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成二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2019年初,安徽再出大手笔动作,
用实际行动再次表明了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决心。
“回归这5年,见证了安徽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切身感受到良好营商环境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2014年8月,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怀,上海新龙成建设集团董事长谢玉成回到安徽南陵县,投资再创业,启动建设“古麒羽绒二期项目”,凭借先进的羽毛羽绒生产技术和清洁处理技术,短短几年,古麒羽绒便发展成为国内羽绒领域的翘楚。
此时风光无限好,正是鸾凤还朝日。近年来,安徽提出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打造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省份。
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安徽有着强烈的决心。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表示:“要着眼增强高质量发展聚合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政策环境、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美丽宜居的生态环境,加快打造天下英才汇江淮的环境高地。”
互联网+“四送一服”
“这两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四送一服给企业带来的好处。不仅讲解企业可享受的补贴政策,而且指导如何申报相关奖补等政策。去年,古麒羽绒产值达到4亿多元,今年要达到6亿多元,到后年,争取产值翻一番。”谢玉成说的“四送一服”,是2017年8月安徽开始实施的一项双千工程,即组织千名机关干部,深入千家企业,送发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创新项目、送生产要素,服务实体经济,也是打造“四最”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
这是一项由安徽省领导直接推动的深入变革,每一招都对准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融资贵、负担重、转型升级难、政策把握不准等等,为安徽“四最”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强的顶层设计和实施安排。
纾困解难,首先要找到企业难点。安徽省直16个“四送一服”牵头部门对口各市16个园区和244家企业,“干部走下去、问题收上来,措施落下去、服务跟上来”,各地及市县直单位15984名干部联系企业26091户。实施一年来,深入118411家企业,开展政策宣讲22172场次,收集办理企业反映的问题与诉求20241个,广大企业纷纷“点赞”。
为让服务企业24小时“不打烊”,2018年4月,安徽在服务常态化机制上,搭建起互联网+“四送一服”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仅半年,在线访问量50余万次,客户端下载量14000余次,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平台实时查询优惠政策,反映发展中的问题和诉求,享受互联网+“四送一服”带来的便捷和实惠。这一创新做法被国务院《营造便捷高效政务服务环境各地经验做法》作为典型通报。
在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持续进程中,安徽还在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上,拿出了一些实打实的硬招。
安徽全面实施“多证合一”改革,推出合并证照数量全国最多的“57证合一”举措,并在全国率先运行省市县三级涉企收费1个总清单,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减少审批事项,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2019项,占进驻事项比重100%;升级网上可办事项达96.14%、市县达99.93%;各地政务服务中心96%以上进驻窗口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皖事通”便是其中的“金字招牌”。2018年8月,为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便捷,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指尖办”,安徽推出“皖事通”,首批上线事项全国最多,涵盖17个类别、298项便民服务,被工信部评为2018年度全国省级政府网站“十大”优秀创新案例,成为民众办事的“网红”。
服务上“真情实意”,政策上安徽同样拿出了“真金白银”,出台“安徽版”“政策包”,8个方面30条政策,都是实实在在富有含金量的“干货”。以民营经济“十百千”行动为例,新增10亿元专项资金,设立100亿元纾困基金和200亿元发展基金,到2020年新增民营企业银行贷款2000亿元。
“五星级服务”
营商环境优化了、环境高地建起来了,企业会自己主动找上门。
2018年3月,池州市招商局外商服务科科长洪新进接到了一个电话,捕捉到一条重要信息:皖江一市的安徽红利得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强烈的来池投资意向。市招商局随即邀请公司董事长陈五华前来考察,几天后,總投资5.6亿元的省内第一家光纤生产制造企业,成功落户池州经开区;7月,正式开工;8月,开始投产,该项目填补了安徽省光纤制造的“空白”。
同在皖江,为什么红利得会对池州“情投意合”?“池州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决定性因素,企业家是候鸟,哪里的营商环境好,它就在哪里生长。”陈五华告诉《决策》,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心,特别是对于子女上学问题的解决,让他感受颇深。
服务细微处,润物细无声。红利得的安家是近年来池州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佐证。为打造皖南的营商环境新高地,池州以市场主体期待和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其中的“当头炮”,便是池州全面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池州深度对标江浙沪先进地区的审批经验,实施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变“多窗”为“一窗”,“一窗分类”受理比例达75%。
同时,池州全力打通数据孤岛,完成政务服务事项6.4万项实施清单,市政务服务中心事项100%实现“最多跑一次”,覆盖市本级45个部门和90%以上的区域,打造了利企便民的线上线下服务平台。
在此基础上,池州审批大大提速,服务效能明显提升。“企业开办窗口提供工商登记、刻章备案、税务发票一条龙服务,3个工作日以内;工业建设项目从规划到施工许可,27个工作日以内,比省里要求提前18个工作日。”池州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宋春华告诉《决策》。
但开办便利化只是企业成长第一步,全生命周期遇到的痛点、堵点、难点怎么办?池州“对症下药”,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重点项目等联系包保制度,创新“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常态化和集中活动两项工作机制,以“收、转、办、跟”四步法和“园区、企业类型、重点项目”全覆盖,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服务企业光有热情还不行,笑脸相迎只是营商环境中最表面、最浅层次的要求。”池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四送一服”双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吴东山告诉《决策》:“真正的营商环境不能只是做表面文章,而是要切實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以‘店小二精神做好‘五星级服务。”
2018年,池州全市3294名干部深入6169家企业走访;收集企业问题1195个,办结1174个,办结率达到98%;16个问题办理被省“四送一服”办作为典型范例向全省推广。“营商环境人人有责,每一名干部都要成为营商环境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每一个人都不要忘记你就是营商环境。”吴东山告诉《决策》。
升级与创新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2019年初,安徽再出大手笔动作,《安徽省聚焦企业关切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的实施方案》、《2019年“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工作要点》等系列政策密集出台,用实际行动再次表明了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决心。
与此同时,安徽各地也开始积极行动起来,进一步优化和升级营商环境。
2019年2月13日,池州召开了一场不同寻常的大会,主题紧紧锁定一个核心词——营商环境,专题部署营商环境工作,在池州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会上,池州放出“大招”,确定2019年为“营商环境提升年”,以干部作风为切入点,开展“万人评机关、评窗口、评科长活动”等九大行动,渴求通过全市干部作风的转变、观念的提升,掀起人人优化营商环境的热潮,激活一“池”春水。
“池州与周边兄弟市之间的发展差距,根子是人有差距,是干部的思想和作风上有差距。只有通过干部思想和作风的转变,把营商环境打造好,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和项目,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池州市委书记王宏在大会上强调。
上游池州鼓足干劲再出发,下游马鞍山也吹响了营商环境再优化的号角。
2月11日,马鞍山市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动员大会,出台营商环境市委市政府2019年1号文件及优化产业发展要素供给等7个方面“金20条”,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营商环境。“‘20条将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用文件规范起来,可以看出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让企业信心倍增。”
马鞍山“20条”被点赞,共饮一江水的芜湖同样不遑多让。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芜湖高度对标长三角、深度融入G60科创走廊,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强化“一企一组一策”帮扶机制,促进开放环境优化、创新氛围浓厚。对此,企业心里有一本明白账。“过去是企业到职能部门拜码头,现在是政府官员主动对接企业,帮助解决现实难题,可以说是‘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谢玉成告诉《决策》。
优化营商环境动员的号角在地市轮番吹响,一些亮点做法也不断涌现。
蚌埠在全省首创“首席服务官”,对签约投资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和1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跟到底”的“首席服务官”责任制。这一制度规定,项目落地县、区为责任单位,“首席服务官”由副科级以上、责任心强、富有经验的干部担任,对项目负有联系对接、全面代办、协调服务、解决问题的责任。
在亳州,政府创新开展审批改革试点,以“简”“并”“联”“放”“调”“限”等方式,整合政务大数据资源、简化申办程序,提升审批效率,提供“一站式、全天候、全覆盖”的网上办事服务,实现行政许可、行政备案、公共服务等9个方面7367项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网上运行。这一典型经验做法,被国务院通报表扬。
“创造良好营商环境,是当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一项重要任务。”安徽省省长李国英强调,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久久为功,一抓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