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术式应用于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2019-06-13 02:01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11期
关键词:岛状指端掌侧

冯 龙

河南省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二科 455000

指端缺损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外科疾病,临床上多表现为指甲丧失、残端外露,同时伴有关节、骨、肌腱等组织的损伤,临床修复时不仅需要恢复手指的功能,对于其外观、感觉等功能亦应最大限度的进行恢复,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但由于手术方法较多,对于哪种手术方案能够达到更佳的治疗效果争议较大[1],本文通过对比不同手术方式,应用于来我院就诊的126例行指端缺损修复术的患者,对比其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指端缺损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三组:侧方筋膜组43例,其中男31例,女12例;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37.91±3.69)岁;缺损部位:拇指10例,食指12例,中指10例,无名指7例,小指4例;致伤原因:砸压29例,切割14例。掌侧皮瓣组42例,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37.89±3.72)岁;缺损部位:拇指8例,食指11例,中指12例,无名指8例,小指3例;致伤原因:砸压27例,切割15例。岛状皮瓣组41例,其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22~55岁,平均年龄(37.81±3.76)岁;缺损部位:拇指9例,食指11例,中指11例,无名指6例,小指4例;致伤原因:砸压28例,切割13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 (1)经体格、影像学等检查确诊,符合指端缺损的诊断标准[2];(2)皮瓣面积(1.2×1.5)cm2~(1.8×2.5)cm2;(3)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4)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排除手术禁忌证;(2)中途退出患者;(3)指腹损伤严重患者。

1.3 方法

1.3.1 手指末节侧方筋膜皮瓣修复术:给予指总神经阻滞麻醉后,于指根处应用橡皮条止血带,彻底清创后,修剪外露指骨,于末节尺侧或桡侧邻近创面设计一处较创面略大的皮瓣,背侧低于甲床缘,将皮瓣背侧及近端切开,掀起皮瓣,切断指神经及指动脉,远端保留在皮瓣内,将皮瓣掌侧切开直至真皮下浅层,随后向掌侧中部游离,暴露皮下筋膜,于远侧指间横纹远端0.2cm内将皮下筋膜横行切开并游离,形成1.0cm的筋膜蒂,在皮瓣能够无张力地向远端转移时封闭创面,缝合时适当减轻皮瓣张力,打包包扎固定,密切观察皮瓣术后血运。

1.3.2 指固有动脉侧方掌侧皮瓣修复术:常规麻醉应用橡皮条止血带,彻底清创设计皮瓣,切开皮瓣血管轴处皮肤,直至真皮下,随后,沿皮下线路向掌侧、背侧将掀起皮肤并牵开,显露指固有动脉及指神经,沿动脉走向分离皮下组织,在固有动脉掌侧分支进入皮瓣后,分离指神经及动脉将皮瓣近节缘、远端及下缘切开,游离皮瓣,以指固有动脉掌侧皮支为血供形成皮瓣,轻度屈曲手指以推进指端缺损修复。

1.3.3 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常规麻醉、清创,选择指侧与远指间关节处横掌纹交点为皮瓣旋转点,动脉背侧支起点至近指间关节横纹顶点连线为轴心线,皮瓣面积>受区面积的10%,将皮瓣近侧切开,直至皮下,游离并切断指背神经背侧支及血管,使其包含在皮瓣内,切开皮瓣两侧,完全游离后掀起,切开皮瓣旋转点及受区皮肤,形成开放隧道,创面止血并应用皮瓣覆盖,缝合。术后常规抗感染,随访6个月对比疗效。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依据手指总活动度系统评价法(TAM) 进行评价,优:术后手指活动度完全恢复正常;良:术后患指活动度>健侧75%;可:术后患指活动度为健侧的50%~75%;差:术后患指活动度<50%;极差:术后患指活动度更低于术前;(2)记录并对比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外观感觉评分及持物稳定性评分,外观感觉评分及持物稳定性评分均采用王宗立制定的手功能效果评价评分进行评价,外观感觉评分包括外观、质地、温度、痛觉、触觉5项,总分50分,持物稳定性总分10分,分数越高提示外观感觉功能恢复效果越佳[3]。

2 结果

2.1 三组临床疗效对比 三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注:三组两两比较,P均>0.05。

2.2 三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侧方筋膜组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掌侧皮瓣组及岛状皮瓣组,外观感觉及持物稳定性评分均明显高于掌侧皮瓣组及岛状皮瓣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掌侧皮瓣组与岛状皮瓣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指端损伤在临床较为常见,是指远侧指横纹及远指间关节以远的任何指甲、指骨、甲床、软组织损伤,若治疗不及时,或者方法不当均会导致预后痛觉敏感、软组织挛缩、长期疼痛、感觉迟钝、指甲畸形、手指短缩、抓捏力降低等后遗症,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进行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已逐渐摒弃传统带蒂皮瓣手术,目前治疗原则为宁近勿远、宁简勿繁,更为符合皮瓣修复原则,本文通过对比三种临床常用术式治疗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参考依据[4]。

表2 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外观感觉及持物稳定性评分对比

注:与掌侧皮瓣组比较,*t=4.095 7、4.101 7、6.756 3、7.907 2,与岛状皮瓣组比较,#t=4.650 1、3.523 6、9.093 2、7.919,P均<0.05。

本文结果显示,侧方筋膜组、掌侧皮瓣组、岛状皮瓣组三组患者术后优良率相当,证实三种手术方法治疗指端缺损均能发挥较佳的效果,有效恢复患指的活动度。手指末节侧方筋膜皮瓣修复、指固有动脉侧方掌侧皮瓣修复、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三种修复术式,指固有动脉侧方掌侧皮瓣修复术所选取的皮瓣颜色、质地等均与受区较为相近,耐磨程度高,厚薄适中,手术安全可靠,但是其缺点亦较为明显,该方法对于损伤较小的患者效果较佳,对于损伤严重的患者则不能应用,限制了其应用范围[5]。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其解剖位置较为恒定,周围血管密布,术后血供良好,但是手术操作较为复杂,供区较少,手术过程中切取皮瓣时危险性较高,术后多需要给予及时的抗感染治疗,并密切监视预防感染,避免皮瓣坏死的发生[6]。本文中,侧方筋膜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时间、外观感觉评分及持物稳定性评分等均显著优于另两组患者,提示手指末节侧方筋膜皮瓣修复术能够更为有效地减少手术时间,促进术后伤口愈合,达到更佳的稳定性及美观效果,术后分析,主要是由于手指末节掌侧软组织内有双侧指固有动脉的广泛吻合支,血管网相互交织,血运丰富,更利于皮瓣的成活,同时皮下组织较为丰富,有效提升术中移动幅度,使患者能够获得较长的筋膜蒂,更利于手术的操作,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较多的皮瓣组织量,使患者能够得到饱满的手指外形,有效避免了术后残端疼痛的发生,同时能够获得较佳的美观度,由于术中所选的皮瓣质地良好,其内部含有较多的神经分支,显著促进术后手指感觉地恢复,手术切口较小,远低于远侧指间横纹,避免对指间活动造成影响,其手术操作简单,对机体创伤小,有效促进术后地愈合,且更利于临床的推广应用[7]。

综上所述,三种手术方法均能够有效恢复手指活动度,手指末节侧方筋膜皮瓣修复术所选皮瓣质地优良,血运丰富,其内所含神经分支较多,切口小,能够更为有效地缩短手术用时,减少术后愈合时间,持物稳定性佳,感觉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岛状指端掌侧
带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末节指体创面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趾腓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
MEMS反射镜静电斥力致动单元建模
建模求解MEMS反射镜静电斥力致动器指端距离
MEMS致动器结构参数变化对致动器的影响
掌侧与背侧置入固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及并发症比较
掌侧锁定解剖钢板治疗桡骨远端AO分型C型骨折
DVR解剖型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