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风景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建筑类型学是对建筑进行类型划分和形态划分的学科[1]。在本土设计中,建筑类型体现为基于民族文化,并能被国际与时代广泛接受的原型,这种意义上的建筑类型是社会组织、政治意识所赋予空间在建筑和城市风貌上的一种投射。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类型学已不仅仅是对传统元素进行提炼分析的理论思想,而是综合了城市文脉和民族特征的设计方法论。
背景提炼。指基于类型学及其设计的过程中,对所在城市结构、历史传统文化、民族特征要素进行收集、归纳、分析、总结、提炼和抽象,不
是被精准复制和模仿,而是设计结果的本质。对象转译。针对具体的某一部分特征,将特征作为某种设计元素,在设计中进行现代手法的再现,它不是对其原型的简单复制,而是运用了现代的技术和材料对其形式和精神进行转译。抽象母题。民族文化将反应在建筑的形态特征上,这种地域性使得不同地区均具有各自明显的建筑风格。抽象母题是指将一类体现文化特征的建筑几何形式进行抽象,从中提取设计的原型。
当下对历史街区的研究大多停留于功能视角,以实用主义的观点提出相应的改造与更新的措施,忽略了历史街区在城市中文化代表的重要性,过度的商业开发使许多历史街区名存实亡,失去了街区的文化和民俗氛围[2]。另外,对历史街区的重建保护多于改建更新,街区反应在肌理和建筑上的复杂性被简化为装饰符号,加之街区原住民的迁移,使城市历史街区完全变成商业的载体,街区原有的建筑性格、街道氛围荡然无存。
根据建筑类型学的理论体系,类型不是被依样复制的物体,而是建筑深层结构中所蕴涵的本质,故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不应是简单地符号化。建筑类型学在历史保护中的应用可从3 个层面进行。1)肌理形态:历史街区反应在图底关系上的建筑肌理,承载着街区对于人们的记忆,是城市文脉的延续。对历史街区图底关系的理解和重整保留与人们对街区的图像记忆紧密相关。 2)空间秩序。区分出服务于游客的开放型公共空间和服务于居民的私密型公共空间,二者相辅相成,互不封闭,保持空间上的联系。3)建筑特征。在建筑的结构与造型上延续其原有的风格特征,以现代化的手法,对一部分进行保留更新。建筑构件的处理是体现历史街区生活风俗的重要细节。
岳阳古称巴陵,是一座有着2500 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历史上洞庭南路地处洞庭湖畔,是岳阳城区内最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区域构成完整,历史遗存分布集中,汇集岳阳各时期建筑风格和文化特征,反映岳阳独特文化的地区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代表岳阳传统地域文化的商业街区日渐衰落,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与重塑已迫在眉睫。
洞庭南路西临洞庭湖景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岳阳古城中“三十六巷”的西边起点,文物古迹丰富,慈氏寺、吕仙观、天后宫等历史风貌建筑保存较好,是岳阳建筑地域性特征的遗存[3]。由于长期繁荣,当地民俗和无形文化遗产在洞庭南路一带得到较好的保存,巴陵戏、洞庭渔歌、端午习俗等各种风俗和传说均包含岳阳传统民俗、宗教文化、城市文化的记忆。
历史文化街区沿洞庭南路以“L”型延伸,西临洞庭湖,东至洞庭南路以东,北至鱼巷子,南至鄢家冲路。洞庭南路历史街区主街从地形高的地方以南而下,以鱼骨状布局穿插各个支巷,高地为公共文化建筑,低处为商业服务性建筑。建筑背山临湖,顺山势而建,街巷空间灵活丰富。历史街巷格局虽较完整,但其建筑形态风格混杂,给空间秩序和街道景观造成破坏,亟待更新改造。一些后期增建的五层大体量住宅建筑改变了传统街区的风貌特征;年久失修的废弃建筑对街道立面景观造成了消极影响(见图1)。
图1 街巷空间格局(作者自绘)
洞庭南路地段现在保存着宋代、民国以及解放后各个时期的建筑。既有砖瓦建造的宝塔,亦有传统的木造民房,更有开埠之后泊来的西式建筑。其中较古老的佛教建筑有乾明寺、圆通寺和慈氏塔。慈氏塔位于洞庭湖西南,塔为砖砌楼阁式,以八角七层的形态巍然耸立,体现了唐宋时期的艺术风格。但依现状来看,保护措施不足,未引起足够重视,周边脏乱的环境对历史建筑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当地居民未意识到历史文物建筑的重要性,将生活垃圾堆砌在文物建筑周边,对历史街区的保护造成了不良影响(见图2)。
图2 部分历史建筑分布(作者自绘)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经济的盲目追赶和商业的过度发展,已成为历史文物的威胁。岳阳市经济发展逐年加速,建造公司重视能够获得更多收益的商业园区的建设,而具有历史性文化遗产的建筑或历史街道面临着被强制拆除的危险。
从洞庭南路历史街区的现状问题来看,政府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不能是单一和单向的,片面的保护将无法对历史街区带来可持续性的效应,必须以建筑类型学的角度从不同的保护类型入手,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更新保护策略,对历史街区进行修复和改造。
4.1.1 前期诊断
历史街区中建筑与院落的关系,院落与巷道的形态组合,关系着整个历史街区的肌理形态[3]。历史街区以“面”的形式占据着城市空间,历史街区的肌理形态是城市肌理形态的微观体现,而肌理是对一个城市文化形态和特征的描述[4]。通过肌理形态的研究,可以确定历史街区需要更新改造的建筑空间的尺度和大小。运用“图底关系”的分析策略,将洞庭南路地区的空间结构简单化,抽象为更新规划设计的依据,尊重其原有的肌理文脉,在历史街区中,保留具有历史价值意义的文物建筑,对价值较低、质量较差的建筑进行拆除,依据其原有的建筑尺度,顺应地形进行保护重塑。
4.1.2 整治措施
以历史街区肌理形态的历史性和功能性的不同,将洞庭南路历史街区分为核心历史保护区、更新建设控制区和建筑风貌协调区三个地带[5]。核心历史保护区为更新保护的重点内容,对该区域内的建筑以保护修缮为主,尊重建筑和地形原貌。该区域以洞庭南路历史街区慈氏塔为保护节点,以此为中心向外扩展作为文化广场。更新建设控制区北至游击巷,南至全妃巷,在核心历史保护区的外围,以实现功能性需求为主,内容包含适当的改建、新建、微更新项目。建筑形式控制为坡屋顶,主色调控制在灰色系,建筑体量宜小不宜大。建筑风貌协调区包含整条洞庭南路,在此范围内的建筑形象不能破坏整体历史风貌,在现有建筑基础上予以部分改造。
4.2.1 文化历史主轴
对于文物历史遗存集中的主要街道,应以该地段原有的街巷空间秩序和格局为前提,在保护与重塑的基础上体现岳阳“南市”繁荣的市井商业文化[3]。为满足现代生活和旅游观光对机动交通的要求,在不破坏原有整体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可适当根据实际情况修建机动车道路,但应严格控制车行道路的尺度。另外,为保证街巷的连续性,在立面上严格控制洞庭南路主街两侧建筑高度、体量、尺度、风格,对于风貌不协调的建筑采取立面改造。为凸显慈氏塔历史建筑的重要节点作用,慈氏塔周边保护范围内建筑高度不超过两层,高度控制在8m 以下;核心保护区外18m 范围内建筑层数不超过3 层,高度控制在12m 以下;核心保护范围外的建设控制地带内建筑层数不超过4 层,高度不超过16m[5]。
4.2.2 历史巷道空间
历史巷道是主轴的拓展和衍生,尺度上小于主轴街道,但作为历史建筑的景观背景,若缺乏对其的重视,将破坏历史文物建筑的景观视线,将间接影响到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在街巷立面上,应严格控制慈氏塔、吕仙亭等历史建筑周边的建筑风貌,对不符合原风格的建筑进行拆除和改造(见图3),应确保南岳巷、游击巷等历史巷道的名称、走向及街道宽度保持不变,在此基础上保护现有的青石铺地,并使部分非传统路面延续成原有的石板路风貌。部分居民砖砌的住宅在立面材料和色彩上应与历史主街保持一致。
图3 洞庭南路街景(来源:百度全景图)
历史街区的节点表现为城市文化和历史的汇聚点和浓缩点,甚至是街区某种意义上的空间核心点[3]。历史建筑作为街区的节点,有着不可忽视的周边影响力。在洞庭南路历史街区中,有着慈氏塔、乾明寺、吕仙亭等历史节点,其中慈氏塔是重要节点之一,慈氏塔位于洞庭湖的西南方向,以砖石结构砌筑,采用楼阁式,八角七层,通高39m,塔基用5 层麻石铺砌而成,其余部分全部用青砖砌筑(见图4)。宝塔巍然高耸,雄望洞庭湖,为“巴陵胜状”之一,体现了唐宋时期的艺术风格[3]。现慈氏塔周边为格格不入的砖砌民房,且周边堆砌居民生活垃圾,环境较差。慈氏塔作为一个高度可识别性的节点,在空间秩序上应作为一个放大节点空间,以慈氏塔为中心扩展文化广场,并与滨水空间产生视觉上的联系。对慈氏塔保护范围内的部分建筑应进行体量和风格上的改造,凸显以慈氏塔为制高点的城市天际轮廓线。改造后的建筑为慈氏塔退让出一个文化广场兼居民公共空间[3],景观意向则可向街道、住宅、洞庭湖以及更远的地方延伸。对于慈氏塔的塔身修复,应以“原形式、新技术”为前提结合文物修复专家和规划建筑专业共同配合。
图4 慈氏塔(来源:百度全景图)
建筑类型学理论从历史传统中寻求建筑的“本源”,使建筑设计有对于场地和环境的逻辑主张。历史街区是城市整体发展的文化精华所在,在当前我国的城市更新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地域特征丧失、城市面貌趋同的困境,重新审视类型学理论,从类型学角度解读当代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策略,依然具有极强的实践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