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
本以为共享化是王者,原来只是青铜。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呢?所以对于我国的汽车行业来说,与其去追那些潮流,不如想办法怎么把属于自己的、汽车行业本质的东西做得更好。
本以为是王者,没想到只是个青铜。随着ofo用户押金被挤兑,创始人戴维被限制高消费,一个共享出行的美丽故事落下帷幕。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用户赎回押金,一般来说在界面上用不着显示排队总人数。ofo之所以这么做,显然是动了小聪明:企业当然不想用户退押金,但这又是用户的正当权益,退款速度慢的舆论抱怨声越来越大,
怎么办呢?于是他们的产品经理自以为是地设计出了这个排队页面,估计是希望用户能看到隊排得太长,知难而退。
万万没想到,现实却变成了大家都在晒截图,比谁排的队更长。超长排队的人数也成了媒体传播的好话题,反而加速了挤兑。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马化腾把ofo的溃败归结为“veto right”(否决权),看来小马哥非常注重公司治理。据说在ofo董事会,戴维、滴滴、阿里和经纬四个都拥有一票否决权。大家各自都心怀鬼胎,所以做任何一件事,都会被一方否决。在和摩拜后期的竞争中,ofo糟糕的治理结构使他们错过了几次关键的时间窗口期。
但退一万步讲,ofo最好的情况下也就是混成今天摩拜的样子,财务上仍然是一团糟,只能希望有一个大金主能全额收购,繁华退去还是不可避免。
“出行共享化”,一直被认为是汽车“新四化”中市场需求最大的一项。如今看来,却“没一个能打的”。滴滴是巨无霸,但仍没有好办法解决如何盈利的问题。很多高端用车服务,包括整车厂推出共享出行服务,在资本市场上也不怎么受待见。这体现在车厂旗下的共享出行品牌,对企业估值几乎没有加持。
不得不承认,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浪潮席卷汽车行业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整得人心惶惶,整得业内无人不谈科技和变化。当如今人们冷静下来,不自觉地发现,卖车和出租车还是最靠谱的商业模式。那些新花样,活下来的也只不过是小打小闹或缝缝补补。
对互联网行业来说,无论是toB还是toC的模式,归根结底都是toVC的模式,这就造成了他们对于健康的现金流和经济周期这两方面天生不敏感。贾跃亭就是个例子,沉迷于所谓颠覆的商业模式而不懂财务健康。百年来的整车制造业,包括传统制造企业正好相反,他们更懂财务健康和经济周期,却不怎么懂互联网思维和toVC。现在来看也不是绝对的坏事,因为当下的经济周期,已经无法继续支持风险投资行业的疯狂了。
说到行业,其实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规律,也称为行业本质。无论是优衣库还是ZARA,麦当劳还是星巴克,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对它们来说只是缝缝补补。而我国的那些被推翻了的传统企业,本质上还是在自己的行业里做得不够好。比如零售行业,正是由于我国的地方保护主义,造成了零售行业在品类、价格、流通、质量等诸多方面的不均衡,这才给了阿里和京东一统江湖的天赐良机。
当然,我国汽车行业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上述零售行业的一些问题,如地方保护。但是由于汽车业的护城河比较深,所以互联网企业一直想渗透,效果却都不是太理想。
对于我国的汽车行业来说,与其去追那些潮流,不如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属于自己的、汽车行业本质的东西做得更好。这一点,在日系和德系的汽车企业都能看得出,你可以说是这些企业的灵活性不如自主品牌,但也必须承认,属于汽车行业更本质的东西,他们做得更好,就像服装行业的ZARA和优衣库。
本以为共享化是王者,原来只是青铜。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呢?固然,如今,即便是德系和日系头部汽车品牌,面对“新四化”也开始坐不住了。但是他们没有太多的盲从潮流,仍然是一步一个脚印,朝着自己认准的方向在走。正如之前某日系品牌发布会,他们计划在2022年提供L3级的智能驾驶技术,这让很多汽车记者们觉得实在太落后了,但有没有人想过,可能几年后,我们才发现,本以为是王者的自动驾驶技术,原来也是个青铜。