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产能合作与人民币支付结算:问题及潜力

2019-06-13 02:03王珊珊黄梅波
国际贸易 2019年4期
关键词:中非非洲人民币

王珊珊 黄梅波

自2009年4月中国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作为支付和结算货币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2016年人民币国际地位取得突破性进展:10月1日人民币被纳入特别提款权(SDR)的货币篮子,成为新兴经济体中储备货币地位最高的货币。这个成绩与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是分不开的。中非双方政治经贸关系持续稳定发展,其中中非合作论坛也已经走过了18年。在中非政治互信,产业结构和产能合作优势互补的推动下,中非经贸联系日益紧密,已经在国际支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人民币,在中非经贸和产业合作中的使用情况如何,是否与双边的经贸联系相匹配,人民币在非洲贸易投资中的使用存在什么问题,潜力如何等,都是值得我们深究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了解中非贸易和投资中使用人民币结算和人民币在非洲国际化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潜力,以便对人民币如何真正走向非洲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一、中非经贸和产能合作现状

(一)中非贸易

2009—2017年中国连续9 年成为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国。2008 年中非贸易额突破1000 亿美元,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贸易额下降到910.7 亿美元,但当年中国首次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随着世界经济复苏,中非贸易呈现良好的复苏态势。2014 年大宗商品价格达到高点,中非贸易额达 2219 亿美元,同比增长5.5%。随后,中非贸易额回落后又有所回升,至2017年中非贸易额达1700亿美元。2018年中非贸易关系取得另一重要进展,9月中国—毛里求斯自贸协定达成,这是中国与非洲国家签订的首个自贸协定。从中国对非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比重上看,2012年中国对非出口贸易占比和进口贸易占比均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进口占比在2017年才有所回升(见图1)。此外,贸易差额上,2004—2014年的10年间,除2009年外,中国均与非洲整体保持贸易逆差,但2015年起,中国成为非洲重要的贸易顺差国,对非出口远大于从非洲的进口。

Lall et al.(2005)曾指出,出口商品的复杂程度或商品构成的情况,可以间接表明该种产品的价值链位置。通过中非贸易的总额和商品结构,可以推知中非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位置,同时也间接说明中非之间的产业关联性。基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Comtrade)整理可知,2017年中国从非洲进口最多的前三大经济体是南非、安哥拉和刚果共和国,2015—2017年间中国从非洲进口的产品排在前3位的产品均是原料、材料、钢材等第一产业产品。2017年中国出口非洲最多的前三大经济体是南非、尼日利亚和埃及,2015—2017年间中国出口至这三个国家的主要产品是机械设备、家具、服装等工业制成品。整体上,目前非洲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而中国处于中高端。在产业结构上有较大互补性,非洲主要向中国出口能源、矿产和农业原材料等初级商品,中国则向非洲输出机械、运输设备、钢铁等制造业和电力、高铁等基建产品。石油和矿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将大幅度减少中国从非洲的进口。

图1 2001—2017年中非货物贸易额及占比注:出口占比=中国对非货物出口总额/中国货物出口总额,进口占比=中国从非货物进口总额/中国货物进口总额。资料来源:CEIC数据库。

(二)中非产能合作

随着中国向非洲输出产能、转移产业,中非双边经贸将由贸易向投资发展,催生金融需求,人民币作为计价和支付货币从贸易渠道转向投资渠道对非输出。

1.对非直接投资

近年来,中非产能合作总体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也存在不稳定性,且对非洲投资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整体比重较小。商务部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投资流量额[注]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指境内投资主体对外直接投资额中扣除反向投资额后的净额,当期对外直接投资净额简称流量,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简称存量。为41亿美元,同比增长71.13%,高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31.5%的增长率。由表1可知,中国对非洲的直接投资占比很小,同时也存在不稳定性。目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2004—2017年间大部分年份对非投资流量占比基本在5%水平以内(2007年、2008年除外);此外,对非直接投资流量波动较大,在2014—2016年三年同比增长连续为负,且2017年中国总体对外直接投资额下降了19.3%的情况下,2017年中国对非投资却快速增长。但同时,除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对非直接投资大幅下降外,2014—2016年对非直接投资也曾同比下降(见表1)。根据CEIC统计数据,2016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南非、加纳、埃塞俄比亚、赞比亚、安哥拉、乌干达、喀麦隆、埃及等国家,2017年中国对非投资额排在前6位的是肯尼亚、刚果(金)、南非、赞比亚、刚果(布)、苏丹等。2017年中非产能合作的快速增长,也主要得益于对这些国家投资的快速增长。

表1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流量额及其占比

资料来源:2017年前的数据来自CEIC数据库,2017年数据来自商务部公布的《2017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信息。

对非洲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上,根据《2017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基于投资存量的计算可知,2017年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前5位的行业分别是建筑、采矿、金融业、制造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占比分别为29.8%、22.5%、14%、13.2%和5.3%。对非投资的企业数方面,在非洲设立的境外企业超过 3400 家,占中国境外设立总企业数的8.7%。此外,中国对非直接投资流量的国别分布上, 主要集中在赞比亚、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南非、肯尼亚等(见表2)。

2.对非承包工程

对非承包工程方面的中非产能合作近年快速增长,非洲已成为我国第二大海外工程承包市场,仅次于亚洲,同时非洲对外承包工程有近一半是由中国承接的(见图2)。从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洲际分布情况看,中国对非承包工程与亚洲的差距不大,远远高于对欧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可见,非洲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承包工程区域之一。

从中国对非承包工程的国别上看,阿尔及利亚、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安哥拉、刚果(金)等均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主要非洲国家。其中,中国对阿尔及利亚承包工程完成额增长较快,2016年阿尔及利亚已经成为中国对非承包工程完成额最大的国家,工程完成额达84.34亿美元,埃塞俄比亚和安哥拉紧随其后,也是中国对非承包工程额增长较快且额度较高的非洲国家。肯尼亚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刚果(金)和尼日利亚的工程承包额近几年有所回落,但整体工程额水平仍较高(见图3)。

表2 2009—2017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流量(分国家地区) 单位:万美元

资料来源:商务部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图2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分布(2002—2016年) 资料来源:CEIC数据库。

图3 中国对非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002—2016年) 资料来源:CEIC数据库。

二、非洲跨境人民币结算的现状

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和支付快速增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8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截至2018年6月底,共有23家人民币清算银行,同时与全球36个经济体的央行进行货币互换,互换金额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此外,超过1900家金融机构支持人民币国际支付。中非跨境人民币结算发展较快,涉及贸易投资、金融领域、政府持有储备货币等几个方面,且在非的人民币跨境使用呈现两方面的特点:一是人民币结算支付的比重较低;二是人民币结算主要集中在贸易领域,中非产能合作中的人民币使用还很少。

(一)贸易投资中的人民币结算

非洲人民币跨境结算主要集中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在中非贸易中,人民币结算的比例从2015年的5%升至2017年的11%。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公布的数据显示了,2017年南非流向中国的商业支付中,人民币的使用比例接近15%,而中国作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的其他大部分国家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重高于南非。根据《2018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7年中国与南非办理人民币跨境业务收付金额约79.47亿元,同比增长25.2%;与赞比亚办理人民币跨境业务收付金额约11.66亿元,同比增长6%[注]以上数据没有特别指明人民币结算是贸易方面的,还是投资方面的。。

中非投资中人民币结算占比很小。根据南非标准银行官网发布的信息,迄今为止,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均未使用人民币。

(二)金融领域人民币的使用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不断推进,可投资的人民币跨境金融与资本项目范围越来越广。非洲对中国金融领域的人民币资产投资主要包括:一是投资中国债券。非洲政府层面上投资中国债券时间较早。2011年尼日利亚认购了人民币债券作为其外汇储备,实现非洲国家购买人民币债券零的突破。二是离岸人民币债券交易。2013年南非储备银行(南非中央银行)开始投资人民币债券,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2017年4月,作为人民币清算银行的中国银行约翰内斯堡分行首次发行15亿元人民币离岸债券(“彩虹债”),这是非洲首只离岸人民币债券,为人民币业务在非洲的铺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三是银行间债券市场。非洲开发银行和非洲开发基金及毛里求斯、南非、尼日利亚、纳米比亚、莫桑比克五国央行已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非洲开发银行和非洲开发基金还准备投资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

中非银行间账户关系数量和人民币清算银行的不断增加,为中国金融领域的人民币使用提供了便利。根据SWIFT发布的白皮书,中非银行间账户关系数量近10年逐步增加,从2008年的20个增加到2018年的106个。此外,截至2018年6月底,人民币清算行已经遍布23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东南亚、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其中非洲国家有2个,分别是2015年7月在南非成立的中国银行约翰内斯堡分行和2015年9月在赞比亚建立的赞比亚中国银行。在这两个国家设立的人民币清算行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南非和赞比亚的人民币结算。2017年中国与南非和赞比亚办理人民币跨境业务的快速增加,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这两个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行。

(三)政府持有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

自2016年第4季度人民币被纳入IMF统计的官方储备货币以来,人民币作为其他国家储备货币额和占比稳定增长。至2018年第2季度人民币外汇储备资产达1933.8亿美元,占所有向IMF汇报官方外汇储备总和的1.84%,首次高于澳元的1.7%,稍低于加拿大元的1.91%。考虑到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以及中非之间的紧密贸易伙伴关系,非洲国家正积极将人民币列为储备货币,特别是在2016年人民币加入IMF的SDR货币篮子后,将人民币纳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国家快速增加。截至2018年9月,已有8个非洲主要经济体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分别是南非、尼日利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卢旺达、加纳、毛里求斯和津巴布韦等。其中,尼日利亚央行10%的外汇储备为人民币,津巴布韦和安哥拉还承认人民币为法定货币。此外,2018年5月,由14个非洲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金融研究机构(Macroeconomic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Institute of Eastern and Southern Africa,MEFMI)的央行和财政部官员,集中开会讨论人民币作为区域储备货币的可行性。[注]MEFMI是非洲14国组成的区域研究机构,包括安哥拉、博茨瓦纳、布隆迪、肯尼亚、莱索托、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卢旺达、斯威士兰、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和津巴布韦。此次会议之后该组织可能会有更多成员将人民币加入其储备货币池。

非洲国家将人民币列为储备货币不仅可以进一步便利双边的经贸联系,还可以优化非洲国家的储备结构(现在非洲国家所持储备货币中,美元占绝对主导地位),同时稳定非洲国家的金融体系。

三、扩大人民币在中非产能合作中影响力面临的困境

通过对在非投资中国企业的调查,并结合相关资料,我们发现中非产能合作中人民币的使用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人民币结算的金融基础设施和保障措施尚未跟进

从跨境支付系统看,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已建立并升级,但与欧元和美元支付体系差距大。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并于2017年进行了系统升级。此外,非洲地区的商业银行还积极参与CIPS,已有16个非洲国家的28家银行成为CIPS间接参与方。虽然CIPS的建立和升级有利于非洲地区的企业和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进一步促进了贸易投资便利化,但我们也看到,其运行的成熟度、覆盖范围等远远落后于美元和欧元的跨境支付体系。这就需要不断提升支持和服务人民币结算的支付系统,保证人民币支付结算在非洲本土顺利进行。同时,也可以增加人民币在非洲主要贸易和投资伙伴国中的使用,便于这些国家在与非洲经济往来时使用人民币。

从人民币清算角度看,在非洲建立的人民币清算中心无法满足人民币结算的需求。目前非洲地区仅在2个国家设立人民币清算行,覆盖的范围较小,人民币清算便利性较弱。此外,SWIFT的Annual Review 2017报告显示,2015、2016年统计的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的清算额排在前15名的尚未包括任何一个非洲国家。

从设立的金融分支机构角度看,在非的中国金融机构还不能满足使用人民币支付结算的需求。整体而言,中国银行在非洲共设立了 7家机构,建设银行共设立了 2 家分行,工商银行收购了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在南非设立了非洲代表处,但还难以满足大范围内的人民币结算需求。

作为非洲经济体使用人民币保障的货币互换,进展也较慢。自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相关统计以来,至2018年9月,中国仅与4个非洲国家进行货币互换,与同一非洲国家互换频次也较少(见表3)。

(二)非洲贸易逆差

2015—2017年间的中非贸易中,虽然2015年以前非洲是贸易顺差方,但2015—2017年非洲均是贸易逆差方,且逆差额较大。就如特里芬难题所指出的,一国贸易顺差形成货币的净流入,不利于该国货币在贸易逆差国的流动,也不利于与投资中使用该国货币形成对接。中非贸易不平衡问题,特别是非洲国家整体的贸易逆差国地位,一方面会削弱南南合作的影响力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另一方面,不利于人民币通过贸易的方式留在国外,形成与中非产能合作产生的人民币结算相衔接的回流机制。

表3 中国人民银行和非洲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双边本币互换一览表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相比于非洲贸易逆差,非洲贸易顺差对于增加人民币在非洲使用上则更为有利,可以通过中国对非逆差向非洲地区输送更多的人民币,使非洲地区的经济主体持有更多的人民币。

(三)非洲金融市场发展滞后不利于人民币在非的使用

通过收集的数据,我们看到非洲金融市场发展明显滞后。这主要体现在:一是主要非洲国家享有金融服务水平较低。除毛里求斯外,几个主要非洲经济体在成年人开立账户、自动取款机数和银行间接费用占比上均与中国存在较大的差距(见表4)。二是存取款成本较高。以非洲地区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最高的南非为例,其5家主要银行存款手续费约为1%~6%,取款手续费约为2%~6%(见表5)。

金融市场发展滞后对人民币在非洲使用的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便利的金融服务不利于中国企业转账人民币款项到非洲进行投资,也不利于中国企业直接使用人民币账户支付工资和其他货款,也难以便利企业将获得的利润及时汇回国内。第二,非洲当地银行普遍规模较小,利率高,在非投资的企业很难从非洲当地银行获得贷款。当一些企业遇到资金周转困难,难以为继时,便难以长期在当地扎根,并扩大人民币的使用。在非洲外外汇市场发展滞后、人民币支付和结算不顺畅的情况下,由贸易或投资产生的人民币,即使流入非洲进口商或出口商手中,他们也很难将人民币支付给上下游企业。换言之,会影响人民币拓展到供应链,阻碍人民币在非洲内部和外部的循环。此外,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调节工具,2018年美联储共有四次加息,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使用人民币的吸引力受到影响。

表4主要非洲国家享有金融服务情况

国家成人在金融机构开立账户(%)每10万名成人自动取款机数银行间接费用/总资产(%)201420152016201420152016201420152016阿尔及利亚9.96na14.557.478.248.671.041.761.56利比亚nana65.67nanana0.661.610.27埃及13.65na32.0711.8513.45na1.681.671.28肯尼亚55.21na55.729.759.819.275.353.804.90毛里求斯82.21na89.4945.0445.6044.512.201.591.60加纳34.62na.42.288.1310.195.276.046.496.74中国78.85na80.2354.7576.7981.450.941.650.89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国际金融统计数据库(Global Financial Development),http://databank.worldbank.org/data/reports.aspx?source=Global-Financial-Development。

表5 南非五家主要银行业务的收费情况

注:R表示南非的货币兰特。
资料来源:Staff Writer,“South Africa’s Banking Fees Compared”, https://businesstech.co.za/news/banking/249251/south-africas-banking-fees-compared/.

(四)企业对非投资和贸易时使用人民币的意识淡薄

在非投资的大部分中国企业不了解境外获取人民币的方式,认为使用人民币结算并没有现实可行性。事实上,中非经贸往来中,人民币在贸易、投资和付款中使用的便利性远远大于中非双方企业所意识到的。譬如,可以从中国ATM机上提取人民币、人民币原油期货上市后大宗商品可使用人民币计价等,企业对此了解却很少。为此,一方面,从金融机构层面上,需要通过在非开展人民币业务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加大宣传力度,让客户深入了解人民币业务结算的便利性,同时鼓励这些金融机构对客户的人民币结算给予更大的优惠支持,目前南非标准银行已经做了一些尝试。另外,从企业层面上,加大它们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激励力度,特别是对于那些进出口人民币计价大宗商品的中国企业,因为这类企业进口时使用人民币支付,出口时收取人民币,人民币的一进一出可以避免汇率损失,这对于企业而言是双赢的,能够产生更好的激励效果。

四、中非产能合作中使用人民币的潜力

当前人民币对非洲仍有较大的吸引力,原因在于中国可以通过开发性金融机构、股权投资、多边开发金融机构等多种方式对中非产能合作和其他项目提供融资支持。此外,中非产能合作上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利益也令人民币支付更受欢迎。

(一)多种方式对中非产能合作提供持续投融资支持

对非产能合作方面的投融资,覆盖的领域较广,包括基础设施、制造业、农业、民生等领域,其中,基础设施投资是最重要的投融资对象,中国已成为非洲基础设施投资的最大来源国。根据ICA(Infrastructure Consortium of Africa)[注]非洲基础设施联合会(ICA)是在2005年G8格伦伊格尔斯首脑会议上发起的,旨在通过支持和促进公共和私营部门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帮助改善非洲人民的生活和经济福祉,并通过监测、报告和分享等,增加基础设施融资、帮助消除政策和技术障碍、促进更多合作和增加知识的平台。发布的2017年年报,中国对非基础设施投资较大,2011—2016年7年间中国对非的基础设施投资年均120亿美元,其中2015年达到阶段性高峰。

1.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投融资

开发性金融机构投融资主要包括我国的政策性银行的投融资,也就是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投融资。根据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官网的信息,自2006年全面启动对非投融资合作以来至2018年6月,国家开发银行不断扩大和深化与非洲各国金融机构的合作,累计向43个非洲国家近500个项目提供投融资500多亿美元,贷款余额达368亿美元,重点支持了农业、制造业、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的发展。中国进出口银行对非洲的信贷主要有出口卖方信贷、出口买方信贷、两优贷款等。截至2018年8月末,中国进出口银行对非业务覆盖45个非洲国家,贷款余额约为2750亿元,涉及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电力、制造、民生等领域。2017年39个中非重大合作项目中,中国进出口银行支持了其中24个,占比超过60%。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融资项目除包括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外,还包括埃塞俄比亚阿达玛机械设备制造园、埃及泰达产业园在内的一批工业园、产业园等。

2.股权投资

目前中国对非股权投资主要有中非发展基金、中非产能合作基金等。为配合国家对非政策,2007年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成立全资子公司——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专注于对非洲的直接股权投资,是中国第一支对非投资股权基金,规模为100亿美元。截至2018年10月,中非发展基金已累计对非洲36个国家的90多个项目投资超过46亿美元,领域遍及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开发、民生等各个领域。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对非股权投资基金是中非产能合作基金。它是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宣布设立的,首批资金100亿美元,中国国家外汇储备持股80%,中国进出口银行持股20%。该基金以股权投资和优先股、可转债等类股权投资为主,涉及项目有深圳传音控股有限公司股权投资项目、埃塞俄比亚-吉布提LNG项目、中信建设安哥拉铝合金型材厂项目等。

3.多边开发金融机构

与非洲多边开发金融机构的合作,也是中非投融资方式的重要资金来源。目前,与中国有合作的多边开发金融机构,除包括非洲开发银行、非洲进出口银行等在内的区域多边开发金融机构外,还包括西非开发银行、东南非贸易发展银行等在内的次区域多边开发金融机构。譬如,2014年我国央行与非洲开发银行签署了20亿美元的“非洲共同增长基金”,为未来10年对非洲的基础设施和工业基础提供支持。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推进,中国对非的基建投资对于促进人民币在非洲的国际化也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项目的建设可以进一步创造人民币结算的条件,增加人民币在中非产能合作中的使用。

中国参与的多边开发金融机构,包括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新开发银行。根据新开发银行官网列出的融资项目,到2018年10月为止,新开发银行已经为南非国家电力公司(Eskom)、南非国营运输公司(Transnet SOC Ltd)和南非开发银行分别提供了1.6亿、2亿和3亿美元的融资。2017年9月和2018年9月分别通过了埃及第二轮太阳能光伏嵌入电价项目和埃及农村卫生服务融资。

中国在推进与非洲国家贷款合作和援助项目时,可把人民币结算作为一个选项,将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对非投资有机结合,使人民币在非洲的使用和结算更为顺畅。

(二)中非产能合作优势互补和共同利益,有利于形成人民币回流机制

1.中非产能合作上优势互补

一方面,双方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上的共同利益,有利于在中非之间形成人民币回流机制。对于中国而言,正面临人口红利下降、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升的压力,一些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发生了转移。但非洲地区人口快速稳定增长,未来将形成巨大的非洲市场,同时地域辽阔,比三个中国还大,对非洲的投资,可以满足中国企业的不同需求。安哥拉、刚果(布)、几内亚、赞比亚、南非等都是资源丰富的国家,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埃及、刚果(金)、坦桑尼亚则劳动力密集,但缺少建立相关产业的资本和技术经验。对于非洲而言,可以承接中国已经梯度转移过来的一些产业,这些产业在中国国内往往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或“衰退期”;可以利用中国已经取得的一些制造业技术、管理经验等发展本国轻工业或制造业。对非洲而言,发展这些产业都是比较迫切的。为了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必须结合自身优势,发展其他产业。在优势互补和共同利益下,通过贷款投资流入非洲的人民币,因对中国工业制成品、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大量需求,又可通过购买这些产品进行人民币支付。这一情况下,在非洲的人民币使用不仅会刺激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也会形成稳固的人民币回流机制。

2.中国对非制造业投资增长趋势明显

随着中非产能合作的不断深入,中国对非投资将由第一产业不断转向制造业,人民币的使用也将随之增加。因为第一产业的原材料和大宗商品大多是以美元计价的,短期内难以转向人民币计价,而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在其优势的产业方面则有较大的产品定价权,可以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中非产能合作中制造业的比重增加具有稳定的趋势,原因在于:一是非洲在电子产品进口方面,往往设立比较高的关税,使得中国企业更多地考虑直接在非洲投资,进行当地生产、当地销售;二是中国企业对非纺织业等的直接投资可以充分使用当地低廉的劳动力;三是非洲当地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贬值趋势明显,使得携带人民币到非洲投资,可换成更多当地货币,有利于对非投资(见图4)。

3.对非投资以市场驱动方式为主

市场驱动是中非产能合作不断深化的保障,也为人民币在非的使用创造了条件。2017年麦肯锡对在非洲有投资的1000个中国企业进行了调查访问,其发布的报告显示,约10000家中国企业在非洲有投资[注]根据《2017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数据,在非洲设立的境外企业超过 3400 家,但很多统计数据认为这一数据被低估了。,且将近90%是私营企业。虽然私营企业的投资规模较小,但是从绝对数量上说明了对非投资是市场驱动的行为。这些企业对非拓展的领域较广,但又相对集中,有1/3左右集中在制造业。在受访的1000个企业中,89%都是雇佣非洲当地人,为他们提供了高达30万个工作岗位。按照相应的比例放大,在非投资的上万个企业,将为非洲国家提供几百万个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对雇佣的当地劳动力,2/3以上的中国企业都会提供技能培训,50%以上的企业会为当地市场提供一种新的产品或服务。在非洲以市场驱动的投资,扎根非洲,雇佣当地劳工,可用于支付工资、购买非洲当地的一些原材料,有利于人民币在非洲区域内循环。

4.人民币对非洲主要贸易和投资伙伴国吸引力不断增加

人民币在国际支付和金融领域的应用范围和程度越来越广。2018年1 月,根据SWIFT统计,人民币在国际支付货币中的份额为1.66%,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截至2018年第2季度,IMF报送国持有人民币储备的占比为1.84%,首次高于澳元的占比。

随着人民币在国际使用中范围越来越广,人民币对非洲主要伙伴国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一是选用人民币结算的非洲主要贸易伙伴国不断增加。截至2018年3月,已有242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收付中使用人民币,这些国家很多就是非洲贸易伙伴国。二是非洲原有贸易伙伴国收付人民币的金额大幅上升。新加坡、日本、德国、荷兰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较2016年有大幅度的提高,从而推动这些国家在与非洲经贸往来时使用人民币。譬如,2016年新加坡支付南非货款时,更多地选择了人民币。可见,对于非洲而言,资金流的打通其实是伴随着人民币在各国间特别是在非洲经贸伙伴国间流通的增加,人民币使用的潜力也越来越大。

图4 人民币兑换非洲国家货币情况(2001—2017年)注:①人民币可兑换多少非洲货币,值变大,则表示人民币升值,反之则表示人民币贬值;②因为人民币兑换刚果(布)、刚果(金)、肯尼亚、尼日利亚货币金额较大,且不同国家之间数额相关较大,因此,取汇率的对数。资料来源:IM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猜你喜欢
中非非洲人民币
An Uncommon Trip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怎样认识人民币
SelTrac®CBTC系统中非通信障碍物的设计和处理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非洲鼓,打起来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
深化中非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