朴生活。《庄子·让王》:“魏牟,万乘之公子也,其隐岩穴也,难为于布衣之士。”这里所说的“布衣之士”就是指平民。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里的“布衣”是诸葛亮自言自己之前的平民身份。
春秋时期,布衣的主要原料是麻和葛,当时的社会制度明确规定了平民百姓只能穿布衣而不能使用丝织品。《荀子·大略》曰:“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以“布衣”代指平民,凸显了平民百姓社会底层的身份。
汉代以后,“布衣”也主要是指人的平民身份,《史记》中所出现的“布衣”大多是这个意思,例如,《史记·孔子世家》曰:“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这里的布衣就是指孔子的平民身份。
唐宋时期,“布衣”虽然仍有平民的意思,但是更加侧重于未仕的文人的代名词,即布衣之士。“布衣”所代指的意义比较接近现在人们在大多数场合中所说的“布衣”,并不是泛指一般的平民百姓,而是特指那些虽暂时在低位但志取公卿的人。
(二)褐夫
“褐夫”以及“褐衣”“短褐”,都是贫贱者的代称。“褐夫”被用来代指平民百姓,同样和百姓的服装质地有关。“褐夫”中的“褐”是指麻毛织品,引申为粗劣的衣服,是我国古代社会底层人民的主要服饰。“夫”指的是百姓,故而用“褐夫”代指平民。《说文·衣部》中训“褐”为“粗衣”,《孟子·公孙丑上》曰:“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这里的“褐夫”与“君王”相对,代指的是平民百姓。
“褐夫”与“布衣”作为平民百姓的代称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它们都是就百姓所说的粗衣而言的,“布衣”和“毛褐”作为服装质地而言往往可以通用。李善在注《文选·曹植〈杂诗〉》“毛褐不掩形”这一诗句时引用了《淮南子·精神训》中“而尧布衣掩形,鹿裘御寒”一句,言明布衣和短褐都是当时的贫寒百姓所穿的粗衣。
隋唐时期,凡是没有功名的读书人一般都穿着白色的粗麻布衣,所以也称没有功名的平民为“褐夫”。尚未出仕的读书人考取功名以后便可以脱去白衫,换上紫袍,这就是所谓“解褐”。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不同社会阶级的人群有各自不同的服饰,这些服饰之间在颜色和质地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处于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被明确规定了只能穿着布衣等简陋的服装,与之相对的富贵之家却能身着绫罗绸缎,这也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阶级性以及阶级社会中平民百姓的艰难处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这些平民所穿戴的固定颜色和质地的服饰就成为平民百姓的代称,人们从沿用至今的这些人群称谓中也可以一窥古代社会的社会风俗。
(青岛大学)
作者简介:王真如(1996-),女,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