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顾明生
摘 要: 苏珊·桑塔格发表的《关于“坎普”的札记》阐析了“坎普”与现代文化的关系,使“坎普”这个由来已久的文化名词重归美国文艺界的视野,并一直流行至今。桑塔格认为,“坎普”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性别的密切关系衍生出一个有趣的关键词——性别坎普。本文从这一旨趣出发,通过《火山情人》《恩主》《旧怨重提》等作品探究桑塔格“性别坎普”的三重书写形式,从而进一步体察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 桑塔格 “性别坎普” 雌雄同体 同性恋 “三人组”
苏珊·桑塔格是一位深刻影响了20世纪后半叶美国政治、文化的公共知识分子,她一方面通过评论、小说及电影创作坚持自己的文化信念,另一方面积极投身各种政治社会运动,始终以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见解发出独立的声音。作为美国文坛的一颗耀眼明星,桑塔格拥有诸多光环,“坎普女王”这一头衔无疑是其中最独一无二的一个。“坎普”(Camp)这种文艺思想由来已久,但一直不温不火,正是桑塔格通过札记这种简短、零散、片段化的書写形式再一次使其声名大噪。同时,作为桑塔格所倡导的“新感受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她看来,“坎普”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服装、家具、电影、小说、流行歌曲、建筑乃至人。从男女性别角度出发,桑塔格之“新”致力于打破传统性别的边界,主张兼具两性特征的风格的胜利,因此“雌雄同体”“同性恋”或“三人组”成为其艺术风格的一个主要表征。笔者将其称为“性别坎普”。“我想写作的欲望是与我的同性恋有关的。我需要这个身份来当作武器,以对抗社会反对我的武器。它并不证明我的同性恋是正当合理的。但是它会给我——我觉得——一张许可证”(桑塔格,2012:279),桑塔格在日记中坦然写道。其实,无论沿着她的生活轨迹还是作品轨迹,都不难发现“性别坎普”的独特书写形式,这些形式深蕴着独特的艺术价值。
一、由“坎普”及“性别坎普”
“Camp”一词原意为“野营、营地”。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Camp”指涉:(男子或其举止)故意带女子气的,女性化的(被某些人认为是典型同性恋的特征)。此外,“Camp”这个词在文艺圈一直另有所指。“Camp”这个“圈内用语”从何而来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说来自法语se camper,原意是“大胆展示自己”;另一种说法是它来自纽约市警察局使用的KAMP这个缩写,原意是Known as Male Prostitute(已入档的男妓)。桑塔格是第一个详细讨论“Camp”的学者①。在她看来,“坎普”是一种“新感受力”。在形式上,“坎普”含有大量的技巧因素,它是一种风格,青睐滑稽、模仿、反讽、戏剧性的“过度”表演;在主题上,“坎普”提倡艺术多元化发展,同性恋者正是“坎普”的先锋之一。尽管如桑塔格所言,坎普具有远超同性恋圈子的文化价值,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笔者认为,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衍生出一个有趣的关键词——“性别坎普”。
笔者提出的“性别坎普”讨论的是独立于传统二元性别模式之外的独特“趣味”,旨在探索桑塔格在性别层面为求“感受力”之“新”所展现出的创举:“作为一种对人的趣味,坎普尤其对那些十分纤弱及极度夸张的人物感兴趣。女性化的男子或男性化的女子肯定是坎普感受力的最伟大的意象之一。”(桑塔格,2003:324)桑塔格在札记中秉承的观念是:“坎普是那种兼具两性特征的风格(‘男人与‘女人‘人与‘物的可转换性)的胜利”(桑塔格,2003:325)。男性与女性,无论是从身体主体性还是社会角色来看,两者之间的边界始终泾渭分明。但“‘新感受力的提出,意味着大众文化和先锋派艺术开始明确地与高级文化争夺文化领导权的斗争。它所采取的策略不再是对既定的二元对立价值评判标准的逆转(如以大众文化取代高级文化),而是‘反对阐释,即搁置一切价值评判,或者说保持‘价值中立”(程巍,2003:12)。由此可见,性别中非男即女的单一二元模式被打破,在文学场域里有了更广阔的多元处理空间。当下社会出现了类似的表达,比如一些国家出现了第三性别的厕所,美国著名商场Target允许客户使用与他们性别认同相符的厕所和试衣间等。“性别坎普”意味着从拓宽文化疆界、打破偏见和歧视的角度给予性别理解更多可能性。换言之,追求性别平等,并非是要刻意维护差异将两性隔绝开来,而是要极性化(depolarization),消弭边界以实现更多可能性。
此外,笔者认为,桑塔格的“性别坎普”与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的“性别操演”(performativity)理论不谋而合。“朱迪斯·巴特勒从解构本体论入手否定了性别身份的确定性,认为性别身份是通过反复操演处于飘忽不定的非静止状态,是在建构和结构循环中被赋予文化内核的,有别于传统观念上的二元性别的强制性逻辑”(王娟,2017:151)。为此,她提出了消解性别的具体措施:反常规的性别操演,即性别戏仿(parody)。可以说,桑塔格在作品中所展现的一场场操演,都是“性别坎普”的具体呈现形式。她倡导,在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背景下,女性不能仅仅为了与男性风格相异,有意建立表现女性特有性感与柔弱的风格形式。相反,在文化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女性与男性都有多种性别表达的机会和权利,两性始终交往共在。
二、“性别坎普”的三重书写形式
桑塔格批评家的身份赋予了她的虚构作品更多的思辨性,她独具现代性的先锋理念始终贯穿在许多作品之中。“性别坎普”这种文艺理念在她的虚构作品中主要是通过三种形式的书写予以呈现的:雌雄同体、同性恋及“三人组”。
(一)雌雄同体
雌雄同体一词有很深的文化渊源。发展到20世纪,雌雄同体成为桑塔格“性别坎普”艺术风格的一个主要表征。在札记中,桑塔格感到,人类的性吸引力的最精致的形式,或者性快感的最精妙的形式在于与其性别相反的东西,在那些颇具男性气概的男子身上,最具诱惑力的东西是某种女性色彩的东西,在那些妩媚的女子身上,最有魅力的是某种阳刚的东西。换言之,兼具两性特征的雌雄同体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